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爆發一片吼聲:“走啊!……”
賈瑞當機立斷,對辛棄疾說道:“你和王統製先帶二十五名弟兄把張安國這個叛賊押回朝廷複命,我和漢老爹、馬將軍他們隨後把反正的隊伍帶到海州!”
辛棄疾點點頭。正待衝出重圍,劉漢摘下自己多年佩戴的寶劍交給了他,鄭重而殷切地說道:“給你,千萬不要讓它閑著!”劉忠也牽了一匹高頭大馬走過來,說道:“我剛從馬廄裏找到了這匹烏龍駒,它是大帥生前的坐騎,哥哥要走很遠的路,就騎著它吧!”
辛棄疾激動地說道:“漢老爹,忠弟,謝謝你們,你們要多保重,咱們啟會有期!”說罷,挾著張安國跨上馬背,和王世隆等二十五騎人馬,催動坐騎,揮舞寶劍,發聲喊向金兵衝去。
亂成一團的金兵嚇得趕緊讓出了一條路,眼睜睜地看著辛棄疾等人消失在黑暗之中。
賈瑞、劉漢、馬全福、劉忠一行,緊接著也拍馬舞劍,一邊衝,一邊叫:“反正的弟兄,跟我們走!”不願當奴隸的一萬多窮哥們,象一股洶湧的洪流,當場隨著賈瑞、劉漢他們到海州去了。
辛棄疾等人分成兩路衝出重圍之後,驚魂方定的金兵將領,不甘心他們的失敗,倉皇吹起號角,集中了幾百名精銳的騎兵,拚命追趕南路的辛棄疾一行,妄圖將這支由二十餘人組成的義軍隊伍一網打盡,重新奪回叛徒張安國。
夜,黎明前夕的夜,仍然是黑沉沉的,但在星光之下,道路的影子還依稀可辨。金兵憑借著他們擅長的騎射本領,把同已經奔波了半夜的辛棄疾等人的距離迅速縮短了。在廣闊無垠的原野之上,兩支隊伍的雜亂馬蹄聲,隨著時間的流駛,漸漸響成一片……
王世隆見形勢嚴重,望了望並轡飛馳的辛棄疾,建議道:“是不是就地把這個叛賊一刀結果了,咱們可以輕騎甩掉追兵?”
辛棄疾堅定地回答道:“不!我把叛賊先交給你,你帶著兄弟們先走,我來斷後!”
“你們先走,我來斷後!”王世隆奮然說道。
“還是我的馬快,我斷後,很快可以追上你們!”辛棄疾一邊說,一邊將捆得象粽子似的張安國轉給了王世隆。
東方的天空已經泛出了魚肚色,幾百名追兵看得愈加清楚,他們的吼叫聲也聽得愈加分明了。
辛棄疾騎著烏龍駒,故意放慢了速度。
“逮活的!要逮活的!”金兵將領以為辛棄疾是由於精疲力盡而掉了隊,高興地狂叫起來。
辛棄疾轉頭瞥了追兵一眼,然後鎮靜地取下弓,拈出箭,搭上弦,猛一轉身,一聲霹靂似的鳴響,為首的金將應弦倒栽馬下。
追兵吃了一驚,紛紛勒住了馬。
乘此機會,辛棄疾快馬加鞭,又同王世隆等人會合一處。
追兵定了定神,又沒命地尾追上來。
辛棄疾發現擺脫不了敵人,幹脆勒轉馬頭,從箭壺中取出第二支箭,仿佛一座大山似地擋住追兵的去路,厲聲喝道:“看我取大胡子那廝的狗命!”
箭無虛發,那個長滿絡腮胡須的金將翻身落馬。
驚惶失措的追兵嘰裏呱啦地叫喚起來。
第三支箭又搭到了辛棄疾的弦上:“這次要那個黃臉漢的狗命!”
“啊!”黃臉皮的金將慘叫一聲,正想轉身向追兵叢中縮去,然而頸脖子上早巳端端正正地插上了一支箭。
追兵的陣腳完全亂了,氣勢也完全盡了。當辛棄疾的弓弦上搭上了第四支箭的時候,他們紛紛調轉馬頭跑了。
辛棄疾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為了防止金兵再次追來,辛棄疾在原地又堅守了半個時辰。看看金兵不敢再來,才返身趕上自己的隊伍。
他們不分晝夜地繼續向南馳去。就這樣饑不暇食、渴不暇飲地奔走了兩天一夜,終於渡過了淮河,進入南宋境內。稍事休息後,又把張安國押解過江,交給了南宋朝廷。
南宋朝廷接受了辛棄疾等人的意見,將張安國綁赴建康的刑場,在人山人海的群眾麵前,一刀斬了,並且把這個叛賊的首級掛在城門口,號令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