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勵誌經典全集:人性的弱點全集16(3 / 3)

多年以後,富蘭克林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曾擔任駐法國大使,可他仍牢記著這件小事,他說:“哨子引起的氣惱,遠遠超過了哨子帶來的歡樂。”

可是,富蘭克林卻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收益。“我成年後,觀察著世間百態,發現許多人都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簡單地說,我察覺到人類的大多數慘劇都源於人們對事物價值的錯誤估量,致使他們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吉爾伯特與沙利文為了他們的“哨子”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愛蒂斯姨媽也是如此,鄙人戴爾·卡耐基同樣做過許多類似的傻事,不朽的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寫過兩部傳世佳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依照《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托爾斯泰在他的最後20年間,“幾乎成了全世界最受敬仰的人”。他生前的最後20年,即1890-1910年間,崇拜者絡繹不絕地造訪他家,隻是為了一睹尊容,或是聆聽他的聲音,觸摸他的衣衫。他隨意說出的話,都被人記錄下來,作為“神靈的啟示”。可是說到他的日常生活,70歲高齡的托爾斯還不如7歲時的富蘭克林更有見識。

托爾斯泰娶了一位他熱戀的姑娘為妻。其實,他們當初是非常幸福的一對,甚至跪著祈求上帝讓他倆永遠如神仙眷侶一般。可是他妻子生性好妒,她常常扮作農婦去監視丈夫的行蹤,甚至跟蹤到了密林深處,於是兩人心中產生了芥蒂。她連自己的兒女也加以嫉妒,曾經抓起槍來將女兒的肖像畫射了一個洞。她曾將一瓶鴉片湊近嘴邊,然後滿地打滾,威脅說要自盡。嚇得孩子們蜷縮在牆角裏哭叫起來。

托爾斯泰是怎樣應對的呢?好吧,我並不是責怪他會亂摔家具——他並沒這樣做,他很有涵養,他比摔家具做得更加惡劣,他留下了日記。是的,他在日記中將髒水全都潑到妻子頭上!這就是他的“哨子”!他決心要讓他的子孫後代同情他而責怪他妻子。他妻子是如何回應這件事的呢?她當然將他的日記扯得粉碎,然後投進火裏燒個精光。她也開始寫起日記,在日記中將丈夫描寫成了一個無賴和惡棍。她甚至寫了一部小說,書名取為《誰之過》,她在書中將丈夫描寫成了一個惡魔,自己則是一個受難女子。

最終結局如何?為什麼這兩人要將他們共同的家變成托爾斯泰所稱之的“瘋人院”?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是的,他們就擔憂後人會這麼評價。我們真要弄清誰是誰非嗎?不,我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還有功夫去琢磨托爾斯泰呀!他倆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多麼高昂的代價!在不折不扣的地獄裏經受了50年的煎熬,隻因誰都不願先說“到此為止吧!”隻因誰都沒有明智地評估損失,說“讓我們為這事設立一個止損點吧,我們別再虛度人生了,讓我們喊出:‘我們受夠了!’”是的,我完全相信獲取內心寧靜的奧秘就在於具備正確的價值觀。我相信,隻要我們首先訂立一個寶貴的標準,就能立即消除50%的憂慮,這個寶貴的標準決定著我們需要為此事付出多大的生命代價。

排解憂慮習性的重要原則是:

每當我們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去應對不利局麵時,先等等,向自己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1.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如此擔憂嗎?

2.我的“止損點”該如何設立?是否一旦超出了界限就要置之腦後?

3.我願為這隻“哨子”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已經付出的是否過多?

別為前塵往事憂慮當我寫作本章時,望著窗外,看見花園中擺放的恐龍足跡化石,這些足跡在頁岩和石子之間清晰可辨。這些化石是我從耶魯大學彼伯迪博物館買回的,而且還附有一份說明書,說這些恐龍足跡是一億八千萬年前的恐龍遺跡。笨蛋都知道這些恐龍的遺跡已經無法改變,我們也不會傻到因為無法改變這既成的事實而自尋煩惱——可是我們許多人卻正幹著這樣的傻事。確實,我們可以對發生於180秒之前的事情的結果予以修正,但對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本身卻無法改變。

要使前塵往事具有建設性,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冷靜分析往事的錯誤,並從中受益,然後將它拋到腦後。

我知道這個方法,但是我能自始至終都具有這種勇氣和智慧嗎?為了給出答案,我還是講講自己從前的奇特經曆吧。我曾讓30多萬美元從我手掌心裏溜走,而沒有得到一分錢的收益。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我開辦了一個大型機構,專事成人教育,在許多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做廣告。我自己忙於教學,既沒空也不願去過問財務事宜。我竟然沒想到去請一位精明的財務專家來為我理財。

結果。一年之後,我發現了一個令我啼笑皆非的事實:盡管我們的收入可觀,卻沒有一點盈餘。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應該立即著手兩件事。首先,我應該具有像喬治·華盛頓·卡佛那樣的心態,在銀行破產後,他失去了一生的四萬美元積蓄,當時有人問他是否知道自己一無所有了,他說了一句:“是的,我聽說過。”然後繼續給學生授課。他後來對此事閉口不提,完全沒在心中留下陰影;其次,我要仔細分析所犯的過錯,從中吸取教訓。

可是老實說吧,我一件事也沒去做,我陷入了煩惱之中。我茫然若失地度過了幾個月,徹夜難眠,體重也下降了。我沒有從鑄成的大錯中吸取一點教訓,反而繼續在犯錯誤。隻是沒那麼嚴重而已。

承認自己的愚蠢之舉確實令我有點丟臉,但我很早就知道:“開導別人比開導自己要容易多了。”

我真希望自己上過紐約的喬治·華盛頓中學,聆聽過保爾·布蘭得威博士的諄諄教誨。紐約的阿倫·桑德斯就受教於他的門下。

桑德斯先生告訴我,布蘭得威博士所教的衛生學課程,是他所學到的最有價值的一門課程。

那時我才十多歲,可是已經心事重重了。我常常為所犯的錯誤煩躁不安,比如我交了試卷,就會難以入睡,啃著手指不住地擔心,怕考不及格。我總是為做過的事擔心,希望能做得更好,總是惦記著說過的話,希望說得更加恰當。

一天早晨,我們班去實驗室上課,布蘭得威博士在他的講台邊放了一瓶牛奶。我們坐好後,盯著這瓶牛奶。不知道它在課堂上有什麼用處。過了一會,突然,布蘭得威博士站起身來,將這瓶牛奶摔在洗滌槽裏。高聲叫道:“別為潑掉的牛奶哭泣!”

他讓我們到洗滌槽邊來看看這些殘跡。他對我們說:“好好看看!因為我想要你們終生都牢記這一課:牛奶已經潑掉了,你們看著它流進了水溝裏,已經不能收回一滴了。如果事先小心一點,這瓶牛奶或許不會潑掉,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我們惟一可做的,是忘掉它,去做下一件事。”

這個小小的演示令我一直難忘,而那時所學的立體幾何和拉丁文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說真的,它對我今後生活的教益遠遠超過了高中四年所學的其他課程。它教導我事先要謹慎從事,一旦木已成舟,就要完全忘掉它。

或許有的讀者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別為潑掉的牛奶哭泣”是句陳詞濫調。我知道這句格言很平常,早就成了口頭禪了,我知道你已經聽過無數遍了。但我知道這個平凡的格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源自於人類代代傳承的生活體驗。如果你閱讀完曆代偉大學者所著的論述憂慮的書籍,你也絕不會讀到比“別為潑掉的牛奶哭泣”更為深刻的箴言了。如果我們照著這句格言去做,而不是不屑一顧,我們就可以將本書拋到一邊去了。當然了,我們若是忠實地依照格言處世,那我們的生活也就完美無缺了。可是,未經實踐驗證的知識是軟弱無力的,所以本書中並未提出什麼新的觀點。本書的用意在於提醒我們關注已經知曉的道理,並鼓勵你在生活中運用它們。

我總是很欣賞像已故的弗萊德·福勒·夏德這樣的人,他具有將古老的真理闡述得新穎而又生動的天賦。他在擔任《費城快報》主編期間,有一次在大學作演講時,他向學生們說道:“鋸過木頭的人請舉手。”大多數人都舉起了手。然後他又問道:“有誰鋸過木屑?請舉手。”結果沒人舉手。

“當然,你不可能鋸木屑了!”夏德先生高聲說道:“因為它已經被鋸過了!它與過去的事完全相同。你為過去的事情擔憂,好比你想去鋸木屑。”

棒球明星康尼·麥克,在他八十一歲高齡時,我曾問他是否會為輸球感到煩惱?他說:“哦,沒錯,我從前老是這樣,但後來就不再做那傻事了。我覺得那樣做對我沒有任何益處,被水衝走的米粒已沒法再磨了。”

是的,你不能去磨被水衝走的米粒,你也不能去鋸被水衝走了的木頭,你如果非要強求,隻會給你增加臉上的皺紋,引發胃潰瘍。

有一次過感恩節,我與傑克·戴普西一同進餐,麵對著桌上的火雞和果醬,他給我講述了關於他痛失重量級拳王頭銜的往事。自然,這件事深深傷了他的自尊心。

在比賽進行中,我突然感到自己衰老了……到了第十個回合結束時,雖然我還能勉強站立,但卻力不從心了。我的臉腫脹得厲害,眼睛難以睜開……我看到吉恩·托尼已經舉起了手。他贏了……我已不再是世界拳擊冠軍了。我在雨中穿過擁擠的人群回到更衣室時,一些人想和我握手,一些人眼含熱淚。

一年之後,我又與托尼對決,我又輸了。我已雄風不再。我很難不去為此難過,但我對自己說道:“我不想下輩子為這事煩惱,雖然這對我是個打擊,但我不會就此趴下。”

戴普西實實在在去這樣做了。他沒有對自己不住地說道:“別為失敗煩惱了,那樣隻會使他增添對往事的煩惱。他接受了失敗的事實,將精力投入到對今後的計劃上。他在百老彙開了一家傑克·戴普西餐廳,又在第57大街開了一家酒店。他舉辦了拳擊展覽,並推行有獎競賽,他為這些具有建設性的工作忙個不停,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為往事煩惱。傑克·戴普西說道:“這10年來,我的生活比當拳王時要充實多了。”

戴普西說他沒讀過什麼書,可是他無意中聽從了莎上比亞的忠告:“智者絕不會坐著悲歎失敗,他會快樂地尋求減輕傷害的妙方。”

我閱讀了大量的曆史的人物傳記,發現許許多多的人在身處逆境時,仍能克服憂慮和心中的傷痛,繼續快樂地生活,令我頻頻為之驚歎。

有一次,我去探訪辛辛監獄,吃驚地看到大多數囚犯如常人一樣快樂。我向監獄長劉易斯提及此事,他對我說,罪犯們剛來辛辛監獄時,都是滿腹的怨恨和痛苦,但是幾個月後,大多數人都能理智地克服不良情緒,冷靜地接受牢獄生活,盡量過得開心。監獄長劉易斯給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囚犯從前做過園藝師,他在高牆之內,一邊種花種菜,一邊唱歌。

這個辛辛監獄的囚犯可以一邊種花一邊唱歌,此舉非同尋常。他一定深知:

指間的筆將罪狀一揮而就,

誰管你虔誠內秀,

黑字已在白紙上留,

想用淚洗掉實屬荒謬。

所以,何苦要痛哭流涕?當然了,你是在為所犯的錯誤和做過的荒唐事而悔恨交加!可又有會麼用?誰沒有過錯?即使拿破侖也打輸了三分之一戰役。或許我勝算不比拿破侖小吧?誰能預知呢?

無論如何,即使你費盡九年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更改過去的事情。讓我們牢記又一條原則:

別為前塵往事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