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張氏之謎(1 / 2)

鳳凰哪能進雞窩,皇親哪肯隨凡槨……

下午,張小峰領著李鴻菘博士和衛大師到了小鎮上一家還算不錯的小旅館,並且讓他們先休息休息,改日再動身出發。

晚上,吃過了晚飯,張小峰的爺爺張顯國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出去跟老頭們打牌下棋,而是一反常態地把張小峰叫到了診所的內屋,關上門。

張小峰有些好奇,爺爺這又是唱得哪一出。

張顯國老爺子讓張小峰坐下,然後自己點上了一根煙,對張小峰說:“小峰,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你去嶗山麼?”

張小峰搖了搖頭。

張顯國老頭又嚴肅地道了一句。

“知道你爹是怎麼失蹤的麼?”

此言一出,張小峰的臉色也冷了下來,靜靜地看著他的爺爺。

張顯國老爺子又抽了一口煙,對他說:“還記得我跟你講過我們村子的故事麼?”

張小峰點了點頭,說:“嗯,記得。我們是雙山村的,我們的老祖宗是從四川搬過來的。”

沒想到張顯國搖了搖頭,道:“其實,我們並不是雙山村人,我們是張家疃的。”

張家疃村,離著雙山村也就十幾裏路,因為張姓居多,所以以姓氏命名張家疃。

可是,就算是張家疃村,跟張小峰的父親失蹤又有什麼聯係麼?

張顯國老爺子娓娓道來,張小峰認真地聽著。

這還要從明末清初說起。

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破京,崇禎皇帝自知護國無望,一把火燒了後宮,自己的兒女能送的送,不能送的殺,然後自縊於煤山歪脖樹上。

出宮逃亡的一支皇親國戚,直奔齊魯之地,那時候這裏還是萊陽縣。這支皇親國戚為首的是一位女子,相傳是崇禎皇帝家的一位公主。而她們之所以會逃往齊魯之地,是因為這裏有一位他們可以投奔的前朝大臣的後人,而這位大臣便是--張夢鯉。

張夢鯉,字汝化,號龍池。祖居青州府樂安縣碑次口村,明初其先祖張海山遷居萊陽縣夏格莊鎮雙山村,傳至九世而生夢鯉。現今雙山張一族始祖之一,立二十字族規,發展張氏。奠定了古代萊陽第一門的地位。官至從一品,拜大理寺卿,九卿之一。

可是,那位逃往的公主卻路遇大雨,找一處避難。問其村人,村中人說他們都是張氏,而且先輩曾在朝中為官。逃亡的皇親國戚以為是找對了地方,便就此定居下來,卻哪裏想到。此村子並非是張夢鯉氏族的雙山,而是張家疃。

後來,這位公主下嫁給了村子裏的一位張姓小夥。每逢大年三十,有好事者趴到他家的門縫往裏瞧,都會見到屋內金光閃閃,珠光寶氣。村子人紛紛議論,這位小姐不是皇親國戚,也定是大家閨秀。

此正是,鳳凰進雞窩,公主做老婆。

後來,這位公主給張氏小夥生了幾個兒子。而這幾個兒子,不是登朝執笏,便是腰纏萬貫。可是,他們卻都沒有大的壽命,不是英年早逝,便是死於非命。而且不僅如此,就連他們後世的子孫也都這樣,雖然各個都是人中豪傑,卻都活不到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