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產後宜忌必讀05(3 / 3)

子宮破裂的預防措施①實行計劃生育,減少生育次數,以避免子宮肌層的損傷和變形。

②加強產前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胎位異常。重視一切可能引起子宮破裂的誘因。

③嚴密觀察產程,第二產程不允許過分延長,初產婦不超過兩小時,經產婦不超過1小時。

④嚴格掌握宮縮劑的使用。胎兒娩出前切忌肌肉注射催產素。可疑頭盆不稱者,不宜靜脈滴注催產素,一旦出現宮縮過強,立即停止滴催產素。

⑤嚴格遵守產科手術適應症及助產條件。不使用高位產鉗,人工剝離胎盤時禁用手指挖取,剖腹產時盡量行子宮下段剖腹產,宮口未開全不作產鉗或臀牽引術,忽略性橫位、羊水流盡時不宜做內倒轉術。

⑥可疑子宮破裂者,勿從陰道娩出胎兒。

⑦對前次剖腹產孕婦,應了解前次手術的術式、指征等,如試產時間不宜過長。

產程中產婦劇烈腹痛

在產程中,有的產婦會突然出現劇烈腹痛,應尋找原因,針對處理。常見的原因如下:

(1)宮縮過強。因臨產後陣發性宮縮過強,使用了宮縮劑致宮縮過強,出現劇烈腹痛。

(2)子宮穿孔。是一種危險的原因,多因疤痕子宮破裂、妊娠子宮外傷、分娩時胎位不正、胎兒畸形、頭盆不稱而引起。多有破裂先兆,如不安、脈速、子宮出現病理性收縮、血尿等。破裂時出現劇裂腹痛、有撕裂感、血壓下降、惡心、嘔吐、麵色蒼白等。有時無明顯症狀。葡萄胎病人也可子宮穿孔。

(3)胎盤早剝。指胎兒娩出前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而造成劇烈腹痛,持續時間長,伴惡心、嘔吐,往往是一種嚴重並發症。

(4)異位妊娠。因急性大量內出血而變為全腹性劇痛,伴休克,相當危險,應立即搶救。

(5)子宮扭轉或嵌頓。伴休克、尿閉的現象較少。

(6)卵巢囊腫扭轉。囊腫被妊娠子宮向上推,臨產時體位急劇變動又可發生扭轉而出現劇裂腹痛。孕前有卵巢腫瘤病史。

(7)其他。急性闌尾炎、腸梗阻在臨產時也可出現。

胎盤滯留的對策

凡胎兒娩出後半小時,胎盤尚未娩出者,稱為胎盤滯留。

如胎盤已從子宮壁剝離而未排出,膀胱過脹時應先導尿,排空膀胱,再用一手先按摩子宮使之收縮並輕壓子宮底,另一手輕輕牽引臍帶,協助胎盤排出。

如果胎盤有黏連或排出的胎盤有缺損,應做人工剝離胎盤術,取出胎盤或殘留的胎盤組織。若取出殘留的胎盤組織有困難,可用大號鈍刮匙刮宮清除。

若胎盤嵌頓在狹窄環以上,手術取出有困難時,可在乙醚麻醉下,用手指擴張取出。

若為植入性胎盤,子宮切除術是最安全的治療方法。

切不可用手勉強剝離挖取,以免引起子宮穿孔及致命性出血。

自然分娩對母嬰都好

自然分娩像一切自然規律一樣,有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胎兒由子宮內依賴母體生活,到出生後的獨立生活是一個變化,這種變化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胎兒自然分娩,子宮有節律收縮使胎兒胸部受到相應的壓縮和擴張,從而刺激胎兒肺泡表麵活性物質(卵磷脂)加速產生,使胎兒出生後肺泡富有彈性,容易擴散。在經過產道時,胎兒胸廓受壓,娩出後,胸腔突然擴大,產生負壓,有利於氣體吸入。

胎頭受到擠壓可拉長變形,這種變形是一種適應過程,生後1~2天即可恢複,不會損傷腦子,不會影響智力。

陰道分娩產後感染、大出血的並發症少,體力恢複快。

剖宮產雖安全、快速,但由於胎兒胸腔未經過陰道擠壓,肺透明膜病變的發生較陰道分娩稍多。母體經曆一次手術創傷,出血較陰道分娩多,體力恢複慢,且感染機會增多,還有可能發生繼發性腸粘連。子宮留有疤痕,如需再生第二胎時,有發生子宮破裂的危險。

胎頭吸引術或產鉗助產時的配合

當胎兒不能從陰道自然分娩時,常須采取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幫助分娩,以縮短第二產程,幫助胎兒迅速娩出,但如使用不當會對胎兒及母體帶來不利影響。如胎頭吸引術可損傷胎頭,誤吸陰道壁、宮頸時發生軟產道裂傷,產鉗術可以引起胎兒胎頭血腫、顱內出血等。常見的並發症應盡量減少,這需要醫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要領以及產婦的密切配合。

(1)胎頭吸引術主要用於分娩第二期以加速結束分娩。有時也用於第一產程加速擴大宮口,刺激宮縮,縮短產程。這往往應用於分娩不宜過度用力的產婦。故產婦應注意不可過度用力,更不可大吵大鬧,以免過度疲勞。產婦的宮縮及腹壓與胎頭吸引術配合很重要,宮縮停止,腹壓(如張口呼氣時)牽引也稍停,但應保持胎頭牽引在下降位置,勿使上縮。

(2)產鉗術多應於產婦並發心髒、肺結核活動期、高血壓等不宜過度用力施加腹壓者,故產婦在上了產鉗後不可過度憋氣增加腹壓。

(3)產婦應在助產分娩時放鬆,不可精神過度緊張。

相信醫生會處理好操作要領,最大限度地減少母胎損傷。

剖宮產的優缺點

優點

①是解除孕婦及胎兒危急狀態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解決某些難產最終和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②降低孕產婦與圍產期嬰兒的死亡率。

③降低陰道助產手術所造成的尿瘺、子宮脫垂、新生兒產傷等難產後遺症和並發症。

缺點剖宮產畢竟是一種較大手術,且有一定的並發症,應用不當可造成產婦及胎兒損傷,甚至危及母兒生命安全。

剖宮產後,產婦子宮上有手術疤痕,再次生育需經過2~3年以上,並有可能引起麻醉意外、腸黏連、產褥期感染、腹部傷口感染等並發症。

另外,剖宮產會造成剖宮產兒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新生兒突然發紺、呼吸困難、嘔吐、肺透明膜症等嚴重症狀。

需作剖宮產術的情況

剖宮產是切開子宮娩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方法,常用於解決各種難產及妊娠分娩過程中的並發症,以挽救母兒生命,達到轉危為安的目的。如不能正確掌握其手術適應症,該做手術的而未做,會失去搶救胎兒的機會,使產婦病情加重,不該做手術的卻做了手術,會給產婦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故準確地掌握什麼情況下需行剖宮產術是十分重要的。

產道方麵骨盆狹窄、骨盆畸形、軟產道阻塞(如盆腔、陰道腫瘤、陰道疤痕粘連)、高齡初產婦宮頸硬韌不易擴張等均阻礙胎先露下降,不能自陰道分娩。宮頸癌合並妊娠為了減少出血及轉移、膀胱或直腸陰道瘺修補術後、子宮脫垂修補術後等,均不宜從陰道分娩。

產力異常

宮縮無力、產程延長經催產無效,給母子雙方帶來嚴重危害者。

胎兒異常①胎位不正,如初產婦足月橫位,經產婦足月橫位合並羊水過少或羊水流幹,高齡初產婦臀位、顏麵位等。

②巨大胎兒,形成頭盆不稱者。

③胎兒宮內窒息或臍帶脫垂,需迅速結束分娩,以利搶救胎兒者。

④高齡初產或既往有死產,而迫切要求活嬰者。

胎兒附屬物異常①前置胎盤,產前大出血者,如為中央性前置胎盤,即使是胎兒已死,也應行剖宮產。

②胎盤早期剝離伴有大出血,且宮頸堅韌,短期內不能分娩,威脅產婦生命者。

③臍帶脫垂、胎兒存活者,可行緊急剖宮產。

妊娠並發症①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經治療無效,需迅速結束分娩,而無陰道分娩條件者。

②妊娠合並心髒病,而無陰道分娩條件者。

③有前次剖宮產史或手術疤痕史者,手術時間不足兩年,或手術後有並發感染或傷口裂開史,此次胎兒較大、臀位等,不利於陰道分娩者。

剖宮術有絕對指征和相對指征兩種。絕對指征如重度頭盆不稱、骨盆狹窄等;相對指征應結合臨床症狀,並征求產婦及家屬意見,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下作出正確決定。

剖宮產時產婦的配合措施

如上所述,剖宮產是切開子宮娩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方法,常用於解決各種難產及妊娠分娩過程中的並發症,以挽救母兒生命,達到轉危為安的目的。在剖宮產時產婦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1)產婦應放鬆緊張的心情,隨著麻醉方法的改進及手術前後護理的改善,剖腹產的危險性及並發症大大減少,可以說剖宮產是快速、安全、簡單、無痛的分娩方式。這也有利於產後身體的康複。但不可濫用剖宮產。

(2)手術前應排空大小便。

(3)手術時聽從手術者的指揮。

(4)因手術創傷及失血,體質虛弱,發生感染的機會增多,應加強營養及休息,預防傷口裂開及感染。

產鉗助產對嬰兒的影響

在分娩第二產程中,因母體或胎兒情況需迅速結束分娩時,采用產鉗夾住兒頭,牽出胎兒的助產方法,叫產鉗術。產鉗術如手術操作不當,對嬰兒有一定的影響。

胎頭血腫

這多因產鉗術操作不當引起。胎兒血腫可分為骨膜下出血和帽狀腱膜下出血兩種,前者出生後即可出現,2~3天後逐漸增大,6~7天達高峰。骨膜下出血,多發生在左右頂骨上,隻局限於一塊顱骨而不超過顱縫;而後者則不受顱骨的限製,可越過顱縫。胎頭血腫在數周後吸收、消失,在血腫吸收過程中新生兒可發生膽紅素血症,死亡率較高。因此,對有胎頭血腫新生兒,應補充維生素K、C及注射抗生素治療,以預防血腫擴大及感染。在血腫開始吸收前,即產後5~6天,可將血腫局部嚴密消毒後覆蓋消毒孔巾,以載入針頭穿刺血腫,抽出血液及血塊。待血腫塌陷後,拔去針頭,墊以紗布卷壓迫包紮,防止再次出血。

顱內出血

這是由於旋轉產鉗的時機不當,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一種並發症。其產生原因為:在胎頭嚴重變形的基礎上牽拉產鉗,可使大腦幕或小腦幕撕裂,發生矢狀或大腦內靜脈出血,新生兒可出現呼吸困難、顏麵蒼白、缺氧,甚至尖叫、抽搐、嘔吐,以致昏迷死亡。對於顱內出血患兒,應保持靜臥,抬高頭部,防止繼續出血,給予注射維生素C、K,間斷給氧,注射抗生素,預防顱內及肺內感染,降低顱內壓及糾正酸中毒。

其他

如產鉗放置偏移,匙尖壓迫麵頰及耳前部時,可造成麵神經損傷。如匙尖壓在眼眶時,可發生眶骨骨折,甚至眼球脫出;又如眼球受壓可發生角膜後彈力層破壞,乃至角膜混濁;還可發生眼球後出血等。

孕婦的分娩心理對胎兒的影響

進入孕晚期以後,尤其是隨著產期的臨近,許多孕婦都有這樣的心態:想象分娩時的痛苦,擔心分娩不順利,憂慮胎兒是否正常,盼望生男或生女,害怕孩子長相不理想等等,想得越多,越發忐忑不安,顧慮重重。甚至有一些孕婦,對自己的身體過分敏感,以致將一些諸如胎兒蠕動、不規律的宮縮引起的輕微痛等正常現象,誤認為是分娩開始而過分緊張。顯然,孕婦的這種心態對於即將出世的胎兒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麵,孕婦的焦慮不安將導致母體內分泌環境改變,對胎兒產生不良的刺激;另一方麵,伴隨著焦慮和恐懼而引起的神經性緊張往往會產生許多不適的感覺,使孕婦肌肉緊張、疲憊不堪,並且會導致分娩時子宮收縮無力、產程延長及滯產等現象,以致造成胎兒發生宮內窒息,使對缺氧敏感的大腦細胞受到傷害,進而影響胎兒的智力,甚至危及胎兒生命。顯然,這個結局是每個家庭、每個孕婦所不希望看到的。

那麼應怎樣克服這些不利的心理狀態呢?首先,要學習有關分娩的知識,了解分娩的過程,胸有成竹,方能心理穩定,臨陣不亂。其次,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調節心理狀態。我國每天大約有55000名嬰兒出世,其中絕大多數是正常產兒,而您的嬰兒就是55000名嬰兒中的一員,他(她)一定會平安地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的(因為異常產兒、難產等畢竟發生率很低)。如果您能意識到這一點,一種即將做母親的幸福快樂感將使您的身體和精神處於最佳狀態,您會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會在醫生指導下順利地給這個社會、給自己家庭再增添一個新成員。第三,向經產婦請教,學習她們好的經驗。臨產時聽從指揮,與醫護人員緊密配合,共同迎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