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皮格瑪利翁效應: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你懂嗎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
——著名女作家張愛玲
愛情在動靜之間,緣分在聚散之間。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修飾,也沒有曲折的情節,隻是那輕輕的一句:“噢,你也在這裏?”卻又代表了所有——所有的開始、所有的結局、和所有的人生……
【神奇定律】
皮格瑪利翁效應,是指對對方的期待和暗示做出反應,並朝著期待和暗示的方向發展的一種心理狀態。它能留給我們這樣一個積極啟示:戀愛途中,一方的信任和期待,是對另一方的能量補充!愛他,就承認他,就肯定他,就讚美他!
【神奇魔力鏡子】
有一位男士,他的前妻總埋怨他不懂感情又沒有本事,最終與他分手。他因不打算再“浪費”另一個女人的一生而不想再婚了。後來經不住朋友的熱情撮合,與一位在文化館工作的女子結了婚。沒想到婚後兩人感情很好,而且他自己也事業有成。他告訴朋友:“前妻老嫌我這也不是那也不行,我對自己也有點失望了。既然我無法使她幸福,就讓她尋找自己的幸福去吧。可現在的妻子卻對我挺滿意的,使我願意為她的幸福而付出。其實我還是我呀!”後來聽說,他與前妻偶遇,前妻幽怨地說:“假如你當初就像現在這樣,我也不至於……”而他則幽默地說:“假如你當初就這樣看我,我也不至於……”
【神奇魔法錦囊】
國外的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重新組合,隨意抽取學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中都有成績不等的學生。然後教師暗示甲組學生,讓他們認為自己是經過智商測定而被選出的優等生,並被學校寄予厚望。而對乙組學生卻做相反的暗示。結果令人吃驚:甲組中原先成績平平甚至較差的學生,其努力程度均比乙組中的優等生高,而學習成績也呈上升趨勢。相反,乙組中的優等生大多數不如實驗前那樣刻苦,成績徘徊不前,而中、差等生的成績則明顯呈下降趨勢。心理學家把這種因高期望值帶來的積極性反饋,以皮格瑪利翁的名字命名,稱為“皮格瑪利翁效應”。
我們可以這樣通俗地詮釋戀愛關係中的“皮格瑪利翁效應”:當你對烹飪手段一般的戀人稱讚他手藝不凡時,對方更願意不斷“修煉”自己的廚藝來迎合你的口味,最終可能真的成了“大廚”。而當你總是埋怨對方沒有創意、不夠浪漫、不懂情趣時,他也真的會越發木訥起來。
戀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微妙。對方或許要得並不複雜,也不多,一句讚美、一句肯定的話就夠了。有些人認為,戀愛時,不要肯定對方的成就和讚美他(她)的優點,因為這會讓他(她)自視甚高起來,以為自己沒了他(她)就活不了了。但是,當兩個人相處時,一個人的努力不就是想得到對方的一句認可嗎?或許你的沉默會讓他憂慮自己到底哪裏不夠完美。時間長了,他可能會對自己和戀人都開始產生置疑。
小小的一句肯定的話語,就能讓對方和自己都感受到溫暖和亮麗,讓哪怕有著歪斜腳印的戀愛泥途,也盈滿著旖旎的陽光。
【神奇魔法鏈接】以守為攻,智取女人芳心
對於任何情場上的男人來說,博得女人芳心是不言而喻的目的。然而,男孩女孩正在熱戀,這個時期的女孩很可能會冒出一些難以直接回答的問題,男孩如果讀不懂這些問題,很可能會使兩人的關係陷入僵局。
為了形象起見,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麵的這段對白。
女孩:“前幾天剛見了我的父母,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你真的喜歡我的家人嗎?”
男孩:“當然啊,為什麼會這麼問?”
女孩:“我們家裏沒有錢,不像你們家,我父母還都是農民。”
男孩:“難道我一直沒跟你說,我父母也是農村出身,當初可能比你爸媽還要艱苦嗎?我小時候還在農村待過好多年,幹過不少活呢?你沒有吧?”
女孩:“沒有。”
男孩:“既然這樣,你會看起不起我爸媽,看不起我,不喜歡我們嗎?”
女孩:“當然不會了。”
男孩:“那我的回答也是不會不喜歡你父母,不會不喜歡你。”
一般來講,男人和女人說話方式上最大的區別在於男人是直白外露的,女人是含蓄內斂的。所以,當女人一反常態的問男人對某件事尤其是與自己休戚相關的人或事的看法時,男人一定要仔細揣摩女人的用意,答案往往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
故事裏女孩的問題就是這種情況。她問了男孩一個關於她家人的問題:“你真的喜歡我的家人嗎?”這個問題暗含了兩方麵意思:第一,女孩想通過男孩對自己家人的看法,看看他對自己的態度。第二,女孩的家人或許真的有一些在別人看來不容易接受的自身條件,男孩是否接受,就是女孩判斷對方是否真愛自己的關鍵因素。所以,麵對這樣一個複雜問題,聰明的男孩不會直接給出“是”或者“不是”的簡單回答。
上文中那個男孩的回答是先從自己父母過去艱辛的農村生活說起,與女孩父母向對應,再反問女孩:“因為我父母有這樣的經曆,你會不會不喜歡我,嫌棄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男孩運用了以守為攻的方法,先將自己及父母的身份降低到與女方父母相同的位置上,在減小對方的心理落差之後,將原本是對方提給自己的問題拋回給她,迂回入題。而女方的回答不僅解開了男方的疑問,也給她自己解開了心結。
男孩與女孩的一問一答之間,女孩的心思早已被男孩摸透。她之所以問那個問題,就是想得到某種肯定,這種肯定並不僅僅限於她本人,更涉及她的父母甚至兄弟姐妹。肯定一個人很簡單,肯定一個人身後的家庭關係並不容易。男孩的那句反問就是給女孩的回答:“既然這樣,你會看起不起我爸媽,看不起我,不喜歡我們嗎?”
問出來了就知道對方不會不同意。男孩敘述自己父母經曆的過程中,刻意強調了與女孩父母的相似性:“既然都是一樣的,我怎麼會嫌棄你們呢?”
所以,當男女雙方交往時,如果兩個人的家庭有一些差距,為了維係感情的穩固、打消一方的顧慮,不如刻意降低一下本方的優勢,讓對方覺得她跟你沒有什麼不同,這樣兩人才會穩步發展下去,不會在家庭背景方麵出現裂痕。
第二節 吸引力法則:愛情,吸引力在召喚
【神奇定律】
吸引力法則,是指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同樣性質的東西會因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行動結合在一起後的能量形式將會吸引與其本質相同的人或事物。其在情感方麵的體現就是,我們喜歡的人往往也是那些喜歡我們、跟我們合得來的人。
【神奇魔力鏡子】
在電視劇《一簾幽夢》和《又見一簾幽夢》中,紫菱與楚濂、費雲帆之間的愛情糾葛讓人印象深刻。在紫菱不知道楚濂喜歡自己的時候,始終不敢暴露自己對楚濂的好感;而當楚濂向她表白心意的時候,她的愛意自然如水傾瀉。兩個互相喜歡,互相吸引,以至於有綠萍橫亙在兩人中間時,他們仍舊彼此牽掛。不過,可惜的是,他們之間的愛情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永結同心。
盡管與楚濂分開令紫菱痛苦不堪,但這也給了她一個新的愛情發展機會——費雲帆。很多人好奇,紫菱那麼愛楚濂,為何還會接受費雲帆呢?其實,這還是要到吸引力法則上來找答案。在紫菱最痛苦的時候,費雲帆用他無微不至的體貼、無比精心的嗬護、超級的羅曼蒂克,深深地感染著紫菱,使紫菱不知不覺對費雲帆產生了好感。既然與楚濂不可能複合,嫁給如此喜歡自己的費雲帆,紫菱的選擇不僅符合常理,也很符合人的心理。在感情上,雙方的喜歡一旦建立,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鞏固並發展。這也是為何綠萍與楚濂離婚後,紫菱仍選擇留在費雲帆的身邊,因為,他們已經從喜歡變成了彼此相愛。
【神奇魔法錦囊】
電影《秘密》在全球受到廣泛關注,也促成了同名書籍《秘密》的誕生及熱銷。《秘密》一書出版沒多久,便橫掃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各大圖書排行榜,如今在中國圖書市場上也是赫赫有名。《秘密》為何會如此吸引人呢?究竟是什麼秘密在裏麵?答案就是:它揭示了神奇的“吸引力法則”!
如果有人問你:“為何選擇現在她/他作為你的另一半?”“你喜歡的人通常要具有哪些特征?是漂亮嗎?是帥氣嗎?是聰明嗎?還是有錢呢?”想必你很難一下說出具體的答案,但卻能肯定地回答:“大家在一起很合得來”。
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通常喜歡的人,是那些也喜歡我們、跟我們合得來的人。也就是說,你的另一半不一定很漂亮、很帥氣,或很聰明、很有錢,但他一定是很喜歡你,你也很喜歡他,你們彼此合得來,也就是前麵說的吸引力法則。
也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偏偏喜歡那些喜歡我們、跟我們合得來的人呢?”這是因為,喜歡你的人能使你體驗到愉快的情緒。一想起他/她,就會想起和他/她交往時所擁有的快樂;一看到他/她,你自然就有了好心情。你們雙方比較默契,或者叫“心有靈犀”。
而且,因為他喜歡你,對你自然持有肯定、賞識的態度,從而使你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正所謂“什麼是好人?對我好的就是好人。”
心理學還認為,當人們發現一個人非常喜歡自己,不管對方的客觀情況是怎樣、是否具有讓自己喜歡的特點,而往往會無條件地比較喜歡上對方。人們大概是想象,既然對方喜歡自己,那他/她一定是在某些方麵和自己相似,認可自己的為人和某些特點。那麼,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會同樣喜歡上對方呢?
要知道,實際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數人都特別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肯定。這樣一來,那些喜歡我們的人,通過對我們的肯定、追求等,便為我們喜歡他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後步入雙方互相喜歡的狀態也算是水到渠成。
【神奇魔法鏈接】六招鎖定TA的關注
關於吸引力法則,它另一個層麵上的含義是:你關注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什麼就會靠近你。所以,想獲得真誠、永久的愛情,想將自己的愛情進行到底,一定要時刻對你的愛情抱有希望。
通常,要實現這種積極的關注和希望,可以從如下六個方麵入手。
第一,明確你想要的愛情是什麼。在你設想甜蜜的情侶關係或美滿的夫妻關係之前,你應當知道這對你意味著什麼。不要錯誤地定義你理想的對象是多麼特別的人,而忽略了自己所渴望的生活的真實本質。把你想要的進一步明確起來,是感受?情感?還是體驗?然後,畫出那張“臉”。
第二,用你希望的被愛方式來愛自己,對自己說些自己喜歡的話,做些自己向往的美好的事情。要知道,當你善待自己的時候,別人往往會用同樣的方式善待你。
第三,用你希望被愛的方式去愛別人。要想為你渴望的愛情關係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就要用你喜歡被愛的方式去愛別人。因為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吸引也是相互的,你渴望得到愛,就要學會付出你的愛。這是獲得美滿愛情的另一個有效辦法。
第四,如果你對當前的愛情不滿意,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經常空談自己的伴侶?有可能你無意識地就將自己的伴侶限定了,總是想著他(她)從前是什麼樣子,而沒有為他(她)可能改變的形象留有思維空間。如果是這樣,快回到現實中來吧!
第五,敞開你心扉,放開你的思想。隨時觸摸你內在的想法,包括你的情感、內在的感受和直覺,並尊重它的指引。正如歌中所唱“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
第六,放棄沒有意義的事物。為了迎接你美好的期望,如一段浪漫的愛情、天長地久的婚姻等,你一定要拋開使你情緒低落的事物,把所有讓你感覺不好的事物統統拋棄。這樣,你才能“騰出空間”,讓生活為你帶來一些更好的事物。
事實上,人海茫茫,兩個人真正走到一起,並能一直攜手走到人生的盡頭,除了保持彼此在生活、感情上的積極期望外,還要注意保持自身的吸引力,或者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第三節 愛情裏的麥穗理論: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神奇定律】
麥穗理論,是指我們尋找伴侶時如同走進了一個麥田,一路有麥穗向我們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會感到躊躇和彷徨、遺憾和悲傷。
【神奇魔力鏡子】
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就讓他先到麥田裏去摘一棵全麥田裏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隻能摘一次,並且隻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走出了麥田。老師問他為什麼沒摘?他說:“因為隻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其間即使見到最大最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麵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麵時,又發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早已錯過了,於是我什麼也沒摘。”
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之後又有一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蘇格拉底就叫他先到樹林裏,砍下一棵全樹林最大最茂盛的樹。其間同樣隻能砍一次,同樣隻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說的去做。這次,他帶回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也不算太差的樹回來。老師問他:“怎麼帶這棵普普通通的樹回來?”他說:“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當我走到大半路程還兩手空空時,看到這棵樹也不太差,便砍下來,免得最後又什麼也帶不出來。”
老師說:“這就是婚姻!”
【神奇魔法錦囊】
我們總是渴望完美的愛情,所以習慣於在一道道通向幸福的門前選擇一次又一次的猶豫與彷徨。因為不能回頭,我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矛盾,很怕自己正準備錯過的就是最好的,又總覺得後麵的路還很長,應該還會有更好的。就這樣,隻屬於我們的愛情最終化作了別人的婚姻。
在數不清的麥穗中尋找最大的麥穗幾乎是不可能的。所謂“最大的麥穗”,往往也是在錯過之後才能知道。在無數次的擦肩而過之後,我們的心可能已經疲憊,於是在簡單地比較之後,匆忙做出了選擇,而這個選擇其實未必真的是最好的。命運就是這麼愛捉弄人。
人生就像穿越麥田,隻能走一次,不能回頭。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最好的麥穗,必須有莫大的勇氣和付出相當的努力。要想擁有最完美的婚姻,就不能盲目草率地做決定;但是如果猶豫不決,又隻會錯過一次次機會。隻有在戀愛的征程中,積累閱曆、磨煉感情,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伴侶。
愛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也許他不是最優秀的,也許她不是最漂亮的,但他/她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因為他/她最懂你的心。愛情是兩顆心的交融,是情與情的交流,是愛與愛的溝通。愛情是在尋找一個心靈的歸宿,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自己還是懵懂、情竇初開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悄悄勾勒出自己的“另一半”。而這另一半就像影子一樣緊緊地依附在自己的靈魂上,要伴隨著自己走完一生,根深蒂固。愛情固有的魅力和感召力是外在條件所無法左右的,當一個人在你心裏紮了根,便再也消失不了了。
我們在尋找伴侶時,不要把心目中的“麥穗”想象得太過完美,擇偶目標要切合實際,絕不能一挑再挑,非要找到最好的不可。當然,也不要過分注重外在條件,如相貌、金錢、地位、學曆,等等。愛情是純潔的,純潔得容不下一點雜質。常常,我們為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自以為是地設置了許多標準。找尋的過程是漫長的,有的人心灰意冷,或與相貌結伴,或與財富同行,他們以為用這些可以培養愛情。可當時間漸漸流逝,他們發現愛情也一點點地消失,曾經幻想的美景化作一片雲,被時間的清風吹散。時間能夠吹去愛情的雜質,卻吹不走愛情的本質,心靈的伴侶才是一生的伴侶。
【神奇魔法鏈接】測一測你會為情所困嗎
愛情固然是美麗而多彩的,而處於戀愛中的男女真的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嗎?真的不會為情所困嗎?站在十字路口的你,該如何麵對呢?
第一次約會,總要挑個吉日出門,再戴個幸運符來提升戀愛運,如果還講究的話,你覺得下麵哪一個地點最有助於你的愛情發展呢?()
A.咖啡館
B.電影院
C.動物園
D.百貨公司
測試結果
A.你很尊重對方的意見,但是如果愛情走到了盡頭,你也會非常不舍。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生活漸漸恢複正常,其實內心仍然希望能有破鏡重圓的機會。
B.愛情是你的獵物之一,錯過了眼前的這個,你的眼角馬上就瞥見不遠處的另一個,心境可以轉換得很快,戀愛對象也能換得又快又幹脆。
C.你非常容易被愛情傷得很重,因為你是一個重感情的人,總將全部心思放在對方身上。失戀後你會將自己的內心緊鎖,要療傷很久才能慢慢複原。
D.你知道感情是不能勉強的,如果兩人的緣分已盡,你也能泰然處之。每一次的戀愛,在你看來都是一次修行,可以從中體會愛情的真諦和學習愛人的方式。
第四節 冷熱水效應:戀愛攻防之進退有度喜獲邀約
【神奇定律】
心理學家提出,冷熱水效應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際交往原則。先給他冷水,降低對方的心理期待,再拿出溫水來,這樣就會讓對方產生一種“得來不易”的珍惜感和貴重感;或者是想給足了彼此溫度,然後忽然冷卻,讓他不知所措。而在戀愛時,用一些欲擒故縱的小手段,也是為了讓對方更能看清自己的價值。這樣的心理戰術,讓雙方都會在感情的交流中,有一種樂趣和珍惜。
【神奇魔力鏡子】
張青喜歡上了她的一位客戶。有一回見麵本來約好10點,但是那個男人臨時有事推遲了一個小時,他們談完已經到了午飯時間。男人說,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不如我請你吃飯賠罪吧。張青壓抑著咚咚亂跳的,假裝為難地考慮了一下,說對不起我發個短信,本來和朋友約好一起吃飯的。然後對著手機亂按了一氣。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非工作式的交往。張青當然要回請他。第二次一起吃完飯,他們之間隨意了許多。三天後,張青買了條領帶送給他,謝謝他對她工作的支持。再過了三天後,張青以自己生日為名請他出來吃飯。一個星期主動約了人家三次,這已經不是一個尋常的數字。如果他有意,應該明白張青的心了;如果無意,那麼再努力也沒有用。於是張青開始收手。
果然不出所料,一周後,男人終於約了她。見麵的第一句話是,你好像突然失蹤了,我很不習慣。瞧,她成功了!
【神奇魔法錦囊】
在這場愛情的暗示中,張青正是不動聲色地耍了一點小心計:矜持地傳達出自己的好感,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心意,然後再見好就收,讓對方不知所措,這才激起了對方的興趣,為自己贏得了交往下去的機會。
香港知名作家張小嫻曾說:“女人的追求其實隻是用行動告訴這個男人,請你追求我!意思是拉開架勢,垂下魚線,願者上鉤而已。”
你遇見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愛情的火苗在你心中滋長,你也能感覺到他心中的化學變化,但是他從不約你出去,隻是這麼一味地在愛情的邊緣曖昧著。很多時候,男人在決定工作執行方向時很果決,但碰上這種事情時,就會變成一塊大木頭,決斷能力瞬間退化成情竇初開的中學生。他們往往容易忽視女人給他的愛情暗示,也忽視了自己內心的那些細微的化學變化。
這種時候,女人如果還隻是一味地等待,就注定會錯失這段愛情。不妨耍點小心計,不動聲色地推他一把,他就會輕易地掉入你的愛情裏。大家都知道,一杯溫水,保持溫度不變,另有一杯冷水和熱水。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裏,會感到溫水熱;而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回溫水裏,會感到溫水涼。同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冷熱水效應”。如同女人的戀愛一樣,如果一開始就對對方有足夠的暗示和熱情,忽然有一天這樣的熱度消失了,對方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防備地被冷卻了下來,從而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神奇魔法鏈接】四招讓你“矜持”地贏得戀愛機會
(1)雖然有情,卻在對方要求一起吃飯時適當矜持,並佯裝最後決定推掉別人的飯局。同樣的,這個小花招對男人有兩點暗示:“有很多人想跟我一起吃飯,我的人緣很不錯;我推掉了別人,說明我重視你。”
(2)一星期約人家三次,真可算死纏爛打。不過隻要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並在約會時保持矜持與可愛,讓他覺得:“這是一個可愛的女人,對我也挺有意思的,我是不是應該追求她?”主動幾次後見好就收,無論如何他都會想:“人家女孩子主動幾次了,於公於私、於情於理,我都應該主動一下。”
(3)要讓男人覺得是他在追求你。追逐新獵物的過程,會讓他更熱情且充滿刺激。想想看,如果他不費吹灰之力地就能夠約你吃晚餐,那你們的約會,就會像路邊派發的贈品一樣不值錢。別當一條輕易上鉤的魚兒!讓他先開口約你,好過你先開口約他。他會對你更加無法自拔。男人通常會期待這個追求的過程,所以你必須狡猾地掌握這種若即若離的距離。
(4)戀愛風暴來臨時,想讓他開口約你,其實很簡單。例如,你可以裝作不小心,寄錯了一封E-mail給你的暗戀對象,內容是有關她周末的好玩行程。當他滿心疑惑地回信詢問時,你可以馬上順水推舟地說:“啊!我寄錯了……但是你想不想一起來參加?”這樣你就自然地進入了他的生活,再加把勁,順利劃入他的心河就對了。
第五節 虛入效應:愛就要不顧一切地“乘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