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香芹切成小細段裝入紗布袋內放入開水中。過15~20分鍾取出,冷卻,放在眼皮上10分鍾。
紅眼病
不少人遊泳後,眼部會出現充血、癢澀等不適,嚴重的還會患上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
紅眼病發病急、傳染性強,通常潛伏期短的隻有一二天左右,發病時病人眼瞼和結膜有紅腫,會感到眼部發癢、疼痛、視力模糊,分泌物呈水樣,並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刺痛。少數病人可伴有角膜病變而影響視力。
紅眼病屬於接觸傳染。預防紅眼病,首先要注意個人清潔,保持眼睛衛生,注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切勿使用公共場所的毛巾擦眼。另外,如果身邊有紅眼病患者,患者所用毛巾、手帕、臉盆、眼鏡等須經常消毒,並與健康人分開。健康人可點消炎眼藥水預防,不用髒手和衣袖揉眼睛。少兒抵抗力弱,盡量少去人群中玩,並保持手、眼衛生,不與患病家人共睡。紅眼病患者,應到醫院確診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並合理用藥,一般點眼藥水就可以,不必全身輸液。要在家裏休息,盡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其他人。隻要治療得當,絕大多數病人在2周左右可完全恢複正常。
幹眼症
長時間用電腦或看電視,往往會出現眼睛酸脹、發幹、發澀的不適感覺。
預防幹眼症要及時補水,在幹燥的空調環境裏擺放一盆水或用加濕器增加濕度,要多喝水。要改變用眼習慣,在電腦或其他有輻射熒屏前連續工作的時間不宜過長,讓眼睛適當放鬆,增加眨眼的次數以使眼表濕潤。
要保證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可避免用眼疲勞和引發幹眼症。
日常生活小常識
每30分鍾伸一次懶腰。
下班時將洗淨的水杯倒扣在辦公桌上。
單肩的短帶挎包會加重肩周炎症狀。
浴室保持幹燥,防止黴菌滋生。
外耳道異物取出法
1較小、活動性小、不易膨脹的異物,可用生理鹽水衝出。
2遇水膨脹而活動的異物,去醫院可用耳鑷、耳鉤取出。
3昆蟲類異物,先滴油劑、酒精或氯仿等,將昆蟲殺死;再用衝洗法或耳鑷取出。
4不合作的孩子,必要時應在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成人若異物阻塞很緊,取出困難,最好先予以局部麻醉或止痛藥,再取異物。
5外耳道發生繼發感染時,首先應予抗感染治療,待感染消退後,再取出異物。
外耳道炎
遊泳的人常患外耳道炎,它是外耳結構的感染性疾病,當外耳道長期有水積存不能幹燥時,寄居外耳道的正常細菌就會大量繁殖,造成局部感染。
最常見的症狀是耳部輕、中度疼痛,當用力按耳部或提拉耳廓時疼痛加劇,疼痛嚴重時向頸、麵部放射。還有耳流水、耳堵感、聽力下降、發熱、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治療:應停止遊泳,及時到醫院診治。治療方法為仔細清理外耳道後,使用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滴耳液,必要時使用抗生素,並可局部理療,一般在一周內可治愈。
防止外耳道炎發生的方法是遊泳後保持外耳道幹燥。不應使用棉簽,因為棉簽會將耳道內的耳垢等推向深處或損傷耳道皮膚。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吹風機將耳道吹幹。
小蟲飛進耳朵怎麼辦
小蟲飛進耳朵後千萬不可用耳勺亂掏,一掏小蟲受到刺激就會向裏飛,容易損傷鼓膜。可以在暗處用手電筒照射外耳道口,小蟲見到亮光後會自己爬出來;也可向耳朵眼裏吹一口香煙,把小蟲嗆出來。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可側臥使患耳向上,向耳內滴入數滴食用油,將蟲子粘住或殺死、悶死。當耳內的蟲子停止掙紮時,再用溫水衝洗耳道將蟲子衝出。
流鼻血時的處理
流鼻血時頭別往後仰。流鼻血時,大家都習慣於將頭向後仰、鼻孔朝上,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頭後仰,會造成誤解,以為血止住了,實際上血繼續向內流。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因姿勢及重力的關係向後流到咽喉部,無法達到止血效果;咽喉部的血液會被吞咽入食管及胃腸,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嘔吐;出血量大時,還容易吸嗆入氣管及肺內,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
鼻出血時,最方便是局部壓迫止血。
頭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用手指在鼻子外麵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像用手夾鼻子,直接壓迫約5~10分鍾。如果壓迫超過了10分鍾仍未止血,則可能是嚴重的出血,或有其他問題存在,此時就需要去醫院。
“冰敷額頭”法,希望額頭的皮膚遇冷時,能使鼻部血管收縮而止血,但效果並不好,因為距離出血的鼻孔部位太遠,且局部過於冰冷反而會引起頭部不適。所以正確的方法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麵,才能加強止血。
氣管吸入異物後怎麼辦?
症狀:氣管異物多發生於兒童。由於不小心或著急,不慎將花生米、瓜子、棗核、紐扣、硬幣等吸入氣管,使氣管受刺激,突然出現劇烈嗆咳、哮鳴。異物堵塞氣管時,可有憋氣、聲嘶、麵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內和口腔內嘔吐物或食物殘渣。
救護者站在病人身體側方後麵,雙臂轉繞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側頂在心口與肚臍連線的中點,另一手重疊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內猛烈擠壓上腹部,擠壓要快而有力,壓後再放鬆。反複操作,驅除異物為止。應注意不要按壓中線兩側。
臥位病人,讓其屈膝蜷身,麵向搶救者,而搶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有力拍擊4次,促使異物排出。
兒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4下背部,使異物咯出。
2催吐法: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再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把異物驅除。
若未奏效時,應盡快送醫院就診,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同時呼吸停止者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小兒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是小兒常見疾病,易反複、急性發作。發作時出現發熱、咽痛、扁桃體充血、腫大、化膿等症狀。
治療方法分為保守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為每次發作時選用抗生素治療,但因扁桃體隱窩內細菌潛伏過多時,易反複發作,並可形成病灶,導致風濕熱、腎炎、心髒病、關節炎、皮膚病等並發症。如果反複扁桃體發炎,應考慮手術治療。快速扁桃體擠切術是根治小兒扁桃體反複發炎的有效方法,該手術安全、迅速、有效,手術在局麻下施行,多在一分鍾內完成,不需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