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g聽著聽著心想:這顯然和他了解到的信息不同,這些普通員工級的人都認為Peter武笨,但在他看來Peter武隻是力求自保而已,他一定是那種人:一切都聽MW的,說一不二,典型一個出色的執行者。此外Haig也看出來,眼前這位姐們兒思想開擴程度也有限,明明我問的是經營模式,她卻對老板發了一頓牢騷。因此他不得不打斷馬經理的抱怨繼續聊些別的。
收購工作的前期看似一切順利,一直到最近幾天Haig感覺很鬧心。因為他聽說了英華網員工鬧事要求被裁的事情。他怎麼也想不到會有這麼一種結果,誰會想到被裁的高高興興反而是留用的鬧事呢?不禁咒罵起Michael和Peter武這幫人來:“這幫笨蛋!”現在想來他起初認為Peter武不是笨,隻是力求自保的定論下得過早了。現在收購工作已經開始,騎虎難下,珍聘網沒有任何理由終止協議。但是明擺著,別家裁員剩下的員工都是“一顆心好容易放肚子裏”,正打算踏踏實實地繼續工作,而眼前這些人早已沒有了鬥誌,一盤散沙,隻想著如何讓自己拿的錢不比別人少,無論如何也撐不起英華網這麼大的規模了。好在收購價格確實很低,錯過了機會可能再不會有了。
同Michael談判後的第二天上午,真玉走進大廈來到12層英華網總部。有兩位看似記者樣的人想進到公司找某位領導,前台以沒有提前預約為由不準入內。看得出來現在公司員工都很謹慎,出入都會將門鎖緊,憑卡方可進去。辦公室內很多席位均已空空如也。可以想像現在員工們還有多少工作的心思。整個一上午,媒體繼續圍堵在門口。或許是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莫大的威脅,一位女員工情緒失控,嚴厲要求現場的媒體離開,她嚷道:“這是英華網的地盤,請你們離開,要不然我就打110報警!”後來還對某位女記者咆哮:“就是因為你,我們內部才一團糟!”那氣勢加上周圍數名身材高大的安保人員助威,相信足以震撼到那名女記者的內心,不過女記者表麵依然鎮靜堅持不離開。其他人將失控的員工勸回辦公室。
除了12層,公司其他樓層也都有保安把守,到後來正門緊鎖,員工僅能從一旁的側門憑工卡進入,現場人員不允許拍照。一位記者在拍照,閃光燈讓保安頗為警覺,後來他被要求刪除照片。
10點多時MW終於給出結果,表示願意分四次將員工要求的補償金發放給他們,但後者需承諾不向第三方透露和解的內容,同時附帶了一些其他條件。按照MW集團與收購方簽訂的協議,出售英華網的交易需在31日也就是明天完成。如果英華網無法達到收購協議中的條款規定,收購將被取消。
快11點了,還有員工陸陸續續來到公司。真玉去洗手間時遇到客服部的一位經理,真玉問她:“你怎麼才來呀?”答:“都要走了,來那麼早幹嘛?”說完兩人相視一笑,互解其意。
記者們既然不能采訪到員工,那剛來的還沒進入公司的老總們總可以問一問吧。他們在電梯口守著,每看到有人出來都要上去問一問,很少有人願意說句話。這時陸續有員工手裏拿著離職的材料進進出出,看來是在辦理離職手續。這些員工雖是在辦離職,臉上可並沒有流露出絲毫難過的表情,詢問他們時有人說道:“公司前景迷茫,被辭了也好,有很高的福利可拿還能解脫,何樂而不為?”
這時忽然聽見辦公室內鬧出很大動靜,放眼看去是兩個男子。他們不知是什麼時候進到公司內部的,正在大放厥詞:“TMD什麼公司啊!欠我們的錢都不還!”原來是討債的,他們的信息到是靈通。兩人看似十分憤怒並且開始手腳並用打砸公司的公共物品,揚言一定要公司領導給個說法。持續了一會兒,公司仍然沒有給出解決辦法,隻說領導目前不在公司。兩人不想就此罷休,搬了公司一台公共打印機要走,想以此抵債,後被公司幾個員工攔下,請到一個辦公室內密談去了。
中午12:00,真玉幾個人下樓吃飯,在電梯間碰見銷售部的同事,他們是留下來的員工,臉上沒有一絲喜悅:“我是做銷售的,當然也是被裁的好,現在被留下來以後的工作也沒法開展,我們在客戶那邊已經失去了信任。”
英華網走過了史詩般的一段旅程,盡管還沒走到生命的盡頭,但誰都知道,那不過是得了不治之症後的“捱日子”罷了,相信除了珍聘網所有人都這麼看。看來至少有一點Michael是對的:係統升級的確是一根稻草。隻可惜它沒能成為救命稻草,而是成了最終壓垮英華網的那根稻草。兩位西方企業家、互聯網精英、投資專家,被重重地摔在中國大地上。他們為全體英華網的員工做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因而說他們是中國經濟無私的奉獻者一點也不為過。他們雖然倒下了,但他們永遠值得懷念!同時作為反麵教材也值得警惕。當然了,話說回來,中國人去國外充當奉獻者的也為數不少,而且還在以高比例增長。這是“圍城”原理又一次被印證的實例。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