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造紙廠被一律關閉之後,收麥後剩下的麥稈兒人們不再往家裏收拾了,他們放一把火,在原地把麥稈兒點燃了。因聯合收割機排泄的碎麥稈兒遍地都是,地裏遺留的麥茬也很深,點燃很容易,不管從哪個地角點起,陡起的火焰便如漫灌澆地的水頭一般,很快在地裏漫延開來。你家放火,我家也放火,在收麥的那些天,可說是到處起火,遍地狼煙。到夜裏再來看,明火無邊無際,映紅了天邊,像傳說中的火燒連營一樣。濃煙滾滾帶來的直接後果,不僅影響了路上行車,還侵入村莊,影響到人們的呼吸。人們一吸入辣喉嚨的煙霧,便被嗆得咳嗽起來。人們似乎這才意識到,人除了喝幹淨的水,還要呼吸幹淨的空氣。
再收麥時,上邊提前下了通知,不許在地裏燒麥稈兒,誰燒就罰誰。總得把地裏的麥稈兒處理掉,才能騰出地來種秋莊稼。於是,人們就把麥稈兒堆在路邊,或者扔進坑裏和河坡裏去了。秋季下大雨,河水漲起來。被河水漂起並順流而下的麥稈兒不僅堵塞了橋孔,還充塞了河道,造成洪水漫溢,淹沒了田地。人們不僅有些茫然,麥稈兒,曾經那麼寶貴的東西,難道真的成了垃圾?難道真的變成災難性的物質了嗎?
至於用新麥稈兒做戒指,現在幾乎成了一種傳說,一種笑談。我回老家問過一些小姑娘:你們會做麥稈兒戒指嗎?小姑娘們你看我,我看你,都搖頭說不會做。她們見過金戒指,銀戒指,對於麥稈兒戒指,她們不但不會做,好像連見都沒見過。這未免讓我覺得有些遺憾。不管是用新麥稈兒做戒指,做耳墜兒,做團扇,還是編草帽辮子,都是一種手工藝術,都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行為。它代表著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係,傳達的是人們的愛美之心。也就是說,用新麥稈兒做工藝品及其過程,不僅有著文化的意義,還有著美學和心靈上的意義。我們不能因為有了別的更豐富的物質,就放棄諸如用新麥稈兒做戒指這類美好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