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深秋,在哈密市小住(2 / 2)

哈密的金融、商貿、物流、服務業等與內地接軌,服務質量優良。人行、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五大國有銀行在哈密都設有星羅棋布的網點,且都有自動提款機,全天候運作,不像山北兩縣隻有農行一家的定時人工操作。從內地托運、郵遞的各種物資,在哈密市都能收到。珠海市援助巴裏坤的電腦等物資,就是在哈密市取貨。在哈密市,內地城市夜生活中的卡拉OK廳、夜總會、酒吧、網吧等娛樂休閑場所應有盡有。不少餐廳還通宵營業。朋友告訴我,哈密市居民的生活已開始都市化了。小住哈密市,我還認識到,哈密市的明天會更好!特殊的交通位置,必將使哈密市成為新疆與內地的重要交通樞紐。連接東北、華北、西北,穿越哈密的“三北”最捷公路通道已被國家列入重點建設項目,該公路的建設使烏魯木齊到北京的距離縮短約1400公裏。

哈密機場複航項目、哈密—吐魯番高速公路項目、哈密—羅布泊公路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哈密—南疆鐵路幹線的建設也已提上議事日程。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在哈密形成公路、鐵路、航空多通道、全方位、立體化交通網絡,為哈密乃至全疆的大開發、大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突出的礦產資源優勢,奠定了哈密加快工業化發展的良好基礎。

哈密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實施優勢資源轉換的有利條件。已探明76個礦種,占全疆總數的55%以上。其中煤炭預測資源總量可達5179億噸,躋身於世界十大煤田之列。難得的人才資源優勢,決定了哈密能實現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哈密市被中組部確定為援疆幹部擔任縣(市)委書記試點縣(市)。從2002年開始,廣東省將派第三批(每批三年)援疆幹部援助哈密市。通過援疆幹部傳授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率先改革開放的經驗,同時,全方位組織哈密的當地幹部到廣東省進行輪流培訓,幫助哈密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各方麵人才。

廣東援助哈密,使哈密在全疆占據了難得的人才資源優勢;應用先進的經營城市的理念;改進工作作風,建設服務型政府;製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使哈密擁有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軟環境。另外,通過廣東援疆,引進大批無償援助的項目、資金,哈密的城鄉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建設也將得到迅猛發展,而2004年秋正式簽訂的《粵哈兩地經濟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將為加強粵哈兩地經貿合作架起一座金橋。點點滴滴,湧入心頭。

我們對哈密未來憧憬著。深秋,在哈密市小住,感受不少,收獲良多。

(選自《情灑瓜鄉》,作者係廣東援疆幹部,援疆期間任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