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隊總人數將減少到35萬人。陸軍主要致力於建立能在歐洲和歐洲以外地區獨立遂行作戰任務的多用途兵團。陸軍將削減到13.9萬人。組建第3步兵軍和快速反應部隊司令部,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總人數為9.3萬人的陸軍戰役力量,其中包括4個新型兵團:裝甲坦克兵團、機械化兵團、裝甲騎兵兵團和空中機動兵團。每個兵團下設2個旅,每個旅計劃設3-4個相應的兵種團以及炮兵團和工程兵團,同時計劃將作戰團的總數從129個削減到85個。在21世紀,法國海軍兵力仍將由兩大部分組成:戰略核威懾力量和常規打擊力量。其中,戰略核威懾力量以彈道導彈核潛艇為主,常規打擊力量則以航空母艦為中心,配以護衛艦、攻擊型潛艇等作戰兵力。艦艇總數將大幅度減少,噸位和質量卻明顯提高,武器裝備體製將更加合理。到2015年,法國海軍作戰艦艇的數量將從91艘減至78艘,主要是削減小型艦艇,重點發展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大中型作戰艦隻和核動力艦艇。按照法軍改革計劃,到2015年,法空軍的編製規模將減至6.3萬人,作戰飛機減至320架。目前,空軍戰區已由4個減為3個,旨在使其布局與其他軍種相一致,以便於聯合行動。

2003年,法軍合同軍人增加到9.15萬人,比之前多招募了4.7萬名合同軍人。在實現職業化過程中,武裝力量削減到29.6萬人,其中陸軍削減最多,減少近一半。法軍嚴格按照計劃進行了精簡,包括繼續削減義務兵和士官,擴編職業軍人,調整海軍和憲兵的幹部結構,增加文職幹部等等。

1998年3月底,在希拉克總統主持的國防委員會會議上,法國確立了裝備發展的戰略方針,即:保持戰略獨立性,繼續加強核威懾、情報、指揮和作戰能力;必須擁有遠離本土作戰能力,以適應多國軍事行動的需要;建立歐洲防務,麵向歐洲進行軍事合作。根據這一戰略方針,陸軍增加了最先進的“勒克萊爾”式主戰坦克的數量,陸軍1997—2002年共訂購了184輛“勒克萊爾”式主戰坦克。與此同時,加速了研製第3代反坦克直升機和NH90型運輸直升機;海軍裝備的更新有兩個重點:一是更新彈道導彈核潛艇,使其成為核威懾的中堅力量。法國計劃未來海上核威懾的主要兵力由4艘“凱旋”級彈道導彈潛艇組成,裝備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M51型潛射導彈。為保證海軍具有足夠的核威懾能力,法國將延長部分現役“不屈”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服役期,並長期保持2艘彈道導彈核潛艇處於巡航狀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二是更新航空母艦,使其成為海上打擊力量的中心。法國原有的2艘20世紀50年代建造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將被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替代。此外,法國海軍加強了艦載機的空中警戒能力,訂購了第3架E2C“鷹眼”預警機,繼續研製“地平線”防空護衛艦,計劃建造6艘新型的攻擊型核潛艇;法國將繼續用新型航空技術裝備武裝空軍。在空軍戰略力量方麵,繼續進行新型戰略導彈的早期研製工作,以便替代機載“阿姆斯普”導彈。在空軍常規力量方麵,共采購了234架“陣風”戰鬥機,第一個“陣風”空軍中隊在2005年達到了初始作戰能力。

2.軍隊員額

目前法國現役總兵力約35萬人,其中陸軍20.32萬人、海軍6.33萬人(包括艦隊航空隊估計為9 400人,陸戰隊2 900人)、空軍7.81萬人、戰略核力量8 700人。預備役29.15萬人,其中陸軍19.55萬人、海軍2.7萬人、空軍7萬人。

3.編製體製

陸軍是實施地麵作戰的主要力量,由裝甲兵、炮兵、機械化步兵、山地步兵、空降兵、工程兵、防空兵、通信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組成。現編有1個軍(第3軍)、1個“快速行動部隊”、1個駐德部隊、1個情報電子戰旅、1個外籍軍團、7個國土防禦團,預備役有1個軍和65個國土防禦團。國土防禦團執行國土保衛任務,由各軍區領導,分為步兵團、炮兵團、工兵團、運輸團、通信團和直升機團。其中,陸軍第3軍下轄第2、第7、第10等3個裝甲師和第15山地步兵師。此外,還有9個直屬團,全軍5.5萬人,是法軍最大的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