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道德對於那些在目前形勢下永遠也嫁不出去的女人來說是痛苦的,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有害的。和大家一樣,我認識一些具有傳統道德的未婚女人,她們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但是我認為,總的來說,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從未有過性經驗,而且認為這對於保持道德很有必要的女人,她的行為是消極的,並且具有恐怖的色彩,因此總的來說,她是膽怯的。與此同時,一種本能的和無意識的嫉妒會使得她對於正常人充滿怨恨,極想去懲罰那些享受著她所享受不到的東西的人。知識上的膽怯是漫長的處女生活的普遍現象。我認為,婦女目前在知識上的貧乏主要是由於性恐懼所造成的對於好奇心的約束。那些找不到丈夫的女人,她們終生的處女生活是苦悶而空虛的。這種情況現在非常普遍,這也是以前的婚姻製度所不會產生的,因為那時兩性的數量大體持平。毫無疑問,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女子數量已經大大超過男子。這充分證明了改革傳統道德的必要性。
那種被人們默認為是性發泄的婚姻,由於嚴酷的道德而蒙受著巨大痛苦。兒童時期產生的變態心理、男人嫖妓的經曆、為保持女人的貞潔而形成她們心中的性反感,所有這些都給婚姻的幸福造成了障礙。一個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姑娘,如果她的性衝動是強烈的,那麼當她被追求時,她將無法把真正的情投意合與單純的性吸引區別開來。她很容易嫁給那第一個喚醒她的性意識的男人。而當她的性欲得到滿足之後,她才明白她和那個男人之間毫無共同語言,但為時已晚。以前所受到的教育使女人在性問題上過於膽怯,而又使男子過於唐突。男女雙方在性問題上都缺少應有的知識,他們起初往往失敗的原因就在於無知,這使得雙方永遠不能從婚姻中得到性滿足。此外,建立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夫妻關係也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女人不習慣同異性談論性問題,男人也不例外,除非他的談話對象是妓女。在與他們共同生活最有關係、最關鍵的問題上,他們總是顯得靦腆而畏縮,甚至於完全緘默無言。妻子總是覺得不滿意,可又不知道她所需要的是什麼。丈夫也有相同的感受,起初隻是隱隱約約,到後來就逐漸趨於明朗,甚至於認為娼妓比他的合法妻子更能使他得到滿足。有時妻子感到很痛苦,而丈夫又不知道怎樣才能使她愉悅起來,結果,妻子的冷淡使他產生了厭惡之心。這一切都是由於我們沉默寡言和一本正經所導致的。
總而言之,從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直到結婚,傳統道德一直在毒害著我們的愛情。它使我們的愛情充滿了憂鬱、恐懼、誤會、悔恨和神經緊張,把性的肉體衝動和理想愛情的精神衝動分為兩個不同的區域,使前者成為殘忍的,使後者成為沒有生育的。其實,生活本不應當成為這個樣子。人類動物的天性和精神的天性不應當發生衝突。兩者之間絕非水火不相容,而且它們隻有彼此結合,才能達到至善至美的地步。男女之間完美的愛情是自由而無畏的,是肉體和精神的平等結合。它不應當由於肉體的緣故而不能成為理想的;也不應當由於肉體會影響理想,而對肉體產生恐懼。
愛情正像一棵樹,它的樹根深植於地下,但它的樹枝卻高可參天。但是,如果愛情被忌諱的恐懼、斥責的話語和可怕的沉默所束縛,它就不會根深葉茂的。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一個人的情感生活中的兩個重要部分。傳統道德在削弱一種愛的同時,又聲稱要加強另一種愛。而事實上,父母對於子女的愛的減少,正是因為父母彼此之間的愛的削弱而蒙受著極大損失。如果孩子是幸福和相互滿足的產物,他們所得到的愛將是健康的、熱烈的、自然的、無條件的、直接的、合乎動物本能的、無私的和卓有成效的,這是那些空虛而渴望在可憐的孩子中,得到他們在婚姻中所得不到的營養的父母無法給予的。這樣的父母將使孩子的思想不能步入正軌,並為下一代埋下同樣痛苦的根源。這樣,假如我們害怕愛情,那麼這就是害怕生活,而害怕生活的人則如同行屍走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