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們來談談人口問題。這是一個涉及範圍極廣的問題,必須從許多方麵加以探討。主要有母親的健康問題,孩子的健康問題,還有大家庭和小家庭在心理上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問題。這些大概可以全部歸為衛生方麵的問題。此外,還有個人的或公共的經濟問題:每個家庭中個人財產的問題,社會與家庭的關係問題,社會人口的出生率問題。與此密切相關的,是人口問題對於國際關係和世界和平的影響。還有優生的問題,即關於世界不同區域的不同出生率和死亡率所產生的人種改良或退化的問題。在我們沒有把以上所列各點完全弄清楚之前,是不能對任何性道德加以肯定或否定的。那些所謂的社會改良家和極端分子都有一種壞習慣,就是他們隻能看到問題的一麵,或者頂多兩麵;他們很少有人能把個人觀念和政治觀念聯係起來進行全麵考慮。我們不能盲目地說這一點比那一點更重要,並且我們也不能預先確定:一個從個人觀念來看是好製度,從政治觀念來看肯定也是好的;反之也是一樣。我個人認為,在大多數時代和地方,那些無形的道德因素已使人們接受了那些包含著完全不必要的殘酷性的製度,而且在那些自稱最文明的民族中至今仍存在著這種情形。我還相信,醫學的進步已經使性道德無論從個人觀點或社會觀點來看,都變得合情合理了。同時,國家在教育方麵的作用的不斷增強,正逐漸把父親推到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重要的地位上去。因此,我們在批評現代道德時應該肩負的兩個任務:一方麵,我們必須清除那些經常是下意識的迷信成分;另一方麵,注意那些使前人的智慧變得愚蠢,而不能成為現代智慧的新的因素。

為了預測現行製度的發展趨勢,我將對下麵三個問題進行討論:第一,那些過去有過的,或在相對不文明的人們中間至今仍保留的製度;第二,西方文明中所通行的製度的特點:第三,這種製度必須改革的地方以及改革的理由。

2

不知父親的年代

一般來說。婚俗是由人的本能、經濟的發展和宗教的影響這三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並不是說這三種因素可以截然分開。即便在其他方麵也是如此。例如,商店星期天暫停營業這一事實,就具有宗教方麵的起因,但現在卻成了出於經濟方麵考慮的結果。許多有關性的法律和風俗也是如此。一種具有宗教起因的有益習俗。在其宗教影響消失之後,由於它仍有效用,往往還可以延續下去。宗教和本能之間的差異也是很難加以區分的,凡是能夠支配人們行為的宗教,一般來說,總是具有一些人的本能需求的依據。然而,如果我們注重遺傳因素的影響,或者說在各種依據本能的行為中有幾種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宗教和本能也是可以區分的。例如,愛情和嫉妒都是人們固有的情感,但是宗教卻一味地認定:嫉妒是一種合乎道德的情感,是不可缺少的,社會應當給予支持和理解,而愛情則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通常所想像的是,在性關係中體現出了很多人的本能,其實不然。在本書中,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探討人類學,除了解釋現代社會問題所必需的人類學外。但是另一方麵,人類學這門科學對於我們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可以闡明,到底有多少被認為是有悖本能的行為可以長期存在下去,而不會與本能產生太大的或明顯的衝突。例如,處女被祭司名正言順地(有時是公開地)奸汙,不僅在野蠻愚昧的人中,就是在一些比較開化的民族中也是一種習以為常的風俗。在信奉基督教的國家,人們普遍認為第一次性交是新郎的特權,並且大多數基督徒至今仍這樣認為,他們對於宗教式奸汙的惡習表示厭惡,是屬於本能的。一個人把自己的妻子借給客人,作為款待賓客之禮,這種習俗在現代的歐洲人看來也是違背人的本能的,但這種習俗卻是非常的普遍。一妻多夫製也是一種在白種人眼裏與人類本性相抵觸的惡習。至於殺害自己的嬰兒的行為,那更是違反人類本性的了。但事實卻無情地告訴我們,隻要殺害自己的嬰兒在經濟上是有益的,人們就會非常心甘情願地去幹這件事。

以上事實說明,對人類來說,本能是極其模糊不清,並極易與道德觀念背道而馳的。這不但在野蠻人中是這樣,在有些文明人中也是如此。事實上,“本能”這個詞對於人類的性行為,並不是一個十分恰當的字眼。科學地講,根據嚴格意義上的心理學可以稱之為本能的行為,隻有嬰兒的吸乳動作而已。我不知道野蠻人的情況如何,但文明社會中的人是要學習性交的。例如,結婚多年的夫妻請教醫生如何才能有孩子,醫生經過檢查後,發現這對夫妻竟然不明白如何正確地進行性交,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因此,嚴格地講,性交並非先天就會的,性行為也不是本能的,雖然存在著一種對於性行為的自然傾向和一種非有性行為就不能得到滿足的欲望。

誠然,說到人類,我們並不具有其他動物所具有的那些性行為方式,因為人的本能已被那些迥然不同的東西代替了。人類所具有的,首先是一種不滿足的情緒,這種情緒引起了各種隨便的和不完全的行為,但是它又慢慢地或偶然地達到了可以使人得到滿足,而又時常重複的行為。因此,所謂本能,並不是一種先天就會的動作,而是一種學習後的衝動。通常,那種使人類滿足的活動,是不能明確地事先規定的,雖然假定我們在養成相反的習慣以前已經掌握了這種活動,那種在生理上最有益的活動將是最令人滿足的。

既然一切文明的現代社會都是建立在父權家庭之上,而且父權家庭的建立也主宰了一般人對女性的道德觀念。我們現在要研究的首要問題是:父親的情感是由哪一種自然衝動而產生的。這個問題並不像那些沒有頭腦的人所想像的那樣簡單。一個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感情,並不是一個難了解的問題,因為在母親與孩子之間有著一種生理上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聯係,至少在哺乳期是如此。然而,父親和孩子雖然在生理方麵也有聯係,但這種聯係是間接的、逐步灌輸和推想的,而且這種聯係不能脫離妻子的倫理道德,是屬於知識範疇,而不是屬於本能範疇的。假如父親的感情僅對他自己的孩子而論,這種情形就更清楚不過了。雖然如此,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是有感情的。美拉尼西亞人雖然不知道人是有父親的,但在他們中間,做父親的也和那些知道自己有孩子的父親一樣疼愛孩子。在馬裏諾夫斯基寫的關於特羅布裏恩德島民的著作中。對於父親的心理闡述得極為透徹。特別是他寫的《野蠻社會中的性和性的壓迫》、《原始心理學中的父親》和《美拉尼西亞西北部野蠻人的性生活》這三部書,對於那些要研究探索父親感情的人,是不可或缺的。至於一個男人之所以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感情,事實上是出於兩種截然不同的原因:第一,因為他相信這是他自己的孩子;第二,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妻子的孩子。在那些從來都不知道父親為何物的地方,就隻存在第二種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