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定期健康檢查(二)(3 / 3)

CT檢查(計算機斷層造影檢查)

CT檢查是以計算機解析,正確地測量一定單位容積的X線吸收度,再對應其平均值,測量濃度的X線檢查法,以此方法即可得出身體的剖麵斷層影像。過去用X線檢查無法驗出的病變周圍組織及其進展範圍等,亦可使用此方法得知。

由於這項檢查的普及,可簡單而迅速地診斷出顱內出血、腦梗死等顱內及顱骨、軟部組織疾病。另外在腫瘤的發現上也有很大貢獻。

可使用造影劑,亦可不用。因為使用X線照射,所以懷孕的人請盡量避免。

MRI檢查(磁共振影像檢查)

MRI檢查是影像診斷法的一種,是利用磁共振現象的檢查法。利用人體內氫原子多,磁場弱,從外部給予強力磁場與電波,根據其反應所得的結果製作立體斷層圖。其特征為可獲得來自縱向、橫向、斜向等各方向的影像。

欲檢驗腦脊髓等處的神經係統領域或胸部、腹部、骨盆周圍、四肢任意方向的斷層皆可利用MRI檢查。

但是戴有心髒起搏器裝置的人或口袋放有磁鐵、身體戴有金屬飾品的人都無法做這項檢查。

這項檢查和CT同樣地適用於檢查全身的疾病。因為沒有使用X線,所以不會有輻射的危險。

放射性核素(RI)檢查

將放射性核素從靜脈注射進去,將從體內放出的放射線強弱及時間的變化、分布範圍等造影顯像,以檢驗各器官形狀的變化。

此項檢查對甲狀腺、肝髒、骨骼、心肌等形狀的變化特別清楚,對腫瘤的發現也有很大的幫助。另外,也可得知甲狀腺、腎髒及血管等的功能狀態。

放射性核素有許多種,可使用器官內有的元素。另外為減少體內的輻射程度可減少使用的分量,但是孕婦須盡量避免使用。

如何判讀檢查結果

正常值·異常值一目了然測量身高·體重

何謂一般檢查

一般檢查是測量身高、體重、胸圍及體溫(脈搏、血壓)等的數值。

標準體重及體脂肪

①標準體重(kg)=(身高-100)×9

例如身高160cm的人

標準體重=(160-100)×09=54kg

計算時需加入年齡的參考資料。

②體脂肪(%)=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例如身高160cm,體重60kg的人

體脂肪=60-5454×100=11%

體脂肪是+11%

體脂肪的標準

正常=標準體重±10%

稍胖=標準體重+(10%~20%)

肥胖=標準體重+20%以上→有減肥的必要

消瘦=標準體重-20%以上→需要做檢查

測量身高、體重的目的

身高和體重均衡的體態即為標準體重。可從標準體重與自身體重的百分比,得出體脂肪率。另外也可從體重的變化查知身體的變化。

相關疾病

肥胖及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心髒病、脂肪肝、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消瘦及其相關疾病短時間內體重急速減輕時,可能與癌、糖尿病及內分泌係統等疾患有關。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mmol/L為低值、甘油三酯30mmol/L數值升高。75g糖負荷試驗顯示為臨界性糖尿病,因為體脂肪302%,數值稍高,熱量過量,需減肥10千克左右。若有家族性糖尿病的話則需特別注意。

做75g糖負荷試驗顯示有糖尿病,以超聲檢查可看到脂肪肝,所以需要做與糖尿病相關的詳細檢查。另外還需做胰島素分泌、葡萄糖血紅蛋白等的檢驗,不過請先接受營養師的健康指導。

脂肪代謝正常,隻有糖負荷試驗顯示為臨界型糖尿病,請努力再減2kg。

血壓正常值收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