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表妹(3)(2 / 3)

原本胡楊別名又叫異葉胡楊或稱異葉楊的嘛。已接近下午2時了,一樓住戶廚房油煙機鳴響著,射向我的全是牽腸掛肚的誘惑。你們太幸福了,天天與胡楊為鄰,有化石為伴。那最後一棵呢,又在哪裏?怎麼是一棵而不是同株共生呢?出了遊園,穿過居民小區,便是大十字的燒烤市場了。累了,隨便找個凳子坐下。覺得有些唐突。自己辛苦追求的是自己內心的向往與最愛嗎?我立即拿出手機上網,百度一下,看看究竟。胡楊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西部的溫帶暖溫帶地區,新疆庫車千佛洞、甘肅敦煌鐵匠溝、山西平隆等地,都曾發現胡楊化石,證明它是第三紀殘遺植物,距今已有6500萬年以上的曆史。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穀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胡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群種,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達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當樹齡開始老化時,它會逐漸自行斷脫樹頂的枝杈和樹幹,最後降低到三四米高,依然枝繁葉茂,直到老死枯幹,仍舊站立不倒。人們譽其為“長著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英雄樹。它有一些形態特征易於識別,如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呈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短枝上的葉呈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雌雄異株等。胡楊雖然生長在極旱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對水的渴望。為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又一次被胡楊的久遠曆史、不幸遭遇和撼人魂魄的壯舉深深感染打動。我從大十字掉頭北上回走,重新踏上追尋胡楊之路。大十字位於中山北路與解放路的交會處向南,主體部分在中山南路上,是哈密市集民族風情、旅遊觀光、購物休閑和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步行街。外地來疆人員很是樂意來此,主要是購買玉、矽化木、奇石和其他工藝品等。順著中山北路東側人行道北走二三十米,半壁金黃立刻映入視線。

哈密當下的淺冬時刻,中午還算非常溫暖,這是哈密的盆地效應,主要是天山阻擋西伯利亞寒冷氣流襲擾的功勞。天山上自9月25日初雪,現在已是第五場雪了。山北伊吾縣淖毛湖的胡楊早已被冷酷奪去了璀璨的葉子,留給人的是不盡的哀傷和思考。而這裏卻大不同。滿樹的枝葉依然悅目美麗,隻有布滿深深裂紋的樹幹仿佛訴說著不盡的滄桑。一位在此購物的遊客聞聽自己身邊就是珍貴的胡楊,欣喜若狂,一邊拍照一邊說:“真沒想到在哈密市內看到了胡楊,而且風景如此完美漂亮。”我仔細端詳每一棵樹。最南端的一棵,藏匿於臨街一幢商住樓與一個緊鎖的鐵柵欄門之間。

由於離樓太近的緣故吧,看上去挺委屈它的。

高高的一處斷枝上長出了猶如碗口大小的蜂窩樣的蓋狀物,那是不是傳說中胡楊不願滴落的眼淚?樓前商鋪、藥店和餐館的前麵,屹立的兩棵胡楊,舒展自己的腰身,張開有力的臂膀歡迎四麵八方的賓朋。樹下一位賣烤肉的維吾爾族兄弟告訴我,這些樹有專門的單位負責養護。我看到每一棵樹都有水泥台子圍起,隻是樹身上的標識牌子早已鏽得麵目全非。最北端的係同株兩棵。胡楊有雌雄異株的特性,這一對雙胞胎是弟兄倆還是姊妹倆呢?不管是兄弟還是姊妹,隻見他們緊緊依偎。我想,他們一定在逝去的歲月裏互遮酷陽,互擋寒冷,共同守護這塊給予自己生命的綠洲。我讚歎大自然的造化,我讚美人與自然的和諧。不經意間回首,在這株姊妹樹的東側,又見一行4棵極為相似的小胡楊樹延伸進一處居民小區。入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一米多高、純樸結實的迎客石,猶如可愛的維吾爾族小夥般憨厚,“胡楊小區歡迎您”,胡楊二字赫然在目。這裏可是當年胡楊的老家,至少也應該是胡楊成林吧。“色拉目!”

循著聲音看去,幾位維吾爾族老人頭戴鮮豔的民族小帽,在互致新年的問候。說話間,老人們來到了我的跟前。“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