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首都北京名勝古跡(1)(2 / 3)

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昌平天壽山南麓的明十三陵是我國現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這裏埋葬著明朝13個皇帝和他們的後妃,陵區麵積約40平方公裏。13座陵園各把一方,通過神路互相連接。神路上塑有24座石獸和12座翁仲。目前開放的有長陵和定陵,長陵是十三陵中建得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

我國發掘的第一座陵墓十三陵中的定陵1956年5月開始發掘,1957年5月找到地宮前殿的第一道大門。地官距墓頂27米,總麵積1195平方米,現為定陵博物館。

最早、最大的石牌坊昌平縣天壽山南麓明十三陵陵區正門前的石牌坊。建於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形製為5門、6柱、11樓,寬2886米,高14米,全部用大型漢白玉構件建成,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石牌坊。

最後一座皇帝陵墓清西陵,埋葬著清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後和62個嬪妃、王公、公主,是我國最後一座皇帝陵墓。

世界現存的惟一的明代北京生活畫卷明人皇都積勝圖卷,高32厘米,寬21826厘米。現存中國曆史博物館。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

世界上最長的城牆萬裏長城。橫亙我國北部河山,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宇航員在天外用肉眼能觀察到的地球上兩項工程之一。長城始建於戰國時代,秦始皇把燕趙秦三國連接起來加以修葺,形成了著名的秦長城。現在在北京八達嶺、慕田峪看到的長城是明代重新修築的。明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經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東到河北、遼寧交界處的山海關,總長6350公裏。北京境內的長城長629公裏。共有城台827個,關口71座。

最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我國自古以來最大的紀念碑。碑身高3794米,碑基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用1萬塊花崗石和漢白玉建成的。

最大的禮堂人民大會堂裏的大禮堂,深60米,中線寬76米,高32米,設有1萬個座位。主席台麵積600多平方米,是我國最大的禮堂。

最大的宴會廳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長102米,寬76米,高15米,麵積7000多平方米,可以舉行5000人的宴會或1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最大的文物寶庫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文物寶庫,收藏著從上古直到清末5000年來的90多萬件文物珍品。

最早的國家曆史檔案館故宮西華門內的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始建於1925年,是我國近代最早的國家曆史檔案館。

最大的曆史博物館中國曆史博物館,總麵積69萬多平方米,收藏有各類文字資料約32件,其中一級藏品2千多件,是我國同類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個。

第一座古鍾博物館大鍾寺古鍾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收藏、研究古鍾的博物館。

最大的古代皇家園林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組成,方圓8公裏,占地麵積290公頃。山前山後建有各式宮殿和其他建築3000餘間。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

曆史最悠久的皇家園林北海公園。建成於117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是我國現存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世界最宏偉、最優美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始建於1709年(清康熙四十年),曆時約150年才完工。占地麵積340多公頃,共有景點108處,被譽為“萬園之園”。1860年和1900年該園2次遭到焚劫,現在隻剩下斷垣殘壁,一片廢墟。

最長的長廊頤和園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共273間,長728米,是我國園林建築中最長的長廊。

最大的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是我國最大的圖書館,也是藏書在1000萬冊以上的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

第一座電視台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建成在北京複興門外,1958年5月1日開始試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當時稱北京電視台,1978年5月改名中央電視台。

亞洲最高的氣象鐵塔德勝門外的氣象鐵塔,高325米,僅次於美國的氣象鐵塔,居世界第二位,亞洲第一位。

最大的鐵路樞紐北京鐵路樞紐是我國最大的鐵路樞紐。由東北、西北和東南三條電氣化環線組成,全長121公裏。包括17個車站、1個供電段、1個電力機務段、1個電力機車折返段、2個電力機車折返點、5個信號所、3個牽引電變所和1個分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