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一個3歲的孩子在人群中大講異國風光,人們發現他的“亂說一通”竟然大部分是事實。可是周圍的人從未對他進行過這方麵的教育。他怎麼知道得這麼多呢?經調查,他媽媽在懷孕期間曾到那個國家旅遊過,正是母親的感知變成思維的信息傳遞給了胎兒。

另外,大自然中新鮮的空氣有利於胎兒的大腦發育。有人曾在動物身上做實驗,將懷孕的兔子和鼠分別放在箱子裏,觀察發現這兩種動物所生幼仔出現無腦畸形的比率非常高。

這項實驗說明了氧氣對大腦發育的重要性,這一點對人類來說也是一樣的,而大自然恰好給胎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不僅如此,大自然中所含的對第人身心健康極其有益的負離子含量很高,可達數千甚至上萬個。但是在我們城市的室內,隻含40~50個負離子。因此孕婦經常到山川、曠野去,就能有機會獲得這種“空氣維生素”。

3.實施了胎教的嬰兒經過實施音樂、美育、語言、撫摩、體操、飲食、環境等胎教的嬰兒,出生後24小時內對他們進行智能評測,這些新生兒突出的特點是:從情緒和社會交往能力上,表現情緒比較穩定,識哄。啼哭時給予安慰,嬰兒馬上哭聲減小,多數停止哭泣,並且追尋聲源。吃奶後入睡快;清醒時目光透著聰慧,亮而有神。小手的伸張抓握能力強;四肢活動有力,肌強,撫摩一下肢體,嬰兒立即高興地揮動四肢。扶坐時頸部肌張力強;吸收能力好。對音樂特別敏感,一放胎教音樂就不哭了。

4.出生後繼續堅持感覺教育這些嬰幼兒將具有以下特點:

(1)對音樂敏感,有音樂天賦一聽見胎教音樂,則表現得非常高興,並隨韻律和節奏扭動身體。

(2)心理行為健康,情緒穩定總是笑盈盈的,非常活潑可愛,夜裏能睡大覺,很少哭鬧。

(3)語言發展快,說話早有的孩子2~3個月就能發“a、u、ba、ma”的音,有的半歲會發“爸、媽、爺、奶、姨”的音,1歲會說2~4個字的詞句。

(4)大運動能力發展優秀這些孩子抬頭、翻身、坐、爬、站早,動作敏捷、協調,走路也較早。

(5)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發展良好手抓握、拿取、拍、打、搖、對擊、捏、扣、穿、套,繪畫等能力強。

(6)學習興趣高喜歡聽兒歌、故事,喜歡看書、看字,不少孩子還不會說話,就拿書要媽媽講,學習漢字的能力驚人,智能得到超常發展。

目前,人們對胎教的認識還存在許多誤區。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認為胎兒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教育。這是因為這些人還不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不了解胎兒的能力。我們認為5個月的胎兒就已經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這裏所說的教育不同於出生後的教育,主要是對胎兒六感功能的訓練,即皮膚的感覺、鼻子的嗅覺、耳的聽覺、眼睛的視覺、舌的味覺和軀體的運動感覺。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兒唱歌、識字、算算術,而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進胎兒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成熟,為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即感覺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樣來理解胎教,您是不是認為胎兒有能力接受呢?

還有一些人認為,經過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個個都是神童。是的,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我們提倡胎教,並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及早地發掘個體的素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兒的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揮。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相信,今後人類的智能會更加優秀,會有更多的孩子,達到目前人們所謂神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