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散戶跟莊策略
·散戶優勢分析
拿破侖與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結婚後,曾到奧地利的一所學校視察,拿破侖在對學校讚美之餘,還贈送一些鮮花給這所學校。但是,由於季節的原因,當時還沒有這些花。拿破侖承諾將在第二年的春季再贈花給學校。此後,拿破侖因忙於對俄戰爭中,將這件事忘記了。
直到20世紀末期,奧地利向法國索要當年拿破侖承諾的鮮花費用,並說如果法國人不支付這筆的費用的話,就證明了拿破侖言而無信。法國人怎麼可能因為區區一筆鮮花的費用,而讓自己的皇帝背上失信的名聲呢?
法國人當即答應一定會支付這筆費用,但是,等計算結果出來後,令法國人大吃一驚。原來,經過幾百年的利滾利後,當年一筆微不足道的鮮花費用如今已超過了法國人全年的教育經費。無奈之餘,法國人隻好請求奧地利放棄催款,並承諾今後幾年一定在教育事業方麵盡力給與奧地利提供幫助。
一筆微不足道的鮮花費用能演變成巨額資金,這就是時間成本的魅力所在。
股市中,投資者常會抱怨莊家如何奸詐狡猾,抱怨主力有人才的優勢、有技術的優勢、有信息的優勢、有實力的優勢。
其實,主力的資金雖強大,但卻都是有時間成本,而且絕大部分資金的利息高於同期存款利息。確實,這些資金在短時間內能發揮強大的威力,但是天長日久,主力就會不堪重負。
散戶則完全不同,散戶由於時間成本很低,資金數額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誠然,在股市中,強大凶悍的莊家實力不可估量,與單打獨鬥的散戶相比較,莊家財大氣粗,確實占有不少好處。
在倫敦股票市場內,有幾千位甚至上萬名專業基金經理人在搶食股市大餅,也有一大幫股市專業人士,如證券商和他們的分析師之類,同樣虎視眈眈,寄望在進出之間獲利。此外還有不少相關人士,如上市公司管理階層和公關人員等,都能在股票市場和新聞媒體知道某些特殊消息以前,利用這些信息。在這條信息流通的食物鏈上,散戶似乎就是最末端的基本食物源。雖然英國近幾年來,證券交易法規比過去嚴格許多,但基金經理人和企業經理人還是保持密切聯係。
英國一些和企業關係很好的法人投資機構,投資績效往往也最高,這是公開的秘密。在投資經驗上,專業基金經理人通常也是身經百戰,信息靈通,不但能取得各式各樣資料,而且隻需幾個電腦按鍵,馬上就能判知股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狀況。
那麼作為一個單打獨鬥的投資者,難道隻能束手待縛,眼睜睜讓莊家踩過去嗎?當然不是!莊家和散戶,是不可能“公平競爭”的,在某些方麵前者永遠占有優勢。但是,在強敵環視的股市中,一些狡猾的散戶有時也令莊家感到束手無策。
與莊家相比,散戶還具有如下大優勢:
1、操作成本低
散戶投資者往往都是個人行為,與他人無關,既不需龐大的谘詢機構,也沒有必要雇傭投資顧問,投入的其他費用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計。散戶一般隻是拿自己閑餘資金的一部分炒股,也不必負擔高昂的利息費用。因此,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把錢投在股市上的機會成本大大降低,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散戶的操作成本。而莊家無論是賠是賺,都得支付一筆可觀的投資顧問費,谘詢費、甚至借款利息費。
2、散戶操作完全自主決策
散戶投資者無論是買進還是賣出,何時買,何時賣,完全處於自主、主動的地位,不必考慮他人的意見。散戶從決策到實施的整個過程,迅速而快捷,因此能夠及時把握時機。而莊家的決策往往需要層層傳達,層層分析可行性,無形中可能錯過最佳時機。
3、船小好掉頭,靈活性強
散戶的資金量比較小,相對大資金而言,小資金進出股市方便靈活,散戶隨時可以決定止賺(或止損)而出局。比如,散戶在觀察、辨識莊家的操作手法時,一旦識破莊家的企圖,可在任何時候采取相應對策立即換手,或買或賣,機動性強,靈活性高。而莊家卻沒有這種方便,即使他願意在低價位拋出,也不一定有那麼多跟風者願意“買賬”。如果眾多散戶一齊調頭,那莊家就難以承受。
股市投資重要的是揚長避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盡量回避自己的劣勢。沒有技術優勢就不要隨便參與短線炒作;沒有資金優勢就不用和莊家硬拚;沒有信息優勢就不要亂打聽消息;要在股市中立於不敗之地,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需靜下心來,仔細研判未來行情中可能發動的主流熱點,從中長線的角度,在股價被低估時擇機買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誓與莊家比耐心。
·像莊家一樣思維
我們一直在琢磨如何猜透莊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