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京師,曹少欽,江南有變(2 / 2)

然後成化帝又做了太子,等到英宗皇帝去世,他即位之後就立刻給於謙等人平反,並且給他那位叔叔追封諡號,將他算作一位皇帝。(英宗給景泰定的諡號是“戾”,而且不認為他是明朝皇帝的一員,持完全否定態度)

總的來說成化是一個仁厚的天子,他珍視曾經和他一起共患難的萬貴妃,為於謙等人平反,並且整軍備武,重視吏治,他統治下的明帝國雖然沒有太祖成祖時的赫赫武功,但是並沒有像他父親時那樣被瓦剌破關而入。

紫禁城中,成化帝拿著一支畫筆在宣紙上輕輕地抖動,寥寥幾筆,一支紅梅躍然紙上。他靜靜地畫著,似乎要把自己的一切心血融入到這幅畫裏。

一個小太監小跑著從宮門外跑進來跪在地上。

“東廠的曹公公來了。”

成化帝揮揮手示意知道了,有些意興索然的把筆丟在桌子上。

他最近比較煩,首先是北方的蒙古各部的邊患,然後是朝廷內的黨爭,最後是江南那些隱隱約約的風言風語。這些都令這位帝王頭痛,他手下的鷹犬裏最讓他放心的便是西廠提督汪直,有汪直在北方的邊疆自然是安穩的。文官中有萬安自願為他效力,可以分化壓製住漸漸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團,但是那些關於江南的流言讓這位帝王十分頭痛。

江南是帝國財賦重地,不能有一絲閃失。如果江南有變,帝國的北方防線和帝都北京一定會土崩瓦解,這一點前元的教訓就已經非常深刻。

曹少欽領著賈廷恭恭敬敬地從宮門外走進來跪倒在地上不敢作聲。他們這些太監不過是天子的家仆,賞罰皆出於皇帝,如果是個平庸之主,他們中的精明之輩還可以謀取利益,但是麵對成化帝這樣的皇帝他們根本就小心謹慎的很。

“有何要事?“成化帝皺著眉頭問道,比起眼前這個小意逢迎的曹少欽,他更喜歡那個他親自提拔英武不凡的汪直。

“皇上,西廠曹公公大破韃虜,奴婢為聖上賀。”

曹少欽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現在的他根本就沒有武林一流高手的威勢,隻不過是一個奴才而已。

成化帝設立西廠,人數還在東廠之上,兩廠一衛彼此監視,效率更高,他也更不容易被蒙蔽,這些事情他早就知道了。

“汪公公讓賈廷帶口信回來,說武當壺中子真人算到江南有事,已經下山前往蘇杭,讓京中早作準備。”

成化帝閉著眼睛輕輕敲擊桌麵,有明一代,最是推崇武當,所為的不是別的,而是武當山上那幾位震懾凡俗的大高手,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是力敵千軍,可以深入紫禁城做翻天大事的高手。張三豐羽化之後,武當山仍然有幾位讓成化帝不能放心的大高手,壺中子就是其中武功最高,壽數最長的一人,此人不僅武功精強,而且精通奇門術數,算學之妙絕非徐有貞那種貨色可比,他算出江南有事,隻怕真有什麼驚天之變。

“不去管他,”成化帝微微一笑:“護國真人要做什麼便去做好了,你們還能攔住不成?”

“奴才等的武功自然是不成的,”曹少欽諂媚地笑著:“也就汪公公出馬才行。”

“還有何事?”

“兵部尚書楊宇軒彈劾奴婢和汪公公蒙蔽主上,”曹少欽叩了個頭接著說:“雨化田公公讓通政司攔住了,但是奴婢想著一定要告訴皇上。”

帝王心術,首在製衡,成化帝用太監閹黨,勳戚武將製衡文官集團,兩廠一衛更是彼此製衡,就算是在太監內部也互相製衡。司禮監掌印太監雨化田,東廠提督曹少欽,西廠提督汪直,三個人彼此製衡,組成了穩定的權力體係,成化帝才能高枕無憂的管理他的帝國。

“這事是朕吩咐他做的,”成化帝背著手看著跪伏在地上的曹少欽:“楊宇軒結交京營將領,還要彈劾朕的耳目,他要做什麼?”

曹少欽低下頭,他知道成化帝並沒有在問他,兵部尚書楊宇軒掌管兵部已經有七年了,皇帝是不會讓他繼續做下去了。

“拿楊宇軒入詔獄!”成化帝輕輕拍著禦案:“派人前往蘇杭拿其家小,你親自帶隊,暗查江南有何異動!”

曹少欽跪在地上磕頭道:“遵旨。”

“去吧,賈廷留下。”

成化帝揮揮手,曹少欽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向門外退去。

楊宇軒,他咬了咬牙,今番你算是逃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