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林果先代表哈密地委、援疆工作隊作了總結。他說:“自從廣東援疆以來,廣東社會各界紛紛支持哈密。惠州市青聯主席劉巧慧一行來到哈密支持哈密的建設,體現了家鄉人民對哈密人民的深情厚誼。
哈密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們第三批全體援疆幹部進疆以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努力,在公益性、扶貧性方麵的資金無償援助
1.2億多元,主要用於支援道路建設、醫療衛生、教育、扶貧幫困等項目。
希望劉巧慧同誌一行多走走、多看看,為哈密多辦實事。”當晚,廣東援疆工作隊領隊、哈密地委副書記林果先設宴招待家鄉的鄉親們。
五、衛康人的愛心2004年8月22日,哈密地區團委聯合教育局、慈善總會等單位舉行“為百名貧困生上大學送一程”活動,將籌集到的資助款發放到考上大學的貧困生手中。考上北師大的祖麗洪馬爾,是受廣東惠州市衛康中西藥業有限公司資助的其中一個。
我們接通了鍾冠斌總經理的電話後,詳細介紹了11位受助學生的情況。鍾冠斌表示,繼續做些有益的事,祖麗洪馬爾6年(預科兩年)的學費3萬元由衛康人承包。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十分感動。
廣東惠州衛康中西藥業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藥品、醫療器械批發經營企業,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年銷售額逾億元,是惠州市首家通過GSP認證的企業。
2005年3月1日,我前往惠州拜訪了鍾冠斌總經理。他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是個有名的企業家,兼任惠州市政協委員、惠州市青聯副主席。鍾冠斌領導的衛康人一向熱衷社會公益事業,曆年來向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超過百萬元。“不忘回報社會”,這是衛康人經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衛康人,真是亞克西!
六、希望中學的建設者王慶忠常言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2004年4月,一份關於哈密市五堡鄉中學危房改造的申請報告傳遞到我的手上。我詳細看了資料,並實地考察,發現該學校牆體有多處裂縫,地基下沉,對師生的安全構成了威脅。我一連幾個晚上睡不著覺。一天清晨,我聽到了喜鵲的叫聲,心情格外舒暢。從萬裏之外的惠州傳來劉巧慧的聲音:“飛旋嗎?我是巧慧,惠州青聯打算在哈密援建一所希望學校,請你把資料傳過來。”
##好的,您幫了大忙了,哈密人民感謝您。”我回答道。“別客氣,關注哈密是大家的事。”劉巧慧輕輕地說道。30萬元的援助意向就這樣定了下來。王慶忠——一位與哈密教育事業結緣的建設者,新疆華通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承建了五堡鄉中學危房改造工程。
2005年3月10日,我和王慶忠、陳新春等又一次去五堡鄉中學工地。汽車沿著蘭新公路疾馳,公路兩邊是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如果有水,戈壁將變成良田,哈密將更加富裕。”我情不自禁地說道。“那哈密將不得了。”王慶忠回應道。“雪水滿灌戈壁灘,哈密人民心裏歡。”哈密報社的陳新春詩興大發。過了一個小時,我們進入“大棗之鄉”五堡。五堡鄉中學就在馬路邊。一座建築麵積2400平方米、總造價200萬元的新教學樓拔地而起。王慶忠為新教學樓的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工程抓得很緊,到今年5月,工程將竣工並交付使用。王慶忠在哈密負責過六七所學校的建築工程,質量都非常好,在同行業中樹立了良好形象。“不忘回報社會”,是王慶忠經常做的事情。他關心困難家庭學生,個人捐助2萬多元。同時,號召員工參加資助貧困生的活動。今年,他們連續9年資助的10多名學生已初中畢業。這就是王慶忠,一個樸實而又充滿愛心的人。
(選自《天山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