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混沌講道 盤古開天洪荒成(3 / 3)

(四)習練者擊打所用的火紙和黃泥,一定要接受特殊消毒、解毒處理。否則長期擊打會造成手掌勞損、風濕,留下殘疾。

五、注意事項

(一)每次練完三步功法之後,最好用熱水洗手秘方燙手。

(二)手掌有傷口的,應停止練功。待傷口完全愈合後再恢複練習。

六、附錄

行功歌訣:

純陽之精粹,柔弱勝剛強。

三步四法功,黃泥陰手掌。

祖師傳大道,法簡勢堅剛。

沉靜好深悟,功成神意揚

大力鷹爪功屬武當內家拳功法之一。用於技擊,威力倍增。此功分三個階段和三個不同的境界。

第一階段:剛練鷹爪力用兩個小口之壇(重量以能夠提得起,稍加一毫則不能為度),以五爪捏住提起,提至同肩高,雙手兩邊分開成水平線伸直。凝神斂氣於丹田,緩緩地、均勻地呼吸,同時兼練弓步、馬步等步法的轉換。初肘必氣喘力疲不能持久,行功日久則不覺費力,且可堅持至半個小時不喘不汗。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加入一斤鐵屑或沙石,不可貪多,待可持半時之久時,再加鐵屑,直至連壇帶銑屑重25公斤止。輕若拈羽,曆久不覺其苦,第一段方為成功。

此時指力精絕,看於人身,鮮有不折者矣。此段功夫要循序漸迸,精疲力盡時,要略事休息,調息數口,待心平氣靜再繼續練功。不能勉強支撐,以防岔氣傷身,得不償失。每天朝夕兩次,每次8小時。練成第一階段大約需二至三年光景。

第二階段:柔練鷹爪力兩腳分開約二尺寬,身形下蹲,大腿成水平狀,百會穴與會陰穴連成一線,雙手輕握,手心向上置於腰間,全身放鬆,平心靜氣,聚鶴凝神。一手五指分開,指掌分勁,掌心內凹,虎口圓撐,似掌似爪,似抓一大皮球,緩援地向前用內勁(手臂肌肉緊張)內旋成手心向前下方伸出,略高於心口,同時緩緩地吸氣。意念爪指似粘上一物,就在一念瞬間,口中吐氣發音發出短促的“嘿”字音,由抓球手勢變成內扣成爪手勢快速地拉回至腰間成爪心向上之勢。在意念上有拉千斤之感,且有捏碎堅硬之物之勢。吐氣發音的同時,神情要為之一顫,十趾牢抓地麵如入地生根般。吐氣後,身體要有短暫的放鬆,同時呼出餘氣,手成輕握勢如初。接著換手伸出拉回,先右手後左手,緩伸快拉。練功次數不限,視精力預定。此段功夫要注意手臂不可伸直,肘要略曲,肘尖外撐。吐氣發音不可斷喝。這一階段是由實八虛,由陽剛之勁轉化為陰柔之勁階段。

第三階段:空練鷹爪力第三階段較前兩階段為難,此段功夫純以憑空得勁。此段功夫最忌用力,要全身放鬆,一伸一收皆要緩緩行之。早晨向日,夜晚對月。伸張手指憑空撕抓,伸出之手斂氣於爪罩住日月,收回之手將日月之氣納入丹田。此段功夫成就,可以發陰柔之勁隔物傷人於無形之間,受擊之人陰寒之氣透入骨髓中,無藥可救。練此功者,可斂氣於掌控製負有陰陽兩氣之物。但學練此功且忌存傷天害理之邪念,否則會受天道懲罰。

天罡掌功法係武當秘不外傳的上乘絕技,五、六年工夫可成就陰陽相兼之勁,舉手便可裂金碎石,三米外可製人,還可達到內氣外放,外氣內收。該功法分六陽式、三陰式,九式練習。

預備功:每日寅時(早3-5點)起床,選人靜氣新處,活動筋骨後,麵南背北盤膝坐下。口目微閉,舌抵上齶,脊椎正直。

(一)百川歸海;左手在內,右手疊按於左手背,左手勞宮穴貼在下丹田部位,意守丹田3分鍾,再采用順呼吸法(長勾細),雙掌按順時針方向揉摩丹田九十九圈,速度均勻。意想把周身之氣都揉人丹田成團(此式將周身散亂先天之氣收集丹田)。

(二)絕濁風清:接上式,兩臂向前伸直,雙手成自然掌,掌心向前,用順呼吸法(長勾細)。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從頭頂百會穴,雙手勞宮穴吸進集送丹田,同時兩臂縮回胸前,提肛。呼氣,意想體內濁氣由雙足湧泉穴排出,同時雙臂向前平推至直,鬆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十五分鍾(此式來集天地精華,排除人體濁氣)。

(三)勞宮開合:接上式,站赴,兩足距同肩寬。兩肘屈曲,兩掌相對如抱球狀,意守勞宮穴五分鍾,自然呼吸。接著兩掌對擠至相距8厘米(注意體會有氣對頂惑);再拉開至相距一肩寬處(注意體會有氣牽拉惑)。重複九次(此式練發放外氣)。

正功六陽式

(一)二郎擔山:下肢成馬步,兩臂向兩側平直推出,掌心向外。按順呼吸法呼氣,意想丹田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沿臂內側奔瀉至勞宮穴。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至任脈回歸丹田。如此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初練此式五分鍾便不可支持,以後隨功力增大加至30分鍾時,轉下式練習(此式主練臂力)。

(二)金剛擰繩:功前先擇一把圓筷,用一同手握同寬的鐵箍箍緊。練功時,雙手握住兩端,下肢成馬步。采用順呼吸法。吸氣,意守丹田。提肛,呼氣,意想丹由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由臂內側達內關穴,同時雙手用力擰絞圓筷,提肛。再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回歸丹田,提肛鬆手。如此呼吸反複練習。當雙手出繭時就可轉下式練習(此式主練腕力)。

(三)青龍飲水:全身俯臥,用雙掌與腳尖支持全身,腰臀後挫。采用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噴氣意想丹田之氣由任脈上分兩支過腋下由身內側至雙掌勞宮穴,同時兩臂屈曲身體前探,提肛。當頭將觸地麵時吸氣,以意領氣歸返丹田,同時頭上抬,直臂、腰臀後挫,鬆肛(不可太快、過慢),如此反複練習。初練時,十多次便覺兩臂疲乏,以後隨功力增長增加次數至行功百次時轉下式練習(此式壯臂力)。

(四)靈猴攀技:功前先擇一與身高平齊的單杠。功時站立於單杠邊,采用逆呼吸法。吸氣,以意領氣注入內關穴,同時兩臂用力下壓身體上升,提肛。至頸與杠齊時,呼氣,以意領氣回歸丹田,鬆肛,身體下降。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當可行百餘次時此式功成(此式主練臂力)。

(五)東海揚塵:功前選擇一口徑二尺左右,深一尺半至二尺的敞口缸,內盛清水,底輔沙一寸餘,練功時用物墊高。下肢成馬步立於缸前,采用順呼吸法,先吸氣用唾味送人丹田。再噴氣,以意領氣至掌心勞宮穴,同時雙手成荷葉掌猛擊水麵,提肛。吸氣,以意領氣由臂外側歸返丹田,鬆肛,同時雙掌離開水麵。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時止。日久後雙掌拍擊水麵將缸底沙擊散時,此式功成(此式練掌麵)。

(六)羅漢排山:功前先做一兩人高的木架,上吊30公斤至50公斤鐵砂袋,砂袋高與胸齊。采用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噴氣,以急領氣至勞宮穴,同時兩手成荷葉掌猛烈拍擊砂袋,提肛。再吸氣,以意領氣回歸丹田鬆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初練時沙袋僅微微擺動,日久功深後雙掌可將砂袋拍出一二丈遠時,天罡掌陽勁告成,可轉入陰式練習(此式加深陽勁功力)。

正功三陰式:

一、風起雲湧:盤膝坐下,脊柱正直,兩臂向前乎伸,掌心向外。舌抵上齶,口眼微閉,提肛,意守丹田五分鍾,采用逆式呼吸法。吸氣,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雙手勞宮穴吸人,沿臂外側集在丹田,提肛,同時雙臂緩緩收至胸前,呼氣,以怠須氣沿臂內側至勞宮穴向外穿透發出,同時鬆肛,兩臂緩推至直。如此呼吸反複練習至力盡。當練功時感覺雙掌心有微風輕拂感時,可以轉下式練習(此式陰勁產生)。

二、雷霆萬鈞:功前先在桌上立蠟燭兩支點燃。下肢成馬步,立於1米外。脊椎正直,雙手成拳置於腰邊。采用逆呼吸法。吸氣,用唾液吞送丹田,收肛、噴氣,雙拳成掌向前猛推拍擊蠟燭,,發〕隆鄙鶏鬆肛,以意領氣至勞宮穴穿透而出至燭火。吸氣,雙掌成拳回收至腰邊,意想天地精華之氣由勞宮穴吸人收集在丹田,同時提肛。如此呼吸反複練習。當推掌便可將雙燭撲滅時,就增加距離,至雙掌在3米外乃可撲滅雙燭時,此式功成(此式加深陰勁之功力)。

三、寒風透骨:在一張透明紙後點兩支蠟燭,站在3米以外撲擊(練法同上式)。至推掌便可撲滅雙燭而紙不損時此天罡掌陰勁成(此式練陰勁之透力)。收式:與“百川歸海”同。陽式洗手方:地骨皮、食鹽各半煎水熱洗。初練此功無根基者每日功前功後均用此方洗手。陰式引神方:麝香9克,硫磺3克,吳茱萸9克,陽起石9克,於薑6克研細末,練功時用此藥末和蜜貼在掌麵上,此方有強且快地導引丹田氣貫注掌心之效。

注意事項:

①練正功時必須紮腰帶,戴護腕。

②婚者百日內禁房事。

③功後不可立即接觸冷水。

④每次練功至力盡時方有效。

⑤練功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⑥若為治病,練預備功就可。

⑦練功一段時間後能內氣外放,但不可妄用。

⑧預備功,收式必須每日練。

⑨此功的預備功、陰式、陽式皆可單練。

⑩練此功百日就有了功夫,但須牢記武德,不可隨意出掌傷人

玄真功,是太和武陵真人傳授,通過習練,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效,而且習練到一定的層次後,能抗擊排打,利於搏擊,調發人體潛能。在練功的過程中,要掌握火候,循序漸進,功夫日長。若暴行橫練,損氣傷身,重者藥石無醫。因此,一定要循序漸進。

一、換勁式西南背北而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腳心含空,兩眼乎視,牙輕扣,雙手自然下垂於體側.意念集中,身心放鬆,然後兩手指尖相對。上身前俯,掌心著地吸氣,起身時則雙手握拳用勁向上提拳過頭頂猛力向下丹田噴氣,雙拳拳心向下沉於下丹田。反複49次。

二、插掌式兩腳平行,橫開三腳掌寬。馬步站立,雙手握拳置於體側腰部。右手拳變掌掌心向上,左手不尖,吸氣時向右上方劃弧到頭右側翻腕,指尖向下,猛力噴氣,同時手迅速下插於襠下。反複做49次,左邊反之。

三、標掌式腳同圖五,吸氣時左手不變。右手變掌從體前向左側劃弧,掌心向上,到胸前時翻掌,手心向下,猛力噴氣,向右標出。反複做49次,左邊反之。

四、腰腹式同前馬步站立。吸氣時兩臂張開,握拳,噴氣時右手打擊下丹田,同時左手打擊命門處,雙手左右交換進行,連做48次。

五、丹田功兩腳乎行略寬於肩,自然站立、吸氣,雙手從下丹田氣至頭頂雙手合十,噴氣用掌沿擊打下丹田。反複做49次。

六、獨立式用右腳單立,左腳放於右膝上,雙手合十,蹲下時吸氣,站立起來時噴氣反複做48次,左腳反之。

七、雙鞭式同前馬步站立,雙手握拳,拳心向上,置於腰側,雙手由拳變掌,掌心向對,吸氣付雙掌向前推,再向兩側打開後,由雙掌變拳時,噴氣,同時用勁夾擊腰部。由輕到重,反複做49次。

八、練背式雙腳略寬於肩,距牆半尺,背牆而立,雙掌心相對,吸氣時,向前推,再向兩側打開後,由掌變拳;噴氣時用背猛力碰牆,同時雙臂夾緊。反複做40次。

九、撞胸式麵向牆轉角處,平步站立,吸氣時,雙臂握拳置於休側,噴氣時以右胸撞牆。反複49次,左邊反之。

十、頭功式雙腳略寬於肩,麵牆而立,用頭頂牆,雙手自然垂於體側。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打開,噴氣時,合於腰側,頭用勁頂牆,同時,雙手握拳用勁向前平衝。反複做48次。

十一、碰擊式姿勢同前,隻是吸氣時,頭離牆,噴氣時頭碰擊牆麵,由輕到重,反複49次。

十二、鐵牛式雙拳拳麵著地,同肩寬,雙腳同肩寬,腳尖著地,身體平直,吸氣時俯身於地,噴氣時,雙臂猛力撐直。反複49次。

十三、單臂式要求同前,左右單臂支撐連做49次。

十四、倒立式麵向牆墮,距牆一尺左右,雙手拳麵著地,俯身倒立,吸氣時雙手用力撐直,噴氣時將頭撞地麵反複做49次。

十五、還丹式雙腳同肩寬,自然站立,雙手從兩側打開,捧氣從頭頂貫氣下丹田,靜站15-80分鍾,氣行大小周夭,收氣下丹田歸宗。

十六、收功式雙手從兩側打開捧氣從頭頂貫氣下丹田,左內右外雙手重疊(女性反之),正反各36圈,搓麵疏頭,擦背,再捧氣貫丹田,靜站3分鍾收功附注:吸氣:一是用鼻自然吸氣:二是用口吸氣,牙輕扣,舌抵上齶,留一絲縫將氣吸入。要求吸氣均、長、自然,不憋氣、悶氣。噴氣:是用鼻將吸人的氣用丹田發力迅速噴出,二是用口將吸人的氣用丹田發力,並通過發“哼”,“哈”、“嗨”睄三種聲音,迅速噴出。要求在短時間內順利呼完體內濁氣。並瞬間發力用勁。

武當五行重手法,屬武當“功家南派”功種,該功由師祖鄧鍾山傳戴祝賢(綽號戴獅子),戴祝賢傳內弟譚洪亮大和尚,後才得以公開傳播。五行重手法,旨在蓄積內氣,增強內勁。該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命名,練成後手重如鐵,故名“重手”。在練鐵沙袋、朱砂掌的同時加練此功,可練就上乘的手上功夫。現介紹如下:

金:兩手下垂,兩腳與肩同快成站立姿式,調息片刻,閉氣。兩手臂沿體前平舉,掌心相對,兩手臂舉平後,屈肘水平內收到胸前與肩相平,掌心向下。兩手掌用力下按至兩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如此做六次。

木:接上式,閉氣。左手變成五爪,屈肘於左髖旁,五指朝右,向右髖部伸去。左腕擰勁,五爪朝天,從右髖部向左肩前方弧形上托。左手翻腕,五爪朝下,沿體左側用力按到手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左右交替做六次。

水:接上式,閉氣。左手抓握成拳,屈肘於左髖旁,拳眼朝上,向右髖旁伸去。左腕擰勁.拳眼朝左,左拳從右髖部向肩前方弧形上拉。左手翻腕,舉眼朝右,左拳成弧形沿體左側用力按到兩臂伸直為度,姿勢擺定後調息、還原。右手與左手方向相反,左右交替做六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