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經濟資料力求具體和詳細,是《人間喜劇》對細節的描寫十分認真和周詳的表現之一。具體掌握經濟情況,這是巴爾紮克年輕時已經在家庭影響下養成的習慣,後來他經營印刷和出版業,負債累累,更不能不痛切感到熟悉經濟情況的重要。他在寫作時,還常常到他所熟識的公證人或訴訟代理人辦事處去了解情況,搜集材料。重視經濟細節的真實性,也是《人間喜劇》的作者十分重視寫“物”的具體表現。這裏所謂“物”,是指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包括財產、房屋、家具、陳設、器皿、衣服等。在法國文學史上,巴爾紮克是著重寫“物”,把寫“物”與寫人看作同樣重要的第一個現實主義作家。關於這一點,《人間喜劇·導言》中也曾經提到,作者說:“我將要寫的作品應當有包括三個方麵的形式:男人、女人和‘物’,這就是說,人物和他們的思想的物質表現,總之是人和生活。”

《人間喜劇》現實主義的深刻意義不僅在於細節的真實和“物”的描寫,也在於正確反映了當時法國社會階級力量的對比,和正確暗示的階級矛盾發展的方向。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首先在於正確反映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即使作家本人並沒有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人間喜劇》的作者在政治上屬於保皇黨的正統派,他擁護法國王族的正宗波旁王室,反對奧爾良旁支。他的創作方法有唯物主義因素,他強調如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即使作者傾注全部同情於貴族階級,也不能不反映貴族階級注定要滅亡的客觀現實。恩格斯精辟地指出,即使這種現實主義是違反作者主觀意願的,在客觀影響上,它仍不失為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恩格斯指出,巴爾紮克“毫不掩飾地加以讚賞的人物,卻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對頭,聖瑪麗修道院的共和黨英雄們”。人道主義詩人雨果在巴爾紮克下葬時致悼詞說:“雖然他自己不知道,而且不管他自己願意與否,同意與否,這部浩瀚的、奇特的作品的作者是屬於革命作家的強大的種族的。”

《人間喜劇》的深刻的現實意義不但表現為揭露了貴族階級注定要滅亡的命運,而且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自私和貪得無厭的剝削本性。即使當時這個階級處於上升階段,對於社會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它的剝削階級本性也已經表現得很充分。

自從巴爾紮克逝世一百多年以來,《人間喜劇》中幾部最出色的小說,如《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幻滅》《農民》等,一直是人們百讀不厭的名著。毫無疑問,這些作品之所以廣泛地、經久不衰地吸引讀者,首先由於它們的藝術魅力。

強調細節真實不等於機械地臨摹客觀事物。藝術不是對自然的摹仿,而是對自然的藝術創造。巴爾紮克有驚人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他博覽群書,知識麵極廣。他將觀察所得的一切,在豐富的想象力中進行藝術加工,使他所描繪的“物”的世界,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為了敘述一件發生在外省某城的情節,為了描寫現場,突出有特色的細節,他曾經寫信打聽在當地的朋友,從某某街走到某某廣場去的中間一條小胡同叫什麼名字。他認為一切假想的名稱,哪怕是用最美麗的想象創造出來的,往往不如真實的名稱藝術效果好。在描述各行各業人物言行時,他盡量用各行各業的行話。對於一切特殊的事物,盡可能直呼其名,給人以深刻印象。在這一切的陪襯下,小說中的典型人物,也就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在刻畫人物性格時,巴爾紮克采用的一種特殊的辦法,就是讓每一個重要的人物(小說中的主人公)都被某一種熾烈的激情所控製,使他一言一行都為了滿足這種激情服務;使他不分晝夜地焚燒在激情的火焰中,甚至為滿足情欲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物形象往往使人一經接觸就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