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方法找到了心門,路就會短(2 / 3)

【神奇魔法鏈接】養成讚美他人的習慣

每個人都背著一前一後兩個口袋,前麵口袋裝著自己的優點,後麵口袋裝著自己的缺點。大多數人都隻看到自己的優點、別人的缺點,所以自我感覺良好,對別人卻說三道四;而對自己的缺點卻渾然不知,對別人的優點也從不關注。這樣下去,你將永遠無法進步。要想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就得懂得全麵地認識自己和他人,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更要看到別人的優點。養成讚美他人的習慣,你將受益匪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人的潛意識裏,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和讚美。所以,學會讚美別人往往會成為你處世的法寶。讚美別人,不僅自己得到了快樂,還能讓對方喜歡你,何樂而不為呢?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你的一句讚美可能就會成為那個人工作的動力、生活的信心、追求的方向。所以,要學會讚美他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被關愛。而且在讚美別人的同時,你也會真正體會到付出的快樂,“予人玫瑰手留餘香”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學會讚美別人,你會發現讚美所帶來的巨大力量。你的一句讚美,有時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也可能改變你的一生。當然,讚美別人並不是要你不分時宜地一味去奉承別人,而是真心地去發現別人的優點,發自內心地表達自己的讚美之情。這樣的讚美,才會獲得共鳴,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養成讚美別人人的習慣吧,讓你的朋友對自己更有信心,讓你的家人對生活更有希望,讓你的員工對工作更有熱情,讓陌生人對自己更加肯定,讓這個世界充滿愛,變得更美好!

第四節 參與定律:參與是成功的前奏

【神奇定律】

參與定律,是由美國著名企業家玫琳凱提出的,即每個人都會支持他參與創造的事物。因為這也是他自己做出的決定,是他自己智慧的結晶。

【神奇魔力鏡子】

有一位專門負責推銷裝幀圖案的年輕人,就從自己的經曆中悟出了這個道理。推銷工作,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靠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忽悠”人的。其實不然,推銷其實是很具有挑戰和智慧的一種職業。這位年輕人起初到一家公司去推銷裝幀圖案,每次都碰壁。可他從不灰心,一直堅持每星期去一次,有時甚至一星期去幾次,但是這樣跑了一年多,還是沒能與這家公司達成交易。而且這家公司的主管每次拒絕他的理由都是一樣的:“你的圖案缺乏創新,我看還是不能用,對不起……”

一年多的努力,一點收獲也沒有,年輕人終於決定要放棄。但是他想在放棄之前,搞清楚自己失敗的原因,於是又一次出現在那家公司主管的麵前。可這次他沒有介紹和推薦自己的產品,而是懇切地請求主管能給他指點一下,提出自己對這些圖案的意見,以便年輕人所在的公司能夠做出讓主管滿意的裝幀圖案。這位主管接受了年輕人的請求,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了年輕人。幾天後,年輕人帶著根據主管的意見修改完成的裝幀圖案,又去見那家公司的主管。結果,那家公司購買了這批裝幀圖案。

通過這件事情,年輕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而是讓他們參與創造、設計裝幀圖案,這樣他們就會主動來購買這些“他們的作品”。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年輕人的推銷工作就如魚得水,做得越來越順利了。

【神奇魔法錦囊】

現今的企業,大多還是少數幾個高層做決策,無論是製定企業的發展方向還是員工的待遇福利,隻要高層做決定,然後在企業上下推行。這樣就容易出現一些矛盾,比如有些員工會對一些製度或決策表示不滿,嚴重的會辭職不幹,輕微的也會消極怠工。企業不隻是幾個人的企業,它的發展關係到在這企業工作的每個人的生活和命運,它是大家的企業,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有發言權和參與權。讓每個員工都參與到企業決策的製定中去,會讓整個企業上下一心,氣氛融洽,戰無不勝。

美國阿肯薩斯大學教授莫麗·瑞珀特曾做過一個實驗,是在美國的一個物流公司總部及其分支機構中進行的。實驗的內容是對該公司的所有全職員工進行調查,看員工參與度與企業發展的關係。結果證明,在製定戰略決策時員工參與度高的那一組,對戰略決策的認同度也高;而員工參與度低的那一組,對戰略決策的認同度也低。這就充分說明,管理者要想讓員工朝著企業製定的目標全力奮進,就必須為員工提供明確的戰略遠景,讓員工參與相應的決策製定,這樣才會促進員工對戰略決策的認同,上下朝著同一個方向邁進。同時,當員工參與了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後,對企業也會產生很高的認同感和滿意度,會自覺地認為自己是企業的一員,有一種“主人翁”的感覺,這樣就會幹勁十足,企業也獲益頗多。

參與是支持的前提,有參與才有支持。不要怕別人會有不同意見,讓大家參與到公司的決策和管理中來,會讓公司更有活力和激情,會讓公司更融洽與和睦,會讓公司有更清晰的發展前景。

【神奇魔法鏈接】如何讓員工參與管理與決策

有參與才有支持,讓員工參與到公司的管理與決策中來,對企業的發展和成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如何才能讓員工有效地參與到公司的管理與決策中來呢?

首先,員工要資本參與。資本參與是一切參與的基礎。讓員工入股公司,這樣員工與公司的利益關係就更加緊密了,公司也是他投資的,如果不想讓自己的股票貶值,那麼就得好好工作,讓公司有更好的經濟效益。這是一種物質激勵,也是一種基本參與。隻有參與了公司的股份,才能真正與公司一條心,因為公司好,他才能好。於是,員工就會自覺地對公司的未來負責,認真地工作,積極地參與到公司的決策與管理中來,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公司能夠更好地發展出謀劃策。所以,資本參與是一切參與的基礎,也是一切參與的開端。

其次,要讓員工參與決策的製定。可以向通用和豐田公司學習“全員參與”的做法,也可以選出員工代表,讓這些代表參與決策過程。因為大型的公司員工很多,如果讓每個人都參與決策,程序和過程都會很煩瑣,還不如在每個部門或生產單位中選出幾名代表,這樣員工的聲音也反應到了上層,決策製定的過程也會更加簡潔高效。現在國際上,很多公司都在推行這一製度。讓員工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決策中去,是商業發展的必然。

再次,是易位參與。所謂易位參與,就是讓員工與領導在特定的時間互換位置,互相體驗一下各自的工作。這樣能促進員工與領導的互相了解,也能使員工更好地參與到公司的管理中去。當他在當領導的時候,他就是在行使對公司的管理權。當他參與管理時,就會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些問題。互換位置能更好地發現公司管理上弊端,以促進企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最後,是心靈的參與。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多與普通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往往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那些普通員工比管理人員更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特性,所以多與他們交流,對公司的有效管理會很大幫助,同時還能激發員工對公司的熱愛和工作的熱情。所以,多讓員工對公司進行心靈的參與,才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

第五節 儒佛爾定律:有效預測,成就霸業

【神奇定律】

儒佛爾定律,是指進行有效的預測是做出英明決策的前提,沒有之前的預測,就不會有決策時的輕鬆和自由。還是由法國未來學家儒佛爾提出的,強調預測活動的重要性。

【神奇魔力鏡子】

1973年,爆發了全球性石油危機。美國通用、福特和日本豐田等汽車公司的決策者提前預測到汽車市場的變化趨勢,就見機設計生產了大批油耗量低的小型汽車,以應對市場驟變之需。果然,1978年全球性石油危機再次爆發時,這幾家汽車公司的營業額都未受影響,甚至還有增加。而美國的K公司卻因為沒有預測到市場的變化,在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機之後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和舉措,繼續生產耗油量高的大型車。結果當石油危機再次爆發時,無力應對,公司銷量銳減,積貨如山,每日損失高達200萬美元,最後瀕臨破產。這就是有預測能力和無預測能力的差別。

【神奇魔法錦囊】

在做任何事之前,你都要麵對選擇和判斷。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和判斷中度過的。如果你選擇對了道路,那麼你的人生可能會一帆風順、飛黃騰達;而如果你判斷失誤而入了歧途,那麼這一生可能就隻能與噩夢相伴。選擇和判斷,對於你的人生就是這麼重要。

如何才能做好選擇和判斷呢?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道路、方向、方式、經曆、指導放在你的麵前,經常讓人不知所措。但隻有選擇好了,判斷好了、才會好的結果。所以,在眾多信息中選出適合自己的信息,這個環節就顯得非常重要。如何才能眾裏尋他一下命中呢?這就需要極強的預測能力。在商業這個極具機遇性的行業裏,預測能力尤為重要。往往一個不起眼的信息,就能帶給你極大的靈感,抓住了這個商機,就可能一夜暴富。所以,有效的預測對於一個競爭者來說,是最重要的能力。

市場變化多端,信息浩渺如洋,如何從這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機?隻有靠預測!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能從繁複的信息中預測出未來市場的走向,並馬上將其轉化為決策的行動。信息也有價值,隻要你利用得好,轉眼間就能獲得成功。競爭者在做決策前,都要對市場的形勢做一下評估和預測,運籌帷幄才能旗開得勝。如果對市場的一點都不熟悉,不提前做出一個精確的預測就妄下決定,肯定會在商戰中損失慘重。商場如戰場,競爭的殘酷性讓決策者一步也不能走錯。

精明的預測是成功決策的前提,所以一個企業要發展,要提高經濟效益,決策者必須對國內外經濟態勢和市場要求有所了解,對生產流通有關的各個環節非常熟悉,掌握各方麵的最新最可靠的信息,找出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信息加以利用,這樣才能使企業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神奇魔法鏈接】如何提高你的預測力

明天是未知的深淵,但對於明天我們不是手足無措,我們可以預知未來。因為這世界存在著規律和趨勢,未來是在現在基礎上的發展,所以它不可能是脫離現在而存在的,在今天的身上能看到明天的影子。對於未來我們不是一無所知,可以通過預測略知一二。但這種預測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總結、觀察、實踐,才能練就一雙穿越時空的慧眼。

知識是一切行動的基石,你有了知識才能真正地了解和參與這個世界。沒有知識,就談不上審時度勢,預測未來。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首先必須要具備那個行業所要求的基礎知識。有了專業的知識,你才能真正了解這個行業的內情,才能知道行業大體的走勢。當然,光有基礎知識是不行的,你還得時常地關注各種信息,如時政、金融、科技、民生、娛樂等等各方麵相關的信息你都要知道些,不然就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錯過一些好的商機。

其次,你就要時刻關注各方麵與行業相關的信息。有了知識和信息還不夠,還得知道怎麼利用這些。這就需要你多看一些行業成功人士的傳記、語錄和曆史人物的傳記等,從他們的人生中總結經驗教訓,擇其優而學,不在同一個錯誤上跌倒。被證明是錯誤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經曆一次,隻做對的就好。所以,再次就是要學會如何總結經驗教訓,學習他人的優點,避免以前發生的錯誤。平時還要多觀察行業市場的動態、政策的變動、經濟發展的趨勢,總之要多看多聽多想。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就是要具備長遠的思想,從一件事情看到它背後可能發生的2~4件事情。隻顧眼前,是沒有出路的,要想在商業叢林中站穩腳跟,必須要具備走一步看五步、看十步的能力。所以,如果你現在還隻是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工作態度,那麼要想提高預測能力就必須先得把這態度改了,要做每一件事情都想到這之後的一係列結果,久而久之就會擁有不錯的預測力。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預測力,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要多想、多思考。商界成功人士大多有這樣的共識: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領導者,每天至多隻用20%的時間處理日常事物,而另外80%的時間則用來思考企業的未來。

競爭者要生存,要具有市場競爭力,應付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就必須能夠進行科學地預測,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假設,采取有利的戰略行動計劃,否則企業就會在競爭中貽誤商機,難逃失敗的命運。

科學的預測,可以帶來巨大的財富,也可以帶來順利的人生,所以,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從今天起,補充知識、關注信息、總結經驗、思考未來吧!

第六節 費斯法則:步步為營,切莫憐新棄舊

【神奇定律】

費斯法則,是由美國管理學家費斯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沒有得到新的以前不要放棄已有的。換而言之,攥緊到手的,再想以後的。在沒有拿到第二個以前,千萬別先扔掉第一個。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戰略措施。

【神奇魔力鏡子】

高鋒是個聰明且踏實的人,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大公司做銷售。沒幾年的時間,他就升任銷售部的經理。朋友問他為什麼升職升得這麼快,有沒有什麼秘訣之類的。他微微一笑,秘訣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尊重每一個客戶,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的客戶。但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了追逐新客戶而忽視已經談妥的客戶。”接著他就講了一件親身經曆的事情。幾年前,當他還是個毛頭小夥子的時候,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地約客戶、見麵、發名片、宣傳產品。有一次,同時有好幾家公司給了他回複。他非常高興,就一一去拜訪。一家小公司很快就與他達成了協議,有九成的把握要簽下訂單。而另一家大公司也有一些意向,但把握沒有那家小公司大。在一天中午,兩家公司代表同時約他見麵。他一下為難了,去哪個為好呢?他知道那個小公司會簽的概率比較大,但大公司的單子更大些。思考良久,他決定去與小公司的代表見麵,先拿下一個再說,不要為了那個沒把握的單子而丟了到手的生意。結果證明他是正確的,當天中午那家小公司的代表就與他簽了合同;而那家大公司的代表不過是找他看一下方案,離簽單還遠得很呢。因為這個小公司的單子,他的事業打開了場麵,慢慢地,單子簽得越來越多,事業也越做越大。現在,他依然秉承著當初的想法,一步一步地說服客戶,先拿下把握大的再去找第二家。

【神奇魔法錦囊】

現在似乎有一種流行病,就是浮躁。許多人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例如,投資賺錢,不是先從小生意做起,慢慢積累資金和經驗,再把生意做大,而是如賭徒一般,借錢做大投資、大生意,結果往往慘敗。網絡經濟一度充滿了泡沫。有的人並沒有認真研究市場,也沒有認真考慮它的巨大風險性,隻覺得這是一個發財成名的“大餡餅”,一口吞下去,最後沒多久就草草倒閉,白白損失金錢。

殊不知,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所以,培養不放棄的習慣對於一個競爭者尤為重要。下麵的一些步驟應該對培養你的恒心有一定的幫助。

第一,合理的計劃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表。如果沒計劃,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是做不好工作的。設計合理的計劃表,不僅可以理順工作的輕重緩急,提高工效,而且可以在無形之中督促自己努力工作,按時或超額完成計劃。

第二,擁有越挫越勇的勁頭。有的失敗會轉眼被我們忘記,有些挫折卻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傷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因為挫折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每個人都必須為目標奮鬥。如果你不持續為一個目標奮鬥,你不僅會失去信心,還會逐漸忘記自己有個目標。如果你不再繼續堅持,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成功地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