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的地就是羅布泊鎮政府所在地——羅中鎮。朋友見我們興致很高,也就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講解關於羅布泊的信息。
2000年,我國地質工作者和科學家發現,在羅布泊幹涸的湖床裏,蘊藏著豐富的鉀鹽資源,總價值約5000億元。
2002年國家批準在此設立羅布泊鎮。羅布泊鎮是中國最大的鎮,也是最奇的鎮。說它大,是因為轄區麵積達
5.2萬平方公裏;說它奇,是因為沒有水,寸草不生,乃生命的禁區。現在,羅中鎮也隻有鎮政府和國投羅鉀公司兩個單位,人口數百。懷揣夢想,人們有理由預見在這片廣袤的荒原上,一個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繁華城鎮就快要出現了。過了回城鄉,就已經離開哈密市區了。前方右側的公路旁,連片成區的現代化的建築,寬闊通衢的大道,和花園一般的綠化帶,這裏就是哈密重工業園區。繼續南下約30公裏,來到哈密市在沙漠深處最南端的大南湖鄉。這裏真的有湖,名叫大南湖;湖裏真的有水,來自天山的降水和冰雪融化,通過地下暗流或者坎兒井在這兒湧出地麵彙集於此。這裏可以垂釣遊玩,是朋友們節假日一個好的休閑去處。這裏的煤礦、銅礦企業,都是哈密的骨幹企業,正在加快開發建設中。朋友說,如果不是去羅布泊,我們完全可以在這裏玩上一天,領略大漠景色和沙漠水鄉風情。南湖沙漠中也有許多寶貝,如矽化木、沙漠玫瑰、戈壁石和戈壁玉等,哈密石頭市場上隨處可見。路邊的楊柳從身邊閃過,遠處看到一片片塑料地膜覆蓋的田間,維吾爾族老鄉正在忙碌,也許是在種瓜吧。因為再有兩個半月哈密瓜就該上市了,到那時哈密到處流淌甜蜜。大南湖公路的上空有3處高架的鐵路橋飛跨。大家猜測,最高的那處可能是到烏魯木齊的高速鐵路,最近的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哈密至羅布泊鐵路專線。也許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大南湖的原始胡楊林,雖不是哈密最大麵積的,卻也是很美麗的。
朋友說,再向下走,就沒有任何植被了。近400公裏的行程,沒有人煙,隻有戈壁相伴。大南湖楊柳,是我們走向羅布泊的最後一抹綠色。我明白了,臨行前朋友一定堅持要買很多礦泉水和烤饢的用意。以前未曾親眼看到大南湖的胡楊林,此刻在我心裏,那裏卻是最美的生命林。離開哈密,漸行漸遠,偶爾會有重型的運輸車輛和轎車駛過。公路看上去是新建的,路中心的黃色分道線鮮豔明亮。然而,路麵卻布滿深坑淺溝。越野車蛇行避讓著,像個醉漢一般深一腳淺一腳地搖曳,仿佛要顛出我們的心和胃。約3個小時後,道路兩側突然冒出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奇形怪狀的土包,大部分都在三五米高,體積不算很大。有的像蟾蜍,有的像飛鳥,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朋友說,這就是雅丹地貌。羅布泊巨大的溫差對地表破壞後,在風的吹蝕和水流的衝刷下,堆積在地表泥岩間的疏鬆沙層被搬運到遠方,而堅硬的泥岩得以暫時保留,原本平坦的地表就顯得起伏不平,凹凸相間,就形成了雅丹地貌。它們主要分布在羅布泊北部、東部和西部,總麵積有3000平方公裏。駐車放眼遠望,無際的戈壁與遠在盡頭的天空連為一體。戈壁給人以粗獷,沙漠給人以豪放。看到過江南的柔美水鄉,那裏輕的風和淡的雨,此番目睹酷峻的瀚海,這裏的風和沙,在無語地訴說滄海桑田的巨變,要我們去用心傾聽用腦思量。沿途的景物像是凝固的無色彩的圖畫,在眼裏不斷重複。幾百公裏沒有地名,隻有路基上不停變化的裏程碑提示著我們的位置。有些疲倦有些累了。羅布泊到底在哪裏呀,還有多遠呢,車裏的油料夠用嗎?我們都在關心和探詢前麵不可知的未來。朋友說,我們已經不可能中途回去了,必須到羅中鎮,隻有去那裏加油才能回轉。前邊的道路,突然出現了變化,暗褐色的路麵,光亮車轍印,給人潮濕甚至泥濘的感覺。沒有降水,道路上怎麼會是濕潤的呢?車靠路邊停下,熄了火。原來我們已經開始進入羅布泊的湖區中心地帶。手機地圖顯示的是淡藍色湖區標識。飽經極高鉀鹽含量的鹵水浸泡的湖底,呈現出與湖外截然不同的地表外觀。遠近的地麵就像中原地區農民剛剛深耕過的土地,又像海麵上層層迭起連綿不絕的浪花。當我真的腳踏上去才知道,那一片片的浪花猶如堅石利刃,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