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埃及的曆史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古埃及時期
第一個階段是古埃及曆史時期,這一階段是以約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完成埃及的統一、建立起古埃及第一王朝始,以波斯帝國征服埃及、在其地建立統治秩序終,曆經2500多年。
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時期(公元前525年-公元前332年)
提起阿契美尼德王朝,可能大家略覺陌生,但要說波斯帝國,大家便都知道了。波斯帝國起源於西亞古波斯地區,是第一個發展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整個埃及也處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在波斯帝國統治時期,埃及是處於被征服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個王朝並非是由古埃及人建立的。波斯帝國的起止年代是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而埃及處於波斯帝國統治下的時間是公元前525年至公元前332年。
托勒密王國統治時期(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結束後、托勒密王國開始前,中間有短暫的幾年(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23年),埃及處於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的統治之下。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大帝占領埃及,建亞曆山大城;公元前330年,攻陷波斯帝國都城蘇薩波斯波利斯。帝國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過程中被殺,原本處於波斯帝國版圖內的大部分地區,也都歸於亞曆山大大帝的統治之下。
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大帝去世,亞曆山大麾下大將托勒密便開始以亞曆山大大帝遺腹子亞曆山大四世及亞曆山大大帝的兄弟腓力三世的名義統治埃及,並很快脫離了亞曆山大帝國的統治。埃及進入托勒密王國統治時代。
托勒密王國極盛時,版圖包含埃及、昔蘭尼(現位於利比亞境內)、安納托利亞(今小亞細亞)南部、巴勒斯坦部分地區、敘利亞南部和一些地中海的島嶼,最南境抵達努比亞(尼羅河第一瀑布阿斯旺與蘇丹第四瀑布庫賴邁之間的地區)。
公元前30年,克婁巴特拉七世(即埃及豔後)為羅馬執政官屋大維戰敗自殺,托勒密王國的統治宣告終結。
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公元前30年-公元642年)
公元前30年,屋大維大敗托勒密王國後,將埃及納入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彼時,羅馬人嚴重依賴埃及生產的糧食,因而,埃及一度有“羅馬的糧倉”之稱。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埃及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轄區。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趕走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埃及被並入阿拉伯帝國版圖。從此,埃及開始了伊斯蘭化。
阿拉伯帝國統治時期(公元642年-公元1517年)
公元630年左右,西亞地區崛起了一個由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阿拉伯帝國。帝國建立起來之後,便迅速擴張。642年,阿拉伯帝國趕走了統治埃及的拜占庭帝國,將埃及納為阿拉伯帝國下的一個行省,從此,阿拉伯人在帝國的鼓勵下,紛紛進入埃及乃至整個北非地區,埃及的希臘羅馬文化以及古埃及人的傳統文化,迅速被阿拉伯文化取代。
1258年,阿拉伯帝國為蒙古所滅,埃及結束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時代。
1250年,埃及、敘利亞地區的奴隸建立起了一個馬穆魯克王朝,成為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埃及的真正主宰者,直至1517年,該王朝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公元1517-公元1805年)
14世紀初期,土耳其人奧斯曼一世(1259-1326年)建立了一個奧斯曼帝國。到了15世紀,該帝國已經成為能夠與歐洲國家抗衡的龐大帝國,並於1453年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使東羅馬帝國滅亡。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在蘇丹塞利姆一世治下,將勢力擴張到紅海地區。1517年,土耳其人消滅了當時統治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將埃及納入治下。奧斯曼帝國極盛時,曾征服過非洲之角的索馬裏和厄立特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