⑨ 青萍夜嘯芙蓉匣匣裏放的寶劍常發夜嘯。青萍:寶劍名。芙蓉匣:刻有芙蓉花飾的劍匣。傳說,上古帝王顓頊有一把寶劍,平日裝在匣子裏,如果某地將發生刀兵禍亂,它就會從匣子裏飛出來,指向該方,並發出像“龍吟虎嘯”的鳴叫聲,提醒朝廷防患於未然。(見[晉]王嘉《拾遺記》)[宋]陸遊《長歌行》詩雲:“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黃卷時攤薜荔床這是宋朝朱敦儒《浪淘沙·康州泊船》中“擁被換殘香,黃卷堆床”和金代完顏瓙《沁園春·壯歲耽書》中“壯歲耽書(酷愛讀書),黃卷青燈,留連寸陰”詞意的化用。黃卷:佛道兩家用黃紙寫的道書或佛經。泛指書籍。薜荔:又稱木蓮。常綠藤木,蔓生,葉橢圓形。薜荔床:多指隱士以草木當睡床。
元亨利貞,天地一機成化育天地懷有“元亨利貞”四德,所以萬物生長化育。“元亨利貞”出於《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貞。”[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引《子夏傳》說:“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認為乾卦“四德”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物生而通順,能使萬物和諧,並且堅固而得其終。[宋]程頤在所著《易傳》中,依據孔說,將此四字解釋為:“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以元亨利貞為天地生長萬物的四種德行。
仁義禮智,聖賢千古立綱常君子恪守“仁義禮智”綱常,定能為民幹番事業。綱常:三綱五常的簡稱。“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晝永亦作“永晝”,漫長的白天。[宋]林逋《病中謝馬彭年見訪》詩雲:“山空門自掩,晝永枕頻移。”
更長亦作“長更”,漫長的黑夜。[南唐]李煜《三台令》詩雲:“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龍飛鳳舞形容氣勢奔放。[宋]蘇軾《袁忠觀碑》雲:“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箤於臨安。”
錦纜牙檣有彩紋的船繩和飾有象牙的桅杆。[唐]杜甫《秋興》詩雲:“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百鷗。”
雲弁使指蜻蜓。稱蜻蜓為“雲弁使”,可能比喻它是空中的快速使者。弁:急速。據說蜻蜓的飛行速度每秒可達40米,既可直入雲霄,又可突然回轉,甚至可以後退飛行。另外,觀察蜻蜓的活動可以判斷天氣的變化。小暑前後,若見蜻蜓成群地在田野上空低飛,可判定很快將出現高溫天氣;立秋前後,若見蜻蜓成群地在田野上空低飛,則可判定很快將有雲雨來臨。
雪衣娘白鸚鵡。唐天寶年間,嶺南獻白鸚鵡,養於宮中,歲久頗聰慧,通曉言詞,玄宗和楊貴妃皆呼為“雪衣女”,左右呼為“雪衣娘”。(見唐鄭處誨《明皇雜事》)
故國祖國;故鄉。[唐]杜甫《上白帝城》詩雲:“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
他鄉異鄉。[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雄文能徙鱷傳說唐時廣東惡溪(今之韓江)有鱷魚為害百姓,新任潮州刺史韓愈令判官把一隻豬一隻羊,投到溪中祭鱷,並作了一篇《祭鱷魚文》,令鱷魚限期滾開,如不聽就要收拾它們。祭畢當晚,溪中狂風雷電驟起,不多日,溪水幹涸,自此潮州無鱷魚之患。(見《舊唐書·韓愈傳》)
豔曲為求凰傳說西漢詞賦家司馬相如,愛上了回歸成都娘家的新寡卓文君,遂作《琴歌》向文君求愛,歌中有“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凰)。”文君之父卓王孫不許,二人逃離成都私奔。(見《漢書·司馬相如傳》)另有佚名《鳳求凰琴歌》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遨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何時見許兮,慰我旁徨,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使我淪亡。”
九日高峰驚落帽傳說,九月九日,西晉重臣桓溫的參軍孟嘉隨桓溫遊龍山,風起,孟嘉的帽被風吹落,嘉竟不自覺,徑直入廁,良久未出。桓溫令佐吏取起嘉帽,並命孫盛作文嘲嘉,放嘉座上。嘉歸來見文,即回文應答,其文甚美,四坐驚歎俱服。(見《晉書·孟嘉傳》)[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詩雲:“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暮春曲水喜流觴舊俗,三月三日,眾人聚集水濱飲宴,以祛除不祥。在水上放置酒杯,杯流行,停在誰前,當即取飲,稱為“流觴曲水”。 [晉]王羲之《臨河敘》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僧占名山,雲繞茂林藏古殿唐代侍禦史吳融遊浙江法華寺時,寫《題越州法華寺》詩雲:“寺在五峰陰,穿緣一徑尋。雲藏古殿暗,石護小房深。”
客棲勝地,風飄落葉響空廊宋朝金溪尉王鎡,宋亡後遁逸為道士,隱居湖山。他在《宿香嚴院》詩中寫道:“地爐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山近白雲歸古殿,風高黃葉響空廊。”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登臨長江邊的江皋樓眺望前朝的甘露寺,他看到古寺舊址的破敗荒涼景象,遂作《人月圓·甘露懷古》曲曰:“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 抒發了吊古傷今的情懷及天涯孤旅的人生況味。
豔飾同“豔妝”,豔妝濃抹。[宋]周密《武林舊事》詩雲:“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豔飾。”[南朝齊]王融《春遊回文詩》雲:“低吹雜綸羽,薄粉豔妝紅。”
新妝女子新穎別致的打扮修飾。[唐]李白《清平調》詞雲:“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禦龍複姓。傳說夏朝劉累學養龍,以侍夏侯孔甲,孔甲能吃能喝,遂賜劉累姓禦龍氏。(見《史記·夏紀》)又比喻善用有才智之士。[宋]陸佃《埤雅·釋魚》雲:“《孫綽子》曰:‘高祖(劉邦)禦龍,光武(劉秀)禦虎。龍,韓(韓信)彭(彭越)之類;虎,耿(耿弇)鄧(鄧晨)之類。’”
司馬複姓。周宣王時有個叫程伯休父的人,任司馬官,後被賜姓司馬氏。(見《史記·太史公自序》)唐代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作《琵琶行》詩寫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破竹比喻做事順利無阻。三國後期,晉武帝司馬炎吞並了蜀國後,又出兵滅吳。有人擔心吳國立國長久,立滅它不切實際,主張慎行。大將杜預堅決主戰,他說:“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著手處也。”在杜預的指揮下,晉軍一鼓作氣,攻占了吳國國都建業,終於統一了全國。(見《晉書·杜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