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體育的發展曆程中,法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國人對世界兩大體育組織——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聯的創立,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893年,在法國人皮埃爾·顧拜旦男爵的建議下,討論複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在巴黎召開。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複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同年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大會通過了《複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簡稱IOC)。顧拜旦也因此被稱為“奧運之父”。然而,這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最偉大的創始人卻並未成為國際奧委會的首任主席。按顧拜旦自己原來的計劃,是由他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並將首屆現代奧運會的會址選在巴黎,但該計劃卻引起了當時參加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的代表的爭議。為了複興奧運會的大局,顧拜旦遵從了眾多與會代表的意見,選擇希臘作為首屆現代奧運會的舉辦地,並大度地提議由希臘代表團團長維凱拉斯任第一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巴黎在1904年、1924年分別承辦了第2屆、第8屆夏季奧運會。沙莫尼和阿爾貝委爾則在1924年和1992年分別承辦了第一屆和第16屆冬季奧運會。令人遺憾的是,巴黎在從1992年第25屆奧運會開始的慢慢申辦路上屢遭挫折,分別在1992、2008、2012年的夏季奧運會主辦權爭奪中敗給了巴塞羅那、北京和倫敦。特別是2012年主辦權的競爭中,一路呼聲極高的巴黎在最後時刻被倫敦超越,令人扼腕歎息。不知屢敗屢戰的巴黎人的下一次申辦之旅是否會順利。
與奧運申辦的多災多難相比,法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卻是相當不錯。在1900年舉辦的第2屆巴黎奧運會上,法國隊以26金36銀33銅登上了獎牌榜第一的寶座。雖然之後成績有所下滑,但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法國隊的成績穩定在第二集團中,成為了世界體壇強國。
1904年5月21日,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與比利時體育運動聯合會、丹麥足球協會、荷蘭足球協會、馬德裏足球俱樂部、瑞典足球協會、瑞士足球協會一起在法國巴黎的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總部創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The F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FIFA)。兩天後,國際足聯舉行了第一次選舉,法國人羅伯特·蓋因當選第一任主席。
說到國際足聯,不能不提一個裏程碑式的人物——法國人雷米特。他於1921年3月1日當選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在他在任的33年裏,國際足聯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創立了世界杯足球賽。到1954年瑞士世界杯雷米特卸任時,國際足聯已經擁有了85個會員組織。人們把這一時期稱作“雷米特時代”。
在雷米特的推動下,1930年7月18日,第一屆國際足聯世界杯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的世紀體育場開幕。法國隊和墨西哥隊進行了世界杯曆史上的首場比賽,結果法國隊以4∶1獲勝。1950年瑞士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杯期間,年逾80的雷米特主席光榮引退。在決賽的頒獎典禮上,這位“世界杯之父”最後一次將“雷米特杯”頒發給冠軍德國隊隊長。在此之後,巴西因獲得了3次世界杯冠軍而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
在1938年和1998年,法國承辦了第3屆和第16屆世界杯賽。特別是在1998年的世界杯上,法國隊一路高歌猛進,在主帥雅凱的帶領下,首奪世界杯的冠軍,成為了第7個獲得過世界杯冠軍的國家。在1958年的瑞典世界杯上,法國隊的方丹以13球成為了最佳射手,這一紀錄至今未能有人打破。此外,法國隊還在1984年和2000年奪得了歐洲杯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