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非洲曆史——太陽下的王權(3)(1 / 2)

加納王國

加納王國是公元300年左右存在於尼日爾河上遊和塞內加爾河流域的、由非洲西蘇丹索寧克人建立起來的王國。加納王國在極盛時期控製著整個北非的黃金交易,因而,也被稱為“黃金國度”。公元7世紀以後,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北非開始了伊斯蘭化進程。此後,加納王國與北部的阿拉伯人有著頻繁而大宗的貿易往來。

1076年,加納王國出現轉折。柏柏爾人建立的穆拉比特王朝占領加納,曾經稱雄一時的加納王國被迫對其俯首稱臣。此後,加納王國雖然擺脫了柏柏爾人的控製,國祚卻日漸衰微。13世紀初,加納被索索人征服,後又為代之而興起的馬裏王國吞並。

馬裏王國

馬裏原本是尼日爾河上遊坎加巴(今巴馬科附近)地區的小部落,曾經一度屬於加納王國。其於13世紀初期發展成為王國,取代並吞並了加納王國。馬裏王國的興起,憑借的是其控製了西非人與北非阿拉伯人的貿易通道。鬆迪亞塔是馬裏由部落發展成為王國的關鍵人物,正是他充分地利用了自己部落的有利位置,實現了部落的崛起。鬆迪亞塔死後,其子繼位,進一步使得馬裏王國的版圖擴大。

14世紀中後期,馬裏王國陷於內亂,國運漸漸衰落。1660年,已是日薄西山的馬裏,由於末代國王在一次戰爭中敗走而滅亡。

桑海王國

桑海王國原本是先後臣屬於加納王國和馬裏王國的西非古國,約7世紀時由桑海人建立,14世紀末獨立。15世紀後期,這個西非小國占領了馬裏王國的廷巴克圖,並因此成為強國。

桑海王國最盛時,版圖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抵摩洛哥南部邊境,東至尼日利亞與尼日爾地區。1591年,首都加奧被摩洛哥人入侵,桑海王室退至登迪繼續抵抗,約1640年失敗後解體。

從某個方麵來說,加納王國、馬裏王國與桑海王國是西非地區黑人統治的延續。自桑海王國瓦解後,這一地區再沒有出現黑人土著建立的大王國。

12.為什麼稱恰卡為“黑色拿破侖”?

在非洲,若是提起拿破侖,可能會有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提起另外一個人,則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祖魯王國的締造者——恰卡(Chaka)。

約1787年,恰卡出生在祖魯部落酋長的家裏。恰卡的母親蘭迪雖然也曾貴為蘭格尼部族酋長千金,但父親已故在先,她與祖魯酋長辛讚格科納未婚先孕在後,既已失勢,複又失禮,自然不被世俗所容。後來,蘭迪還是嫁給了辛讚格科納,做了他的第三房夫人。1787年,恰卡出生。母子倆既不被辛讚格科納待見,還常常受到下人的侮辱。轉眼間,恰卡6歲了,在替父親牧羊時折損了一隻羊,父親終於找到一個借口,將蘭迪母子趕出了祖魯部落。

於是,蘭迪帶著兒子返回了自己的娘家蘭格尼部族,但同樣遭受到千般辱罵、萬般冷眼,直至1803年,他們被姆泰特瓦部族的酋長丁吉斯瓦約收留,終於結束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童年的萬般艱辛使得恰卡很早就看懂了人心世事,他知道,唯有讓自己變得十分強大才可以保護母親。21歲,恰卡加入姆泰特瓦部族的軍隊。恰卡頑強、堅韌、不畏吃苦、極度耐勞的性格,使得他在軍中生活得如魚得水。

恰卡對姆泰特瓦部族的軍隊做出了兩大貢獻:其一,一改交戰時遠距離投擲長矛的做法,采用近身肉搏戰術;其二,為了增強近身肉搏的殺傷力,他還主張以盾護身,並發明了短柄寬刃的矛。很快,1810年,恰卡在率領姆泰特瓦部族軍隊與其他部族作戰時,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敵人殺得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