陳洪軍
2010年12月30日今天是我們來到新疆哈密地區伊吾縣的第二天,盡管剛到新疆,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我們五個援疆醫生仍然在鄭援越指揮長帶領下,冒著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嚴寒,到淖毛湖鎮為群眾義診。
刺骨的寒風吹得臉上生疼生疼的,耳朵凍得仿佛要掉下來了,但看到各族群眾熱情的歡迎,望著他們期待的眼神,想一想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常年駐守在祖國的邊疆,這點考驗又算得了什麼?通過一天的義診,我感受到邊疆各族群眾淳樸的民風,感受到在條件艱苦的邊疆對醫療等各方麵人才的需求。我暗下決心,在今後的援疆日子裏,我要盡自己所能,為堅守在祖國邊疆的各族群眾服務好,為伊吾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伊吾人民滿意,讓家鄉人民放心。
昨天晚上,壞了十幾天的電腦視頻終於修好了,和家裏通了視頻,我發現愛人消瘦了許多,問她怎麼回事,最近是否有事,她說沒事,這段時間在減肥。我感覺她沒說實話。今天中午給女兒打了電話,才得知,前一階段,跟我們一起生活的嶽母又生病住院,愛人既要照顧女兒上學,又要到醫院照顧老人,她跑前跑後,忙裏忙外,還要趕到鄭州找專家會診。
半個月下來,人瘦了一圈,嘴上也起了泡。她怕影響我在新疆的工作,始終給我報家中平安。女兒在電話中也問我:“爸爸,想你了,什麼時候能回來?”
聽後我落淚了。我知道我來援疆後,家中的一切重擔都落在了愛人的身上,但為了我能安心援疆,她從來沒有向我叫過一聲苦,總是樂觀地麵對一切,也從不讓女兒給我說家中的困難。她隻是眾多援疆家屬中的一員。支持援疆不是一句空話,需要無數個這樣的家屬在後方執著地付出,默默地奉獻。盡管他們做的都是一些平常之事,但平常中無不彰顯著偉大。他們把對親人、對家庭的熱愛升華為對祖國的摯愛,用實際行動支持著援疆事業。他們已成為不是援疆隊員的“編外援疆隊員”。
(作者係河南援疆幹部、援疆期間為伊吾縣人民醫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