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構建全方位交通運輸體係在機場建設方麵,哈密機場複航改擴建工程建設已進入實施階段,2008年實現複航目標。目前哈密機場改擴建工程所建跑道僅能停波音737。南航計劃在廣州至烏魯木齊的航線上,哈密為烏市的支行線,如果哈密成為廣州至烏市的經航點(可停波音777),將極大地提升哈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哈密支線機場如改為幹線機場,由4C級擴大到4D級,哈密機場將建成疆內外乃至西北地區重要的樞紐機場,但必須修改現有的跑道建設計劃。目前,哈密機場改擴建項目需哈密地區自籌資金7424萬元,在場道建設方麵還有900萬元的資金缺口,當地政府配套資金的落實麵臨較大壓力,哈密地區的領導亦對該項目極其關注。
對於此類具有社會綜合效應的建設項目,建議廣東省政府給予適當支持。在公路、鐵路建設方麵,建議我省助力推進哈密到內蒙古的公路、鐵路建設,為哈密地區開辟通往內地的新出口通道;同時,哈密地區外運能力的提升也將提升廣東利用哈密資源的能力。目前,隻要建成哈密地區到內蒙古額濟納旗(策克)段
(550公裏)鐵路和哈密伊吾至內蒙古臨河段(998公裏)公路,新疆通往內地的第二條公路、鐵路通道即可全線貫通,並將使烏魯木齊到北京的裏程比蘭新鐵路和312國道縮短1/3(1400餘公裏),成為新疆進入西北、華北、東北的最短線路。機場改建及陸路的擴建,將使哈密地區形成以公路、鐵路、航空為骨架的多功能、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交通網絡和運輸體係,不僅為進出哈密地區旅客及物資提供便捷、高效、快速的空中運輸通道,同時對促進和帶動哈密地區相關產業發展、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應對緊急災情、加強國防建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延伸煤電聯營及其產業鏈,實現資源就地轉化隨著哈密魯能、哈密電力公司、新疆廣彙、華電英格瑪等企業的電廠及熱電聯產項目開工,以及巴裏坤礦區、三道嶺、哈密魯能大南湖二期以及華電哈密英格瑪二期電廠項目前期工作的開展,可以減少資源對交通運輸的依賴程度,形成新的經濟循環體。目前,能源缺口極大地製約著廣東經濟的發展,而運輸能力及成本也製約著哈密地區煤炭資源的外運。建議廣東可引導粵電力等企業到哈密地區建設火電廠,並通過煤電聯營等多渠道、多方位開拓能源及運輸方式,使哈密地區早日成為新疆向東輸電,最終與西北電網並網的重要電源支撐點。在幫助哈密地區形成經濟循環體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廣東的能源短缺問題。
(五)鼓勵商業性風險勘探進入哈密地區礦產資源的勘探嚴重不足。圍繞資源型工業發展的需要,應加大以商業性風險勘探為主、區域性地質調查為輔的優勢礦產資源勘察開發力度,完成重要成礦帶的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為把哈密地區建成重要礦產開發基地,加快地區優勢資源轉化,實現工業強區的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資源保障。按照“誰勘探、誰開發、誰受益、誰保護、誰治理和有償轉讓”的原則,哈密地區國土資源部門的領導承諾:隻要廣東企業願意到哈密地區進行風險勘探,哈密地區將會把地質基礎最好的區域交由這些企業勘探。目前國內外已有大量大型企業到哈密地區占領資源高點,但廣東本省企業卻毫無動靜。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建議廣東可利用兩地合作的優勢,將中金嶺南等企業帶到哈密地區,積極支持廣東省內各企業參與哈密地區煤、電、石化及其他礦產資源能源合作,並由此建立長期、緊密、穩定的礦產采掘冶煉、成品及半成品加工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滿足廣東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