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候鳥,如同大雁,在共和國的版圖上,以哈密為原點,一批批廣東、河南援疆幹部從南方,從中原,落腳在東天山腳下。從1998年開始,十五年間,換了無數的隊員,但以哈密為終點的雁行,從未中斷;以哈密發展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過留名。
如今的哈密大地,隨處可見援疆的豐碑;哈密的各族群眾,正在品嚐著援疆事業結出的碩果。雁過留聲。結集在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幹部在援疆事業之餘,寫下的喜怒哀樂,唱出的遊子心聲。援疆幹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轉;或熱情澎湃,或哲思縝密,所傾訴的對象隻有一個——哈密!
雁過留聲,聲聲唱給哈密聽。赤子之聲。援疆事業是祖國繁榮富強的大業,援疆幹部的文章,充盈著勇擔重任的使命感,這是一種對國家、對曆史、對各族人民的無法掩藏的高尚情懷。摯愛之聲。不要對我說歡迎,因為哈密就是我的第二故鄉;不要對我說再見,因為哈密就是我心中的故鄉。
援疆幹部的文章最多的就是對哈密大美山川的謳歌,對哈密各族群眾的讚美。眷戀之聲。一年年寒來暑往,雁群常在,但十五年裏雁群裏的大雁卻不知輪換了多少遍。成百上千的援疆幹部在結束任務後,雖然不常到哈密,但牽掛、眷戀著哈密的心聲依然汩汩流淌。在曆史長河中,人都是過客。援疆幹部因為他們特殊的使命,在哈密的時間雖短暫,但感悟、體會著別樣的情懷,也許是一輩子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所疏忽的,更是沒有援疆經曆的人所無法感受的。
援疆幹部說,援疆讓他們領悟到了人生的激越與舒緩。
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回憶,值得永遠地珍藏心底。
我們說,情滿哈密的援疆幹部,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那麼,讓這本書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永不磨滅的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