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其他(1 / 3)

【賭博】

遊戲之事,視勝負以授受財物者,曰賭博:行賭博之地曰賭場。曆來為法律所禁。宋真德秀《勸農文》曰:“二則勿好博,好博為身祟,但觀盜竊徒,多起樗蒲戲。”民諺亦謂賭博無益:“博繳(賭博)人,三更窮,四更富,五更起大厝,六更拆勿赴(來不及)。”然而屢禁不絕。可見賭博自來為社會一大痼疾。

【花當】

花會,晉江俗稱“花當”。舊時民間流行的一種賭博方式。

據說清初就有,全國許多地方都流行。《咫聞錄》載:“閩中有花會之局,以宋時三十六人,日標一名,視資本之多寡,勝負總以三十倍為準。”落陀《晉江的花會》:“花會有三十七個名字,簡稱‘字’,每天開一字,猜押中的,可得賭注二十九倍的款……”晉江有民謠雲:“花當一文廿九聽(即一文可贏回二十九文),尫(夫)也興,某(妻)也興。”可見當時押花當之狂熱。通常是某村設有總會,周邊的村設有叫“封桌仔”的分會,所謂“封桌仔”,就是賭者把所押的“字”與押款寫在紙上,另紙密封交分會或總會,會所多設在村外的祠堂、宮廟或荒屋。據傳花會的三十七個名字都是“神”,叫“花當鬼”。賭者為了押中,押前都要抽簽問卜,念咒扶乩,求神問鬼,然後根據“神鬼”的指點去押字。俗信搖花當的時候,所有各方神鬼都到會所觀看,神鬼也爭強好勝,時會發生衝突,殃及鄉裏,故不得在村內搖花當。這是迷信極濃、危害極烈的賭局,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此俗早已革除。

【械鬥】

俗稱打冤家。閩南鄉村多聚族而居,在人口增長,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每引發族群間的爭鬥,因當地民風強悍,故爭鬥顯得更為激烈,每動刀動槍,互相殘殺。清雍正十年特為漳泉地方械鬥陋俗發布一道上諭:“聯聞閩省漳泉地方民俗強悍,好勇鬥狠,而族大丁繁之家,往往恃其人力眾盛,欺壓單寒,偶因雀角小故,動輒糾黨械鬥,釀成大案……”在清代末年,晉江發生的一起最大的械鬥——“都蔡冤”,至曆時6年,牽連數十鄉,死亡300多人。

【東西佛】

所謂“東西佛”,即兩個不同地域權豪挑起的以“佛”為保護神的大規模械鬥。據傳,清初,泉州翰林富鴻基的兒子迎娶晉江衙口靖海侯施琅的女兒為妻,因禮節事而動口舌,繼動幹戈。施琅家住泉州東邊,以當地境主為保護神,故稱“東佛”。富鴻基家住泉州西邊,也以當地境主為保護神,故稱“西佛”。後來,“東西佛”形成廣泛的會盟組織,凡城內境鋪和城外鄉村都依附其中一方,雙方對峙,勢均力敵。從清初至民國二百多年內,東西佛械鬥愈演愈烈,時斷時續,造成許多無辜百姓家破人亡,其害無窮,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平息。

【燒烏煙】

吸鴉片煙,俗稱“燒烏煙”。鴉片取自罌粟果汁,原為藥用。

古代國內已有栽培。全唐詩有李貞白《詠罌粟子》:“倒排雙陸子,稀掐碧牙籌;既如犠牛乳,又似馬兜鈴。鼓槌並瀑箭,直是有來由。”宋蘇轍有《詠藥苗詩》:“罌小似罌,粟細如粟,與麥俱種,與穄皆熟。苗堪春菜,實比秋穀,研作秋乳,烹為佛粥。”1629年,有荷蘭傳教士在台灣居住多年,用鴉片治疾疫瘴癘,鴉片風行台地,漸次由台灣傳到廈門,行於閩廣,清乾隆間已傳遍國內。

英國商人遂在印度殖民地大量種植,運來中國銷售。清人《兩般秋雨盦隨筆》記:“鴉片產於西番,彼處曰合浦融。向但行於閩廣,今則各省漸皆傳染。其種有三:曰公班,出孟加拉;曰白皮,出孟買;曰紅皮,出孟達剌薩……近者每年來二萬餘箱……既歲耗洋銀約一萬五千萬元有奇。”“燒煙之管俗名為槍,其價甚昂,有值數十金者。有人有句雲:此與殺人凶器等,不名煙袋故名槍。”識者以為吸食鴉片於國計民生、人民體質為害極大,應該嚴禁:“此法不嚴,則數十年後非特無可籌之餉,抑亦無可用之兵。”

道光間嚴厲禁煙,英國人遂為販賣鴉片發動戰爭。是謂“鴉片戰爭”。其後則轉而在國內大肆種植,流毒愈廣。晉江一地自鴉片煙傳入,即為重災區,多有在海上走私販賣者,曰“洋藥幫”;又多吸食者,人稱“烏煙仙”。至成為身份的象征,待客的禮數。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方才禁絕。

【縛腳】

纏小腳,俗稱“縛腳”。用白布條裁製的所謂“腳白”,緊緊纏裹小女孩的雙腳,使之腐爛、萎縮、變形,成為兩個粽子狀的小腳,美為“三寸金蓮”。婚娶之家,以足取女,乃舊時之惡俗。據傳,此俗始於南唐,後主李煜好色獵奇,時有宮女窈娘,為邀寵以布帛裹足,步行如風擺楊柳。帝果寵之,使其日夕舞於金蓮花中。《南史·齊廢帝東昏侯本紀》:“又鑿金為蓮花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帝王的荒淫驕奢可見一斑。時人相效,變本加厲,摧殘女性,竟傳數代。至清初,康熙皇帝曾下過“纏足禁令”,並規定違者嚴加懲處。此令曆七年而罷,纏足之風猶盛。辛亥革命後,明令禁止纏足,時為纏足所苦,身心被嚴重摧殘的晉江婦女,經一段時間的艱難掙紮,終於解了“腳白”,從桎梏中解脫出來。

【倡伎·妓女】

封建社會女性受奴役,部分淪為倡伎或妓女。所謂倡伎,就是女性藝人,為官家貴胄所蓄養,沒有人身自由。《晉書》記有倡伎吹笛,因音韻失諧被王愷毆殺事。唐代長安設倡伎教坊供貴族玩賞,可隨意點歌,也可呼出伴宿。後來大中城市營業性的歌廳舞廳,職業的歌女舞女都由此發展而來,同樣有賣藝不賣身,也有賣藝又賣身的。早在戰國時就有以營利為目的的官妓之設,《戰國策·東周策》載:“齊桓公宮中女市七,女閭七百”。後人推斷這是齊桓公用於征收夜合之資,以佐軍需。相傳官妓之設是齊相管仲的主意,故後世妓女奉管仲為鼻祖。舊時妓女遍及城鄉,毒化社會空氣,危害人們身心健康。

詞目筆畫索引

二畫

二十四節氣……1

二十四番花信風……10

二十四碗……228

二婚親……145

十音……263

十番……264

七夕……48

七月半節……45

七件桶……129

七寶羹……22

七娘媽生……49、87

七娘亭……50

卜卦……106

卜杯……108

八仙桌……215

入門烏……139

入厝……214

九龍三公……99

三畫

三讓……189

三牲……109

三揖……188

土地公……83

土豆卷……236

土角厝……200

土棟撞厝……200

土礱……66

土葬……175

下願·還願……108

大開路……276

大麥茶……239

大麥糊……241

大厝……201

大雪……8

大銀……76

大斂·小斂……164

大暑……5

大道公……89

大寒……10

大鼓吹……265

大裾衫……254

上元丸……27

上元節……26

上廳邊……161

上頭……130

上帝公……93

乞火灰……163

乞水……163

乞如願……14

乞雨……104

門孝……164

弓鞋……248

女婿日……20

小陽春……13

小販叫賣……76

小雪……8

小暑……5

小寒……9

小滿……4

馬褂……251

子孫桶……184

四畫

王公生……90

王爺崇拜……97

開正……16

開市……16

開光……103

開海門……71

天公……81

天窗……205

元旦……14

元宵送燈……29

木主·寫木主……170

木屐……248

木雕……208

“五大姓”……243

五月節……36

五月節粽……37

五穀種入棺……171

五牲……109

太師椅……215

歹年冬……13

車仔煙……247

車鼓弄……266

中山裝……255

中秋節……50

中秋點塔……53

牛車·馬車……224

牛郎織女相見……48

午時水……40

午時茶……247

午時鹽……239

午時聯……41

手……258

手指……257

手推車……224

長尾蔗……138

長者……199

公雞娶婦……143

公背婆……274

月令代稱……11

風獅爺……213

風鼓……67

烏鴉叫凶……115

鳳池糖……237

鳳冠……250

鳳崇拜……101

六無……197

六禮……121

六親……196

文身……261

火刀火石……222

火囪……222

火葬……176

火鼎公火鼎婆……268

鬥拱……204

鬥笠……256

引水魂……180

引路雞……138

辦桌……228

以文會友……190

雙頭……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