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新階段廣東和哈密的緊密合作和共同發展(3)(2 / 2)

(六)開發創意旅遊,推進旅遊業發展哈密地區在旅遊開發方麵提出將全麵建成和完善“一個中心城市、七大旅遊功能區、十個精品旅遊景區,三條與區外連接的主幹旅遊線,兩條區內骨幹旅遊環線”的旅遊格局。根據這一思路,結合兩縣一市的實際情況提出各自建設目標,依托全區融大漠、綠洲、雪山、森林和草原等南北疆風光於一地的特點,全力打造十大精品旅遊景區,完善配套旅遊要素。在此基礎上,堅持文化與旅遊相結合,借助大型節會營造社會效應,提升旅遊市場的深度宣傳促銷力度,招徠遊客,擴大客源市場。目前哈密地區對旅遊發展已製定了係統的設想,但哈密地區本身對旅遊的開發、宣傳能力不足,旅遊基礎設施不完善。建議未來可邀請廣東旅遊規劃方麵的專家及有關旅行社等企業前往哈密地區考察,在可行條件下,讓廣東旅行社以參股形式參與到哈密地區旅遊的開發、包裝和宣傳推廣之中。

(七)擴展農產品深度加工空間針對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等現狀,哈密地區目前充分利用國家、自治區相關優惠政策,重點提升畜牧業、林果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實現農業的全麵協調發展,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哈密地區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地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但數量少、層次低,對地區農業產業化帶動能力弱,不能滿足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建議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辦法,讓更多的農產品生產者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廣東舉辦或參與的各種農產品推介會、展覽會、展銷會以及組織廣東相關企業到哈密地區參觀考察等,幫助哈密地區農產品深度加工招商引資。此外,發揮廣東技術優勢,加大農產品加工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力量,研究、開發和引進農產品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提升哈密地區農產品加工能力、規模和質量。

五、廣東—哈密地區加強合作的政策與建議九年援疆為新階段粵哈兩地更緊密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兩地政府對彼此運作方式的了解更加深入、經貿往來日趨緊密,民營經濟在哈密地區找到了項目支撐、哈密地區經濟具備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廣東與哈密地區的優勢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兩地更緊密的合作與交流孕育著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生機。

我們建議在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過程中,密切結合兩地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對接和產業優化升級,並從以下幾方麵著力,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一)轉變合作思路——合作項目緊密切入哈密地區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對接理清合作思路,找出合作重點,是加強合作的前提。援疆初期,哈密地區的社會、經濟基礎尚無法滿足通過項目合作促進當地產業的提升,進而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要求。鑒於實際情況,粵哈兩地以往的合作是建立在“對口援助”基礎上,以資金、設備捐贈等立竿見影但關聯性較弱的援助方式展開的。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哈密地區經濟社會獲得長足進步,兩地合作的基礎得以夯實。同時,哈密地區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地緣優勢正是廣東進一步發展所亟須的要素。麵對新的環境,建議在以後的合作中更多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積極鼓勵兩地的企業從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出發,選準兩地互補性強的產業,大力推進區域產業對接和產業梯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