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洞,桃花成林,鮮桃滿枝,花果掩映中,“彈琴謝客”佳境引人矚目。隻見五根空心的天然石柱,並排而立,宛若琴鍵,以石擊之,叮當作響,恰似一曲悅耳動聽的樂章,令人心往神馳,留連忘返。
勾漏勝景,姿態萬千。到此一遊,使你若置身於仙境。其風韻:正如郭沫若詩雲:“魏晉以來負盛名,洞天勾漏自天成。電光射透蛟龍窟,風景爭衡臨桂城。不為丹砂思作今,斯出紙虎願從征,苕華聞道敷紅紫,綠滿群山樂耦耕”。
湖北奇洞
水簾洞在大神農架東北約37公裏的金銀山附近峭壁下部。水從山上百米的壁頂下瀉,遮掩其洞,故名。穿過水簾入洞,奇岩怪石琳琅滿目,為神農架勝景之一。
冰洞在大神農架東北約36公裏的冰洞山腰凹陷處的陡壁間。洞口呈拱形,洞內宛若神話中的水晶宮,寒光皎潔。奇異的是不論什麼季節,特別是天氣愈熱,洞內冰結愈劇。
燕子洞在大神農架東北約35公裏的燕子埡峽穀右側山壁間。洞口寬大,前為大廳,廣容千人;右為幽洞,前直後曲;左為天洞,陽光透射;後為裏洞,深不可測,更奇異的是這裏不論春夏秋冬,常年棲息著千萬隻燕子。
飛雲洞在黃石市東郊獅子山東麵陡壁之間,洞分三窟,幽深奇幻:上窟出雲、中窟出風、下窟出水。每當山雨欲來時,飛雲洞雲湧霧騰,殊為奇觀。
雙善洞在武穴市城西9公裏、笠兒堖主峰南側。相傳此洞有十八重之多,因年久被淤,今不能窮其源,但尚可深達三重,共3000多平方米,洞內鍾乳奇石,千態萬狀,光怪陸離,美不勝收。
石通洞在建始縣城西15公裏的朝陽觀下。相傳為古時五峰禪師修行遺址,因其前後通透,故名。洞呈穹窿狀,入洞左旋可容納數百人,內有層台,尤多鍾乳,色彩斑斕,甚為美觀,而晝酷暑有清幽之風,數九有溫暖之氣。
玉虛洞在秭歸縣香溪鎮東2公裏許的譚家山麓、香溪河畔。洞門呈半月形,入洞右行下石階50餘級,到洞之內廳,全洞3600多平米,宏偉壯麗,渾如地下宮殿。尤為絕異的是,壁間垂一巨型鍾乳石,高10餘米,似盤龍大柱。
白馬洞在南漳縣城南門外1公裏。背倚玉溪山,為山腰削壁處的一天然石室,上刻“洞天福地”四字,相傳東漢末年司馬徽隱居於此,自號水鏡,故又名水鏡莊。
三遊洞距宜昌市10公裏。洞室麵積約700平方米。洞的中部有鍾乳石二根並列下垂,宛如門楹,將洞隔成兩室,前室明曠,後室幽深。洞室內外石壁上,現存文人墨客石碑及詩人題刻40餘處。附近有白馬洞,洞長,景觀很多。
讀書洞在秭歸縣城東北30公裏的屈原故裏響鼓溪左岸,距香爐坪約15公裏。相傳為屈原少年時讀書之處。洞口高約2米,上為陡崖,藤蘿垂掛,洞室幽曲,涼氣襲人。
以上並非湖北奇洞的全部。尚有利川市的騰龍洞、京山縣空山洞等均未列入。
台灣著名瀑布
烏來瀑布烏來瀑布位於台北知東南28公裏的遊仙峽盡處,南溪右岸。
瀑布高82米,寬約市米,沿峭壁一瀉而下,水珠四濺,聲震山穀。它的源流是由兩條水源彙合而成,遠望如白練飄空,近看似蛟龍出海,非常壯觀,崖頂雲霧彌漫,氣象萬千,故有“雲來之瓏”美稱。
蛟龍瀑布蛟龍瀑布是台灣最大的瀑布,位於西部嘉義縣梅山鄉。瀑布高約1000米,分為四層奔瀉而下,最底下的一層高達500米左右。遠眺如玉柱擎天,壯觀異常。
合歡瀑布合歡瀑布位於南投縣境的合歡山上。合歡山的主峰海拔3394米,是台灣最寒冷的地帶。冬天風雪彌漫,積雪高達1米。山中原始森林密布,合歡瀑布自南側山腰淩空而降,高達520米,景色奇偉,十分壯觀。
蓬萊瀑布蓬萊瀑布在雲林縣的古坑鄉,因地形的關係,最宜於上午8時至9時,或者下午3時至4時觀賞,因此時飛瀑直下,珠花四濺,受朝陽或落日的照射,呈現出斑駁陸離的各種顏色,猶如七色彩虹自天而降,旖旎如畫。
乙女瀑布和雲龍瀑布從花蓮縣玉裏鎮出發,沿通關古道西行到南投縣境內,重巒疊嶂,飛瀑縱流,處處可見瀑布美景,乙女瀑布和雲龍瀑布坐落其間。乙女瀑布是一縷清水順崖石流下,兩旁綠草如茵,遠望恰似身穿白紗的玉女,亭亭佇立在碧玉屏風之前。雲龍瀑布則是斷崖兩壁夾著一股巨流,淩空奔瀉而下,恰似空中飛舞的銀龍。
銀河瀑布從台北乘車到銀河洞,下車後沿小溪步行40分鍾左右,再上數百石級,即可到達。銀河瀑布高約150米,寬3米,飛簾濺珠、清涼透體。
溪內瀑布在桃園縣大漢溪上遊有一座角板山,海拔640米。角板山層巒叢中,溪內瀑布急流如矢,吐珠濺雪,飛降斷崖、聲震澗穀,山中樹木勁秀,蒼翠欲滴,景色迷人。
除上述所列之外,台灣尚有許多著名瀑布,如陽明山的“第一瀑布”、宜蘭縣的“盈瀑布”;南投縣的“雌雄瀑布”、屏東縣的“阿烏瀑布”、台東縣的“加拿瀑布”,以及高雄縣的“崎溜瀑布”和“白水泉瀑布”等,均各具特色。
威遠古井的傳說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首府威遠鎮內,有一口遐邇聞名的古井,人稱威遠古井。深約百尺,其水清澈異常,甘洌爽口,並有一股淡淡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