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融入哈密,為報社發展盡綿薄之力(1 / 2)

羅國安

2005年7月,我有幸作為一名援疆幹部,被廣東省委組織部選派到新疆哈密報社擔任黨委委員、副社長、副總編輯。三年來,我牢記廣東省委領導和組織的囑托,全身心融入哈密,與哈密人民打成一片,為哈密報社的發展做了一定的工作,為哈密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我作為黨報的一名新聞工作者,深知隻有把握時代脈搏、貼近群眾,才能與時俱進;隻有不斷學習,通過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才能用最先進的理論、最優秀的作品來武裝人、鼓舞人、引導人。兩年多來,我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向身邊的同誌學習,特別是在實踐中學習。為了把握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兩年來我通讀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以及科學發展觀的一些理論文章。黨的十七大召開以後,我又及時通讀黨的十七大報告和修訂後的黨章。我為了搞好本職工作,不斷學習新聞業務知識,深入了解新疆的地理曆史和民族宗教特點,特別是作為一名從事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援疆幹部,隻有準確理解和把握好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才能在宣傳報道中堅持正確的立場,從而保證導向正確,才能在反對民族分裂和與“三股勢力”的鬥爭中贏得宣傳上的主動權。

因此,在學習中,我重點學習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關民族宗教的法律法規,並且在實際工作中,正確運用黨的民族政策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在工作中,我還認真學習哈密地委、行署的各項決定、決議,認真領會地委、行署的戰略意圖,按照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的要求,圍繞建設強而精、富而美的新哈密而做好宣傳報道。

二、與時俱進,做好報紙的業務領導工作三年來,按照哈密報社黨委的分工,我從2005年8月開始分管哈密報正報,2006年5月開始分管周末版。報紙作為黨的喉舌,字字千鈞。在工作中,我虛心學習,團結同誌,不恥下問,兢兢業業,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負責精神嚴格把好政治關、導向關和語言文字關,緊跟中央的精神和地委的部署,宣傳好各個時期地委的中心工作,同時在報紙的可讀性、實效性方麵下功夫。在編輯工作中,我和編輯部的同誌們一起探討研究新聞業務。為將先進辦報理念融入《哈密報》,我提出了“地理位置邊緣,思想不能邊緣”的理念,經常與同誌們一起研討業務,研討報紙和報紙改革的問題,積極關注國內國際新聞戰線前沿的新思路、新觀念、新方法,為《哈密報》的與時俱進、與時俱新做出了一定貢獻。《哈密報·周末》以社會新聞為主,麵向廣大群眾,麵向市場、承擔著報社80%以上的廣告任務,編這份報紙,既要嚴格遵守新聞紀律,又要兼顧報社經濟效益,所以自己深感壓力大、責任重。我為了完成黨委交給的任務,經常與發行部的同誌交流,同時自己一個人也常到報攤、街道,到基層去與讀者見麵,聽取他們對報紙的要求,並與廣告部門的同誌們溝通,聽取廣告客戶的意見。在黨委的支持下,我在周末部繼續堅持在2006年提出堅持“盯住一個對手(另一個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報紙),麵向兩個市場(發行市場,廣告市場),做到三位一體(采編、發行、廣告三者統籌考慮)的辦報思路”,鼓勵和要求每個編輯、記者在寫一條稿件和編一條稿件時,都要從政治效應、經濟效應、發行效應來考慮。針對周末版有段時間差錯較多,領導和群眾反映較強烈的問題,我按報社黨委的要求,在周末部開展了抓質量找差距的學習教育活動,我提出了“導向正、事實真、吸引人”的九字訣。經過努力糾錯和整頓,周末版因采訪不到位或其他原因而被讀者投訴的事例大為減少。更可喜的是,2007年周末版廣告量也依然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

三、千方百計,爭取資金及其他援助在搞好編輯工作的同時,我還在肇慶市政府和我的派出單位西江日報社爭取資金援助和幹部培訓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