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邦
2002年7月我有幸成為廣東省第三批43位援疆幹部中的一員進入新疆,赴哈密地區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任職副縣長,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寂寞而又艱辛的援疆工作。三年援疆歲月,我們一路走來,有艱苦也有歡樂,風雨兼程。在哈密這片土地上,灑下了多少辛勤汗水,忍受了多少寂寞思念,撒播了多少人間真情!我們克服了在高寒易災的民族地區貧困縣中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種困難,走戈壁,進大漠;上天山,下草原;訪民居,入氈房;吃饢餅,喝烈酒,與廣大的農牧民打成一片,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分管的縣政府林業、環境保護、糧食、邊貿和招商引資工作。
我們努力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林業局的支持,深入發動群眾,在巴裏坤掀起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高潮。
2002—2004年全縣人工造林
9.4萬畝,大大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到2001年52年造林麵積的總和。
我們努力做好巴裏坤草原濕地拯救性保護工作,做好規劃設計,並對中心區進行圍欄禁牧。“巴裏坤湖—柳條河流域濕地保護區”獲自治區立項進行建設,巴裏坤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我們組織出台了《巴裏坤縣化工區環境汙染治理方案》,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整合化工企業,關閉了環保不達標的十多家企業,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審計,實行廢水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汙水的零排放。
我們組織巴裏坤名優農產品參展廣州名優農產品博覽會,創立“力坤”牌農產品品牌,促使“力坤”牌羊肉、馬鈴薯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
##有機食品”認證。
我們狠抓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援疆項目建設,提前一年完成了“巴裏坤蘇吉溝水庫”和“巴裏坤一中實驗教學樓”的建設工程。
我們積極爭取珠海市的大力支持,建設了“巴裏坤珠海春苗小學”
##巴裏坤縣退耕還林苗圃基地”等項目;組織了80多位哈密幹部到珠海學習培訓;爭取到20多台電腦等物資,解決了縣政府辦和部分鄉鎮辦公設備落後的問題。進入新疆以來,我們牢記宗旨,不辱使命,團結當地幹群,盡心竭力,恪守職責,與民族分裂主義、“東突”恐怖主義作鬥爭,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做出了努力。在新疆艱苦、複雜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也經受了摔打,磨煉了意誌,增長了才幹,積累了經驗,在思想覺悟、知識水平、工作能力、領導藝術等綜合素質方麵都有了明顯提高。三年援疆歲月,廣東省、珠海市的不少領導、同事和朋友對援疆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對我們援疆幹部及家屬更是關心體貼,我們都深表謝意。三年援疆歲月,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對我們廣大援疆幹部的深情厚誼,我們在共同工作中結下的深厚情誼,將是今後人生曆程中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新疆是一個充滿了神奇和希望的地方。在援疆的日子裏,我們深深地領略了天山南北的風土人情、戈壁大漠的蒼涼壯美。
我們總禁不住唱起同一首歌:《我們新疆好地方》。三年援疆歲月,是我們生命中最為美好、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天山深處,我們由衷地感歎:萬裏援疆,無怨無悔!邊關歲月,難忘無愧!
(選自《天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