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隆德縣六盤山長征紀念亭
六盤山不僅是一處資源豐富、植被完好、風光優美的森林基地,而且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豐碑。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麵軍長途翻越六盤山,打開了通往陝北革命根據地的最後通道。毛澤東登上六盤山,臨風寄景,氣貫長虹,遙想紅軍走過的艱難裏程,展望革命的未來前途,即興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辭章——《清平樂·六盤山》,從而使六盤山揚名海內外。1961年9月,應寧夏人民之請,毛澤東以大手筆書寫長卷相贈,激勵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建設寧夏。現在六盤山下的和尚鋪還樹有偉人手書的全詞石碑,以昭示後人,激勵來者。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1985年在紅軍當年走過的六盤山山頂上修建了“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由胡耀邦題詞。
西吉縣將台堡一、二方麵軍會師紀念碑
將台堡位於西吉縣城東南30公裏,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36年10月22日紅軍長征及三大主力軍在將台堡勝利會師,於1996年10月修建的。
碑高19.36米,表示1936年,台基分三個方向通向碑座,象征紅軍三大主力在此會師;台基的台階60個,表示紀念碑建於三大主力會師60周年。碑的正麵是江澤民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1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它的修建,不僅記錄了紅軍長征三大主力的最後一次會師,而且再現了波瀾壯闊的宏偉曆史。
西吉縣興隆鎮單家集紅軍長征遺址
毛澤東同誌率領的紅一方麵軍於1935年10月5日從界石鋪出發,沿葫蘆河東岸經將台、馬蓮(均屬今寧夏西吉縣境內)一帶東進,當晚宿營於興隆鎮單家集村(今寧夏西吉縣境內)。10月6日晚宿營於張易堡(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境內)。10月8日晚宿營於喬渠(今寧夏彭陽縣境內)。10月9日,一方麵軍右路軍沿長城塬折向東北與左路軍彙合於孟家塬又折向東南進入三岔鎮(今甘肅鎮原縣境內)。這條由西向東的行軍路線與秦長城(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時,築長城以拒胡人)由西吉葫蘆河,經將台過固原張易穿彭陽長城塬進甘肅鎮原由西向東的走向幾乎完全相吻合。
紅一方麵軍長征進入寧夏固原境內共約五天,每天都沿著秦長城由西向東前進,共約200多公裏,且陝西境內還有長城遺址。長城,蜿蜒如巨龍橫臥北方,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從南方來到北方長城腳下,即將到達陝北抗日根據地,此時的毛澤東以此抒發了他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長城和長征精神。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就是最有利的證明。
同心縣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舊址
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舊址位於同心縣舊城同心清真大寺寺院。
同心清真大寺座落在同心縣舊城同心清真大寺生態園區,寺院東靠坪塋(回民公墓),西臨清水河,北依新城,南通銀平路,掩映在柏槐叢林中,古樸靜雅,雄偉壯觀,是中國現存的十大古老清真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