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換命,為兒幸,寸草安能報春晴……
張顯國打定主意之後,決心要得到《偏金方》。
可是,那位獨居的老漢卻也並不是傻子,如果硬要去扒他家的牆皮肯定不行。
張顯國一直在尋找機會。等待,並且暗中觀察著。
後來,張顯國的父親也是活不過五十歲。而那時運動已經結束,改革開放開始了。
村裏人都讓張顯國的母親再找一個主,不至於老來寂寞。張顯國的母親也動搖了,她試探性地問了一下張顯國,卻沒有想到張顯國很痛快地就答應了,而且還主動地給她母親介紹了一位老伴兒……
沒錯,他介紹的那位,正是雙山村的那個獨居老漢。老漢叫馬俊毅,雖然獨居,卻也無病無災,聽人說他其實本是個知青,被運動整得不行,才落魄至此。
就這樣,一來二去,再托媒人一說,張顯國的母親與那位獨居的老漢也湊合成了一對。
而張顯國也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他跟著母親一起改嫁到到了雙山村,並且在雙山村安家立戶,娶了本村的一個姑娘,也就是張小峰的奶奶。
張顯國以孝敬後爹為名,讓他搬出原來的破家祠。不過,他的這位後爹卻也是個聰明人。
就在張顯國與他的後爹馬俊毅搬家的時候,馬俊毅對張顯國說:“顯國啊,既然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告訴我,你是不是為了這個?”
馬俊毅指了指裏屋的牆皮上,正是貼著一張張的《偏金方》。
張顯國覺得事已至此,也不必隱瞞,便將事情一前一後全盤托出。
馬俊毅聽了之後,歎道:“哎,村裏人都說我不識字,卻不知道我其實是裝得,因為怕被批鬥……”
馬俊毅一邊說著一邊啟開了炕下窖子的木板,然後從窖子裏麵翻來翻去,翻出了一個編織袋,打開編織袋,裏麵竟然又有一本《偏金方》。他繼續對張顯國說:“其實這本才是真的,糊牆的這些是仿本,估計是張氏的祖輩們為了防止有人打真跡的主意,才弄出了仿本。”
張顯國接過編織袋,發現裏麵不僅有《偏金方》,而且還有一些藥材。張顯國查看此書,再搗鼓了一下那些藥材,發現都是“穀神不死方”上所記載的……
死馬當活馬醫,張顯國按照方子所述,服用並不完整的藥材。
張顯國結婚比較晚,生子也比較晚。不過,他的老婆很順利地便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取名為張為民,也就是張小峰的父親。
有了這個兒子,張顯國的心情卻非常複雜。一方麵,因為有了子孫而欣喜;另一方麵,因為兒子同樣要背負家族的“詛咒”而擔憂。
就這樣,一直到了張為民二十幾歲的時候,張顯國已經五十多了。張顯國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而且進一步確信了那本《偏金方》中所述的“穀神不死方”確實可用。
張顯國一不做二不休,不僅自己熟讀能背《偏金方》,而且好讓自己的兒子張為民從小便學習《偏金方》裏麵的醫術藥方。後來,張為民認識了鄰村的姑娘,二人情投意合,便喜結連理。與此同時,張顯國也告訴他兒子家族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