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會→2
B.不會→5
4.你常看娛樂節目嗎?
A.是→9
B.不是→7
5.你是否有過自殺的念頭?
A.是→10
B.否→6
6.你會不會關心政治,看一些政治新聞?
A.會→7
B.不會→8
7.在公司上班,你是否經常期待趕快下班?
A.經常→8
B.偶爾→9
8.通常下班後,你都是直接回家嗎?
A.直接回家→C型
B.四處晃一晃再回去→10
9.你是否買股票或是常看財經版的新聞?
A.有→A型
B.沒有→B型
10.你是否常對路上不守規矩的車子感到憤怒不滿?
A.是→D型
B.否→C型
測試結果
A型:你目前最希望升遷發財。現在,你有一個穩定或收入頗豐的工作,經濟富足。你對工作充滿熱情與期待,精力充沛,開始學習如何享受生活和規劃人生。建議你可以多看書或上網吸收資訊,讓心靈也跟著一起成長。
B型:你目前最希望感情美滿。如果沒有情人,你會渴望有個情人;如果有情人,你和另一半可能有感情上的問題。通常你花過多時間在工作和其他事情上是最主要的因素。建議你試著和對方溝通,你會發覺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
C型:你目前最希望工作順利。你可能正在尋找工作或不滿於當前的工作,也可能在人際方麵存在紛爭。建議你多花點心思在工作的專業上,或放棄現在的領域回到你熟悉的領域,而不要把自己一個人關起來。
D型的人:你目前最希望多賺錢。你現在的經濟壓力頗大,情緒不穩定,甚至有點反複無常。建議你可以去做一些你認為不必要的事,盡量讓生活多點不一樣的改變,從而減輕你的壓力。
第三節 心理暗示定律:積極的心理暗示,成就理想中的自己
【神奇定律】
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是通過使用一些潛意識能夠理解、接受的語言或行為,幫助意識達成願望的一種行為。一個人若堅持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對獲得成功非常有幫助。
【神奇魔力鏡子】
在美國夏威夷,某公司聘請了一位與眾不同的銷售經理。這位經理每天早晨都組織部下進行一次聚會,並在聚會上要求所有員工齊聲高叫:“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接著,便是大家一起開懷大笑,互相拍掌捶背,祝賀一天的好運氣,然後再各人幹自己的活。
結果,在公司裏,這個部門的每位員工完成的銷售額都高得驚人。
【神奇魔法錦囊】
暗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無論什麼時候,你若始終保持積極暗示,給自己鼓勵,最終你會發現,你真的成為當初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心理學家馬爾茲說:“我們的神經係統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它會做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做出憂愁的反應。”研究發現,積極的自我暗示確實能調動人的巨大潛能,使人變得自信、樂觀。當你習慣性地想象快樂的事,你的神經係統便會習慣性地讓你擁有一個快樂的心態。所以,我們要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給自己輸入積極的語言,如“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麵,都一天天變得更美好”“我的心情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
一位日本心理學家曾這樣說過:“當我們的頭腦處於半意識狀態時,是潛意識最願意接受意願的時刻,進行潛意識的接收工作是再理想不過的了。”所以,現實生活中,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我們可以利用早晚睡前醒後的時間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你可以躺在床上,每次花上幾分鍾,身體放鬆,進行以下自我心理暗示——描述自己的天賦和能力、想象你成功的景象、用簡短的語言給自己積極有力的暗示。例如:
我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我的一生絕不能碌碌無為!
我是一個堅定的人,沒有什麼能動搖我的決心。
我完全可以幹得比別人更好。
我隻要專心致誌,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我有巨大的潛能還沒有開發,但是散漫的習慣影響了能力的發揮,一定要克服散漫。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我必須實現它!
失敗永遠是暫時的,過去的失敗隻意味著將來更大的成功。
恐慌是顧慮造成的,我隻要拋開雜念,專注於我的目標,就不會再恐慌。
我越相信自己,我的能量就越大。
……
同時,在暗示的過程中不必對目標究竟能否實現有太多顧慮。例如,你總用“我是最好的”積極暗示自己,但眼前事實並非如此,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沒有實現,並不代表明天不會實現。
隻要你從內心堅持積極自我暗示,你就會接受這種觀點,而永遠充滿自信。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說的:“無論什麼見解、計劃、目的,隻要以強烈的信念和期待進行多次反複的思考,它必然會置於潛意識中,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
【神奇魔法鏈接】測試你是否容易受他人的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發展至關重要,那麼,你是一個容易受人暗示的人嗎?通過下麵的這個小測驗你就知道了。注意,這個小測驗需要另外一個人的配合才能完成。
請你坐在椅子上,雙手水平伸出,掌心朝上,閉上雙眼。然後在你的雙手上係兩根繩子,另一個人告訴你現在他在你的左手上係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在你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
3分鍾以後,觀察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表示越容易受暗示。
第四節 墨菲定律:不存僥幸心理,學會與錯誤共生
【神奇定律】
墨菲定律,是指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它告訴我們,錯誤雖是世界的一部分,但人類不得不接受與錯誤共生的命運。
【神奇魔力鏡子】
一次,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但他沒有像一般人那樣一味地悲傷歎惋,而是俯身細心地收集滿地的碎片。
他把這些碎片按大小分類稱出重量,結果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及以下的最多;同時,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係,即較大塊的重量是次大塊重量的16倍,次大塊的重量是小塊重量的16倍,小塊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
於是,他開始利用這個“碎花瓶理論”來恢複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對考古學和天體研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神奇魔法錦囊】
眾所周知,人即使再聰明,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無缺。正如所有的程序員都不敢保證自己在寫程序時不會出現錯誤一樣,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這也是墨菲定律一個很重要的體現。
因此,想取得成功,就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想方設法回避錯誤,而是要正視錯誤,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讓錯誤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事實上,我們主要是從嚐試和失敗中學習,而不是從正確中學習。例如,超級油輪卡迪茲號在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後,成千上萬噸的原油汙染了整個海麵及沿岸,於是石油公司才對石油運輸的許多安全設施重新考慮。還有,在三裏島核反應堆發生意外後,許多核反應過程和安全設施都改變了。
可見,錯誤具有衝擊性,可以引導人考慮更多細節上的事情,隻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人們才會不斷進步。假如你工作的例行性極高,犯的錯誤就可能很少,而如果你從未做過某事,或正在做新的嚐試,那麼發生錯誤在所難免。發明家不僅不會被成百上千次的錯誤所擊倒,反而會從中得到新創意。在創意萌芽階段,錯誤是創造性思考必要的副產品。正如著名壘手耶垂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準備。”
現實生活中,每當出現錯誤時,我們通常的反應都是:“真是的,又錯了,真是倒黴啊!”殊不知,錯誤的潛在價值對創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人類社會的發明史上,有許多利用錯誤假設和失敗觀念來產生新創意的人。哥倫布以為他發現了一條到印度的捷徑,結果卻發現了新大陸;開普勒偶然間得到行星間引力的概念,卻是由錯誤的理由得到的;愛迪生也是知道了上萬種不能做燈絲的材料後,才找到了鎢絲……
所以,想迎接成功,先放下你的僥幸心理,增強你的“冒險”力量。遇到失敗,就從中汲取經驗,嚐試尋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神奇魔法鏈接】測試你是否有應付挫折的能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挫折總是在所難免,當它們來臨時,你能應付得了嗎?通過下麵的測試,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1.麵臨困難時,你會()。
A.知難而進
B.找人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