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父子情深,大愛無疆(1 / 1)

朱成勤

去年金秋十月,中原大地一派豐收景象,社會和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為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及長治久安,黨中央英明決策,重新部署了新一輪對口援助新疆工作,提出了科技援疆的新口號。為此,河南省委組織部開展了援疆動員工作。當得知這個消息時,我曾經猶豫過,因為父親身患絕症已一年有餘,此時他非常需要照顧,尤其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父親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4年前在父親的積極鼓勵下,我參加了中國援非醫療隊,工作積極努力務實,救治8000餘名病人,受到了受援國埃塞俄比亞衛生部表彰,獲“傑出貢獻獎”光榮稱號,譜寫了中非人民友誼的新篇章。當父親得知援疆消息,了解到我想參加新一輪援疆工作時,他毅然決然地又一次支持了我:“自古忠孝不能雙全,邊疆人民的健康需要你們,邊疆的穩定和發展更需要你們。”這就是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心聲。

河南省組織部門經過廣泛宣傳,組織考察,優中選優,我有幸成為一名援疆隊員,經過河南省委黨校培訓,我們對援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2010年12月29日,那是我一生難忘的日子,那天我們第一次踏上了邊疆的土地,受到了哈密地區、伊吾縣各級領導的熱情迎接,並受到伊吾縣人民群眾的夾道歡迎。邊疆人民對我們的深情厚愛,使我們十分感動並深受鼓舞。入疆第二天,我們就冒著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送醫下鄉,隨後兩周我們走遍了伊吾縣各鄉鎮,為基層群眾送醫送藥。進入縣醫院工作後,我們迅速進入角色,使醫院門診和住院病人均成倍增長,成功搶救了較多危重病人。以前需要到哈密市救治的重病人,現在可以在縣醫院就近救治。今年3月中旬,縣醫院病房來了一位急診病人,胸部壓榨樣疼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四肢冰涼,病人處於休克狀態。

此時正值深夜兩點鍾,大家正沉睡在香甜的夢中,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驚醒,聽到有急診病人,我迅速趕到醫院,對病人進行了詳細檢查,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實施搶救,經過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病人病情逐漸改善,轉危為安。

此時,我重病的父親正在河南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治療,母親很想讓我回家照顧父親,但父親大公無私,他的民族愛大過父子情,堅決不同意我回去。

直到父親病情惡化,出現昏迷,自主呼吸困難,需要人工呼吸機支持治療時,母親按照父親的意願才打電話希望我能回家。得知這個消息,我淚流滿麵,這可能是我和父親一生中的最後一次相見。當我把父親病危的情況告訴組織部門時,得到了大家的熱情幫助,哈密地委組織部援疆辦和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的領導積極協調,用最短的時間為我買好了回家的車票。伊吾縣委鄭援越副書記、趙建新副書記和組織部柳部長派專車把我送到了哈密市。伊吾縣醫院黃一丹院長為我父親購置了慰問品,伊吾縣援疆隊員集體為我送行,並祝老人早日康複。

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劉建華派專車由王清洲主任和秦小星教授陪同把我送上了火車,充分體現了組織上的關心和同誌間的關愛。回家到醫院看到奄奄一息的父親時,我頓時淚如泉湧,當年我隨父求學的情景浮現在我的眼前。父親除了每天忙碌地工作,還要為我們準備一日三餐,並指導我學習,我總是習以為常地看著他忙碌,總是抱怨他對我的關愛不夠,是我不懂事,才忽略了他給的愛,現在想想,我父親給我的,是這世上最普通卻是最珍貴的愛。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那顆對黨對人民的無私愛心卻留在了我的心中。父親去世後,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伊吾縣組織部和伊吾縣醫院分別發了唁電。匆匆忙完父親的喪事,我又踏上了返回邊疆的征程。

(作者係河南援疆幹部、援疆期間為伊吾縣人民醫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