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侯三爺依靠猴戲協會會長的名號為他辦的這個養殖場有利可圖,他是斷不會涉足猴戲行業的。
麵對這種靠賣猴子發家的暴發戶,羅玉林內心是不恥的,侯秉誌的話更激起了他作為猴戲藝人的清高,麵對嘲弄也隻是點頭笑笑,目光卻始終落在那隻猴子身上——因為這隻猴子太與眾不同了。
隻見它不慌不忙地自己開了車門——沒錯,是它自己開的車門——下了車,人模人樣地背著手,昂著頭,挺著胸,直立著走過來。
羅玉林在它的一舉一動中完全看不到普通猴子東張西望的多餘動作,相反卻多了幾分人類一樣的從容和冷靜,還有一種不可一世的孤高。
九毛卻突然興奮起來,令他興奮的不是這個冷酷的“同類”,而是那副戴著給人感覺特別冷酷的墨鏡,他也想要一副那樣的墨鏡!
他從羅玉林懷裏掙脫出來跳到地上,絲毫不畏懼那猴子碩大的身軀,毫不猶豫地撲上去搶它臉上的墨鏡。
那猴子被這突然的襲擊驚得頓時失去了先前的優雅,立即恢複了猴子本色,齜牙咧嘴地和九毛廝打起來。
“哈努曼,住手!”
侯三爺一聲嗬斥,那猴子仿佛觸電一般立刻又恢複了“人樣”,扶了扶鼻子上的墨鏡,退到侯三爺的腳下。
原來,這隻猴子是侯三爺從印度引進的印度葉猴,羅玉林聽說過,印度葉猴是獼猴的克星,這種猴子比獼猴身軀高大,獼猴都害怕這種猴子。
“哈努曼”是印度神話故事中的一個神猴的名字,相傳,神猴哈奴曼身軀高大,尾巴奇長,吼聲如雷,力大無比,可移動山嶽,可飛騰於空中,其麵容和身軀可隨意變化,中國學術界還一度認為印度神猴哈努曼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
眼前這個“哈努曼”果然與神猴無異,它麵如紅寶石,雙耳尖聳,渾身長滿長長的油光發亮的金黃色毛發,直立起來足有五六歲小孩那麼高,長尾高翹宛如旗杆。
侯三爺看了一眼羅玉林,從袖子中伸出一隻手,在空中劃了一道弧,衝著哈努曼喊了一聲:
“走一個!”
哈努曼登時原地向上一躥,連做了三個三百六十度“直體後空翻”,然後輕盈落地,雙手合什,墨鏡紋絲不動地掛在鼻子上。
羅玉林心中一驚,不禁脫口而出:
“這不是傳說中的‘筋鬥雲’嗎?”
外行人看個樂嗬,但是羅玉林懂得其中的門道:
讓猴子翻一個筋鬥容易,因為這是猴子的天性,兩個筋鬥,那猴子就得通人性了,它得克製本能,繼續翻,而到了三個筋鬥——三個筋鬥才算雲啊!那就是大聖了!連翻三個筋鬥對猴子智力、體力以及自身控製力的要求都有了本質的飛躍。
“筋鬥雲”,那可是世代耍猴人的理想,最會耍筋鬥雲的是誰?當然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啦,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裏啊!
誰不想讓自己訓出來的猴子最像孫悟空呢?可是羅玉林耍猴這麼多年,也沒看有幾個人訓出來過。他不由得驚訝地讚歎道:
“三爺訓出來的猴子果然悟性好!”
侯三爺故作謙虛地說道:
“唉,隻可惜後繼無人啊!我這手藝都快失傳了。”
他無奈地看了一眼兒子侯秉誌,歎口氣道:
“想當年我出去耍猴戲,往北,到過內蒙古大草原,往南,到過緬甸、越南,走到哪都是座上賓。可如今,耍猴人的地位越來越差了,說我們耍猴的沒有技術含量,還指責我們虐待動物,簡直是胡說八道,可是學耍猴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羅玉林點頭。
“這門延續千年的傳統藝術,可不能在咱們這一輩失傳了,你說是不是?所以,我和猴戲協會的幾個長輩都商量過了,決定明年舉行一次猴王爭霸賽,設立萬元大獎,邀請所有猴戲藝人參加,振興猴戲,弘揚猴戲文化……”
侯三爺講得慷慨激昂,羅玉林聽得熱血沸騰。
他心想憑自己這麼多年練就的猴戲技藝,在大賽中奪冠也很有希望。
這麼想著,就仿佛已經真的得了冠軍一般,不由得洋洋得意起來,以至於在離開侯家回來的路上差點忘了給九毛買奶粉,於是又拐進了路邊的商店,買了奶粉後便興衝衝地趕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