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生活與工作
你為誰工作,你為誰生活?工作是為自己工作,但生活就是為自己而活嗎?有許多人沒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每天在工作中抱怨、喊累。工作與生活就像承載我們在海上前進的船隻,光有槳,卻不明白工作生活的方向,那也如無槳之船。
1為誰工作
無論是什麼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不斷激勵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對自己負責,不在乎自己,不努力提升自己,就連上帝也幫不了你,何況老板?那就真成了沒用之人了。
工作是能夠讓我們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應變能力、決斷能力、適應能力和協調能力都能夠在這個舞台上得到施展。除了工作,還有哪項活動能夠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呢?
在工作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將它作為個人學習和成長的一部分,將每一件任務都作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而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或身處什麼行業,都要搞清楚“你為誰工作”。這個問題很重要。
你選擇什麼工作,該如何對待工作,從根本上來說這不是一個關於做什麼事情或得到多少報酬的事情,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意義的問題。
一位心理學家為研究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的不同心理,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詢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個工人在做什麼。這個工人很沒好氣地說,他正在用很重的鐵錘來敲這些該死的石頭,還抱怨工作很累,真不是人幹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問第二個工人,那個工人頗無奈地說,他隻是為了工資和維持一家溫飽才幹這項工作的,如果不是這些理由,沒有人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最後問第三個工人同樣的問題。這個工人的眼中閃著喜悅的神采,他說他正在參與一座大教堂的建造工作,當建成以後,會有許多人來此做禮拜。雖然敲石頭很累,但是當他想到將來會有很多人來到這裏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很興奮,也就沒有了疲憊感。
在相同的環境下,三個人卻有三種不同的感受。第一個工人和第二個工人都在抱怨工作,他們隻是為了掙錢而工作。因此,企業是不可能信賴他們,並將重任交給他們的。他們也必定不會有升遷和加薪的機會。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提出人類情感的五種需要:A基本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B安全需要:對住所感到安全的需要;C社交需要:與他人進行溝通的需要;D獲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別人對自己的肯定;E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在工作中,第三種工人是公司最為欣賞的,因為在他們的身上看不到抱怨。相反,他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創造力,他們會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和榮譽。同時,他們的努力工作也會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尊嚴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感。
工作是什麼?工作是我們實現事業理想的平台和載體。無論是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都是工作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工作就是我們付出努力,實現某個目標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工作能夠讓我們的才能和性格充分發揮其優勢,這種工作無疑是令人最為滿意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讓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的工作,你可能得到的僅僅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於是我們聽到了很多人抱怨工作,抱怨薪水,抱怨人生的不公。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是在為誰工作?
也許你曾親眼目睹朋友或者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也許你也曾遇到過這類的情況,所以你將社會看得十分嚴酷,因此也更加現實。而我為公司幹活,公司給我報酬是等價交換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似乎工作僅僅是為了掙錢,別無其他。
剛剛畢業的學生在經曆職場以後,他們許多人的熱情和信心都逐漸消失。在工作中采取的是一種應付的心態,為少幹一些工作而沾沾自喜。他們隻想對得起現在的工資,卻不曾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未來的薪水和前途。
薪水是什麼,薪水隻是你工作的一種報償,是你目前工作的水平,假如你沒有那水平,薪水也會掉價。如果你隻為薪水而工作,那麼遲早有一天你會因此而得不到薪水。
不要擔心自己的努力會被老板忽視,你要相信大部分老板是有判斷力和明智的。為了實現最大的利益,他們會盡力按照工作業績和努力的程度來晉升積極進取的員工,那些在工作中努力不懈的人,總會被老板發現,薪水也自然會隨之上漲。
如果你的老板並不是一個睿智的人,沒有注意到你的努力,也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那麼也不要懊喪,你應該這樣想:現在的努力並不是為了馬上就有回報,而是為了未來。人生不是隻有現在,還有更加長遠的未來。
是的,工作其實就是為你自己工作。工作是讓我們學習的平台,困難的工作能夠鍛煉我們的意誌,新的工作能夠拓展我們的才能,與同事合作能夠培養我們的人格,與客戶交流能訓練我們的品性。
工作能夠豐富我們的思想和智慧,與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薪水不應該被年輕人看得過分重要。因為你所學習到的東西將讓你一生受益,即使離開這個公司,它也不會離開你。
著名策劃大師王誌綱把人才分成“自用之人”和“被用之人”。所謂“自用之人”,是自己了解自己,可以發揮潛力,做老板,開創一番事業的人。所謂“被用之人”,是有突出的能力和專長,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和專家。但無論是什麼人,都必須是自我負責、自我激勵的人,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對自己負責,不在乎自己,不努力提升自己,就連上帝也幫不了你,何況老板?那就真成了沒用之人了。
從今天起,自己為自己而活,自己為自己工作,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是自己的導師,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從今天起,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2你在為誰生活
人是垃圾的製造者,也是垃圾的收拾者,為什麼要製造垃圾呢?是因為要生活,為什麼要收拾垃圾呢?是因為想過更好的生活!
你為誰生活?麵對這個問題,有人說為他人,有人說為自己。其實,你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而生活。
在生活中,隻有我們自己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為自己的事業打拚,為夢想拚搏,都是為自己。有人常常說,這不如意,那不如意,生活一團亂。你是否明白,你是在為自己生活?你所抱怨的永遠存在,除非你自己去解決它們。
一個憂傷的人問你:“你快樂嗎?”你如果回答不快樂,無疑讓這個本來已經憂傷的人更加的憂傷,所以你隻能說快樂,隻有讓自己生活快樂的人,才能讓他們也生活快樂。
生活是什麼?生活不是一道加減乘除題,不是一道方程,而是一道永遠解不開,卻有很多解法的問題。你嫌它亂,它給你的是更亂;你細心求解,它給你的就是一個答案。
隻有懂得為自己而活的人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追求生活。
但同時我們也不是獨立存在於世界上的,我們有父母、朋友、愛人,我們也要為他們生活。一個人的行為不僅關乎自己本身,還關乎他的家人、親人、朋友。他不是一個人,他僅僅是他所在生活圈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的生活質量不僅影響他自己還影響相關的人,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必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是一種責任——生活的責任。
因為有親人朋友的牽絆,我們才有了生活與生存的意義和責任;因為我們有夢想,所以才要認真生活。
有人說光為自己而活的人是自私的,光為他人而活的人是愚蠢的。
光為自己而活的人隻會為自己考慮,事事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管是否傷害到別人,隻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光為他人而活的人,失去了自我是可悲的,就如愛情中一個人如果為另一個人而活,他(她)將會墜入痛苦的深淵。
在為自己而生活時考慮他人,這是有友愛之心;為他人而生活的人要有自我,因為你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著自己思想的人。一旦你成了別人思想的附庸者,那麼你將淪為別人思想的奴隸。
3舒舒服服過辛苦的日子,辛辛苦苦過舒服的生活
該吃苦時不吃苦,不該吃苦時一定會吃苦。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兔子三瓣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複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為安全起見,他的家有三個洞口。三瓣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去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
這一天刮著很冷的西北風,三瓣走出洞口時不禁打了個冷顫,他實在不想頂著大風到很遠的地方覓食。“我隻吃一點,明天天氣好了,我就出去覓食。”三瓣安慰著自己,把肚子吃得滾圓。
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門口填飽了肚子,不過這一回,他換了一個洞口。“我有三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過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在每個洞口吃一點點草而已。”於是,在每一個惡劣的天氣,三瓣都找到了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捷徑。
一天,睡夢中的三瓣突然覺得異樣。他睜開眼睛,發現一隻狼堵在他的家門口,正試圖把洞口挖開。三瓣連忙跑向別的洞口,卻驚訝地發現,另兩個洞口已經被岩石牢牢堵住了!
“從你第一次吃窩邊草,我就知道這裏有隻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兩個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著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說。直到這時候,三瓣才明白母親的教誨是多麼正確!
這隻兔子因為貪圖一時的舒服而喪了命。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為了貪圖享受,做事能省就省,抱著舒服一秒是一秒的心態工作生活。殊不知,舒舒服服地生活工作隻會讓你辛苦度日。
每一個人都會貪圖一時的物質享受,忘記應該奮鬥、忘記努力,安於現狀,結果呢,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百無聊賴,還有許多的煩惱生出。
很多時候,災難與不測都是因為我們貪圖一時的享受造成的。
而選擇辛辛苦苦生活的人,即使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和較高的收入,也沒有讓他們懈怠。他們會一直奮鬥下去,雖然辛苦,卻會不斷取得人生的輝煌。即使工資不高,收入不好,需要每天為生計奔波,生活很是辛苦,但是,心裏對命運不僅沒有抱怨,反而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渴盼,從生活中積極尋找樂趣。這就是辛辛苦苦過舒服日子。
生活雖然辛苦,卻因為這辛苦換來了舒服的生活。
我國古語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年輕時,你不努力工作,老了時就會嚐到生活的艱辛。相反,在年輕時,你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你的人生卻是向上走的,老的時候就會品嚐到當時辛苦的結晶。
哲人曾說:“享樂的人或許是令人羨慕的,但是這隻是一個過程,不會永遠樂下去,走到終點便是痛苦。辛苦生活在先,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不會永遠苦下去,走到終點便是甜。”
人的一生誰都難以躲過吃苦,但有一些人卻追著苦吃,這些人的生活無疑是更要上一層的;而如果隻為舒服度日,早晚有一天你會艱難度日。
4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物質的享受永遠沒有盡頭,但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為了無限的東西浪費有限的生命,那樣你最終會失去一切。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吃飯嗎?當然不是,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卻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人活著要講價值,如果一個人存在隻是給別人帶來痛苦和負擔,這個人生活得也會十分痛苦。小時候常聽人講:“你活著總要對得起吃的飯吧。”聽起來是很可笑的一句話,但是細想卻道理深刻。人吃飯是為了活著,可是活著並不是隻是為了吃飯。吃飯是為了維持生命,生命中卻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夢想、愛情、工作……
然而在生活中,許多人起早貪黑地忙碌,身體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壓力,隻是為了混一口飯吃。這一口飯包含的又是什麼?房子、轎車、社會地位、金錢等等物質的享受。我們努力地為這些物質享受去拚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物質追求哪裏有盡頭呢?人生匆匆幾十年,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去追求無限的物質生活,這是不是不太合算呢?
每日三餐,不管是素菜素飯,還是美味佳肴都不過是為了填飽肚子,是為了讓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維持生命的行為,而不是一種享受的行為,你吃進去,最多是享受味覺上的愉悅,但是並沒有多少格外的意義。穿上世界上最昂貴的衣服又怎樣,還不是為了避寒遮體?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追求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永遠沒有盡頭,而人生有盡頭,這追求又要持續到何時?
物質不是我們追求的全部,隻是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好。錢再多如何?如果你不幸福會依然不幸福。而我們的生命中有更多需要我們承擔的東西:責任、尊嚴、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是我們人生的中瑰寶,需要我們去細心嗬護。
它們才是我們生命的主角,當你為了吃飯而疲於奔波,並舍棄責任、尊嚴、親情、友情、愛情……時,一旦當你不再為吃飯發愁,你就會發現生命已變得空虛和毫無意義。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鮑誌道是清代傑出徽商。自小經商,上交天子,下交貴人,但其富而有仁,成為中國古代“義商”的表率。鮑誌道的家境十分貧寒,他在11歲時,便中斷學業,走上經商之路。經過20多年的打拚,他成為仕商結合的富商巨賈。
鮑誌道由於家貧,出門時僅帶了一文錢,一路上他靠行乞到了江西鄱陽。到鄱陽後,一邊幫人打工,一邊學習會計。後來他又來到浙江金華。 20歲時,他又一次來到揚州。他幸運地成為一位歙縣大鹽商的“客戶經理”。在與商行打交道的過程中,業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並得到了豐厚的報酬。後來, 他又獨立門戶並很快走向成功,家資累至巨萬。
鮑誌道雖然十分富有,但是他一生善舉頗多。自在揚州經商大富之後,他在興學、救濟、河工等方麵毫不吝嗇,且長期堅持,一以貫之。他集合眾商,創立揚州十二門義學,惠及當地。襄助揚州的恤嫠會、興化的育嬰堂,以救濟社會。 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兒子鮑漱芳也多有善舉。
多次捐款為朝廷濟困,1805年黃河、淮河大水災,洪澤湖決堤,他先後捐米六萬石,捐麥四萬石,賑濟了數十萬災民。改六塘河需開山歸海,他集眾輸銀300萬兩,深得嘉慶皇帝讚賞。
[點 評]
鮑誌道富而有仁,值得人們崇敬。
5工作質量決定生活質量
工作是大部分人生存的手段,因此工作質量是決定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
當今社會為何貧富差距如此之大,有的人開奔馳,而有的人騎自行車;有的人住豪華旅店,有的人卻居無定所;有的人出國深造,有的人卻因為經濟困難而衣食不飽。你是否想過產生這種差距的原因。有些人認為是社會對他們不公或者是老板對你的才能視而不見……其實並不盡然。
事實上,那些有極高物質享受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對工作的熱忱、忠誠、敬業、勤奮和熱愛。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物質回報,獲得了比別人更好的物質享受。而那些對工作采取應付心態的人,理所當然隻能獲取比別人更少的物質回報,呆在比別人低的位置上,得不到加薪或升職,甚至還有麵臨失業的危險。
其實,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隻要你比別人更愛自己的職業,你都可以從你所在的集體中脫穎而出,從而得到相應的回報。隻要你的工作足夠優秀,總有一天,你也會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我們常常發現,同時到一個公司工作的人,同樣的工作條件和起點,在幾年後卻產生了極大的差距。有的人成為公司的核心員工甚至是中高層領導,在他的工作領域內舉重若輕;有的人卻一直碌碌無為,工作上總是不思進步,眼睛整天盯著剛夠糊口的工作,盡管同那些優秀的人一樣早起晚歸,但生活的質量卻千差萬別。
什麼是優秀?優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幹一點,比你多發現一點,比你多鑽研一點,比你多有心一點,比你不計較一點。正是這些看著平常的一點點,組成了優秀人才的必備素質,所以不要埋怨沒有人發現你的才能,隻要你在工作中踏踏實實地幹,心有責任感,無論小事大事都全力以赴地去工作,並且點燃自己工作的激情,和團隊協調一致,端正工作態度,你的才華,會在人生的舞台上得以淋漓盡致的揮發。
不要認為所謂的“事業”都是偉大的、讓人仰頭相望的壯舉,所有的事業都是平凡工作的積累。正確地認識自己平凡的工作就是成就輝煌的開始,也是你成為優秀雇員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平凡崗位上,每天我們都被動機械地工作,同時又不停地抱怨工作,你會有工作的激情和光輝的前程嗎?沒有。永遠做等待下班和上班的人遲早會被淘汰。
我們對待夢想和工作,總有諸多的問題和疑慮,但隻要我們勇敢麵對,拿出我們的膽識,就不會錯過機會。不要再在行動之前猜疑不休,你的猜疑很可能會讓你失去機會。
靠行動不是靠害怕和猜疑才能為自己的成功奠定基礎。
我們要突破自己,相信自己,勇於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經常進行換位思考,改變自己的思想,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隻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報,在工作中要激發出激情,改掉自身的一些壞習慣,不斷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做一個有進取心的人。
今天的努力會鑄就明天的輝煌,你的高質量工作決定生活的高質量。
6快樂工作就是快樂生活
痛苦地工作是一天,快樂工作也是一天。何不快樂地工作,快樂地生活?
談起工作的時候,總是會有諸多的壓力和煩惱。我們又該如何在工作中尋找到快樂的支點,讓工作快樂起來,讓生活快樂起來?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的人;一個則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那兒的石頭奇形怪狀,後者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他成為村上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他在自己的學習筆記上麵寫下一句話:要尋找與他人不同的優勢。
後來,不許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那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客商,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和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口味純正無比。就在村上的人為鴨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石頭的那果農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隻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裏買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