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闖蕩江湖耍猴戲 可憐兮兮被人欺(2 / 2)

走江湖討生活,遇事得忍氣吞聲,掙錢回家才是正理兒。這就是羅玉林悟出的道理。

幸好,他有猴子可以指揮調教,在猴子麵前他就是猴王,他用繩索拴著猴子,猴子就跑不了,他隻要把手裏的手工編織牛皮小鞭子一揮,那猴子就得乖乖聽話——當然,他也隻能在猴子麵前耍耍威風了。

羅玉林眼珠子骨碌亂轉,時而瞥一眼猴子,時而撇一眼觀眾反應。見觀眾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便呲著他那“水簾洞”的牙齒拉開了唱腔:

一根扁擔兩口箱,猴子馱在肩膀上。

我把猴戲唱一唱,感謝大家來捧場。

這隻小猴叫三毛,它爹媽就是大毛和二毛。

它本是來自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正是那孫悟空的三百三十三代孫。

奈何那孫大聖他跟著唐僧西天去取經,

哪顧得上他這些猴子猴孫?

可憐這小猢猻流落街頭被人欺,

…………

這獨特的唱詞還真贏得了不少觀眾的愛心,紛紛把同情憐憫的目光投到這隻被叫做“三毛”的猴子身上。幾個天真的小孩子竟然眼淚汪汪地掏出自己的小食品扔過去。

三毛是一隻紅臉公猴,渾身毛色灰白,長長的尾巴上傷痕累累,看上去已是不小的年紀。

它麵無表情地隨著羅玉林的唱詞表演著各種動作,不表演的時候就耷拉著眼皮,依然麵無表情地蹲著,仿佛厭倦了這項已經從事了多年的“工作”一樣。

羅玉林從衣服口袋裏掏出幾片幹癟的餅幹扔到地上,隨後一聲“去”,三毛便乖乖地過去用手拾起地上的餅幹,拂了拂上麵的塵土,便塞進嘴裏咀嚼起來。

“精彩不精彩,再來一個!”

趁著觀眾興趣正濃,羅玉林又開始了一連串的命令指揮,他變換敲鑼的節奏,唱起了一段槐書《楊家將》選段《楊六郎掃北》:

大郎替了宋王爺,二郎替了趙德芳,

三郎馬踏如泥爛,四郎失落在北方,

五郎出家當和尚,七郎萬箭穿身一命亡,

隻剩下我六郎一杆槍!

小猴子你細思量,請出六郎裝一裝,

楊家滿門忠烈保大宋,朝廷上下皆敬仰!

…………

三毛聽得懂這幾句唱詞,乖巧地爬到道具箱子跟前,起身推開了箱櫃,穿起了黃褂藍褲小戲服,並準確地從一堆道具中找到楊六郎的麵具戴在了臉上,又拾起了一根小木棍,像模像樣地表演起來。

它上下跳躍,筋鬥連連,即使臉上一直麵無表情,卻讓觀眾看得個個喜上眉梢。

野性十足的小毛猴,通過耍猴人的耐心調教,成了妙趣橫生的喜劇演員,這不能不說是一件絕活。

一輪上躥下跳下來,三毛明顯支撐不住了,動作漸漸地變了形。

一曲唱罷,迎來一片拍手叫好聲。羅玉林不失時機地放長了繩子,讓三毛頭頂小鋁缽,來到觀眾跟前接受獎賞。它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沒少博得圍觀群眾同情,人們看得高興,紛紛將一元、五元、十元等硬幣、紙幣投入缽中……

就在這時,從人群中突然冒出幾個頭戴大簷帽、身穿製服的男人,他們二話不說,一把抓住猴繩子,粗魯地喊道:

“別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