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為數之極,在華夏文化中寓意同樣非凡,它代表無上至尊之意,九五之尊這類詞彙就是這般由來。
按照禮規,九百九十九步台階,三百三十米的距離,要一口氣走完,不能有任何間歇,百分之六十的坡度,真非其一般女性的體力可以嚐試。
隨著姬弘的每一步邁動,那響徹周陵的鼓聲就會隨著他的腳步,極有韻律的響起。
剛穿越而來的姬弘,開始還隻是把禮節當成一種習慣性,但漸漸的,隨著他融入這個時代,他開始能夠真正的理解這每一個禮節當中,都被賦予著特殊的意義,它代表的是社會階層與文化,就譬如此時的他一般,他腳下的步伐牽動著心境,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不光是對先賢和在天下人麵前的尊重,而是血脈與思想真正的融合,那是身具姬氏血脈的傳承,對,傳承,對來自後世的姬弘來說,在後世那個時代,傳承是多麼奢侈的名字,傳承二字早已失去了他的莊重,淪落為和落伍一詞同檔。
他開始覺得接近真相,為何自己和妘玥穿越,因為姬妘兩氏,他們是遺落在一千七百年後,真正的華夏遺珠,爭霸天下,拯救炎黃血脈隻是形式,他承擔著更重要的使命,證明真正的炎黃子孫才是這個世間唯一的高智商物種,也是唯一的高貴種族,任何所謂的融合,都是對它聖潔的玷汙,當血脈基因的存萃都不在了,那還能剩下什麼。
這九百九十九步台階仿佛具有特殊的力量,每一步都能讓他有所明悟,變成天下真正的智者,讓炎黃信仰之道變得更加具體而凝實。
責任與權利伴隨,責任更是大於生命,這無需爭議,讓每一個信仰的字符鐫刻入炎黃子孫的靈魂當中,這是他不容拒絕的使命,這也是夏九鼎所謂凝聚的氣運所在。
走完這九百九十九步台階,來到荊州鼎前,姬弘上前拿過早已準備好的祭天香,將之深入荊州鼎前的香爐內點燃,遞給姬母,而後自己退在一旁,居於左側低頭,靜等姬母祭拜。
“三百三十代不孝後女妘姒,叩祈先祖,九州鼎蒙塵千載,炎黃危亡千萬載斷弦之隘,吾兒姬弘承天命、載宿運,祖於上古,繼天立極,作炎黃九州之主,千年之祀,還九鼎,供祖陵,祈神功聖德,垂今亦後。保大姬天下千秋萬載,至盛環,無所循。今先祖陵前,上古帝劍慧傳於吾兒姬弘,複先祖榮光,還天下正統,妘姒叩上。”姬母行深深的九叩禮,當姬母下跪之時,整個周陵內的軍事、文臣武將、天下仕子仿佛心有靈犀,排演過千萬遍一般,整齊劃一的、無聲的跪拜在地。
從姬母的祈詞中可以看出,姬妘兩氏的傳承之厚重,代傳依然清楚。
姬母行完祭祖祈禱詞後起身,親自登上九州鼎的供台之上,從巨大的荊州鼎中拔出一物,這時諸人的跪拜也還未起身,等待著姬母的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