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迷霧重重的寶藏(7)(3 / 3)

圖中暗示:夕陽西照下有一陡峰會映出一隻鷹影,財寶即藏於鷹影與夕陽中間的一個有十字架標誌的洞穴中。基廷按圖中所示,先後探寶三次,共取出五億多法郎的財寶,但湯普森所藏的大量財寶仍未找到。基廷在第四次去可可島的途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基廷生前曾將此秘密告訴了他的好友尼科拉·菲茨傑拉德海軍下士。現澳大利亞“海員和旅遊者俱樂部”還收藏有菲茨傑拉德生前留下的一封暗示藏寶位置的密信。有關湯普森藏寶的資料和秘密被一代一代地相傳,使之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有不少探寶者按圖中線索去可可島探險,但都未能如願以償。至今湯普森將巨寶藏於何處還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另外還有兩個海盜將掠奪來的財寶藏在可可島。其一是愛德華·戴維斯,他手下有千餘人,其基地為可可島,島上藏有他掠奪來的全部金銀財寶,晚年他在去可可島途中失蹤,藏寶地點成為不解之謎。

其二是貝尼托,他是18世紀初加勒比海海盜頭目,因經常襲擊英國船隻被英艦追逼後改在太平洋一帶活動。他將搶劫的運金船中價值1100萬美元的黃金藏在可可島上,但後來因內訌被殺,這批黃金也成為下落不明的難解之謎。

可可島上藏有尋寶者夢寐以求的大量金銀財寶,許多探險者花費畢生精力三番五次地去島上探尋,僅上世紀以來就先後有五百餘個探險隊去島上尋寶,但都無功而返。

1978年,哥斯達黎加政府宣布可可島為哥斯達黎加國家公園,以挖寶將破壞生態環境為由,禁止任何人到島上探寶。

夏朗德人的寶藏情結

導言:這是一個聽後讓人欣慰的故事,因為不用人們特意去找,這個美麗的城市裏的居民不時的總能見到寶藏。夏朗德位於法國西南部,居民雖然隻有1000多人,但卻是一座曆史名城。1569年,法國科利尼地區海軍司令手下的一名中尉羅日·德卡爾博尼埃男爵在占領夏朗德以後,不僅縱火燒毀了夏朗德修道院,而且屠殺了所有的修道士,這座中世紀早期的曆史瑰寶,在經曆了整整40年的興盛變遷後,終於難逃劫數,被毀滅了。雖然修道士們早已十分謹慎地把聖物和財寶隱藏了起來,然而,由於沒有一個修道士能逃脫滅頂之災,這批聖物和財寶也隨之成了千古之謎。

夏朗德一帶常常有一些神奇的事情發生,且與財寶有關。如每隔7年,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總有不少宣稱“修道院的珍寶將出現在聖體顯供台下”的布告張貼在夏朗德的大建築物正門和古老市場的柱石上。這些布告也確實並非純屬無稽之談。幾百年來,夏朗德居民一直都會不時地奇跡般地發現閃閃發光的金銀財寶和各種罕見的聖物。這也許是財寶埋藏的位置造成的,這一位置形成巧妙的折射現象,將金銀財寶和聖物顯現出來。這使人們更加堅信這筆財寶一定保存於此。

這些珍寶究竟藏在何處?這是一個十分難解的謎。夏朗德的地下布滿著縱橫交錯的網道。這些地下網道大部分都跟地麵建築物接通。一部分地下網道與城堡相連,一部分地下網道與修道院、教堂接通,另一部分地下網道則與住宅、莊園相通。地下網道之間彼此連接。但近年來,這些地下通道大多數已被居民們用水泥黏合的厚牆所隔斷,有的則早已塌方,所以要清理發掘這些地下通道幾乎已不可能。必須尋找其他線索,如是否存在指明財寶埋藏地點的說明或圖紙;若有,就先要找到這一地圖。另外,各種傳說也許能為尋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

1568年,有一名年輕牧人克萊蒙為了逃脫胡格清派(16-18世紀法國天主教徒對加爾文新教徒的稱呼)的迫害,躲進夏朗德附近的一個山洞中。他在山洞中偶然發現一個地下通道網。他沿著其中一條地道一直走了兩天以後,發現有一個出口就在離夏朗德4千米處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據克萊蒙講,這條地道之寬,足可以讓一名騎士騎著自己的坐騎大搖大擺地行進,而且,地道裏還有一大一小兩座教堂:大的可能屬於夏朗德城的南特伊修道院,小的也許屬於夏朗德的聖索菲爾修道院。看來,這些地道結構是非常複雜的,這說明其功能是多樣的:藏寶、作戰、修道等。克萊蒙的這次奇遇在他的子孫中間一直流傳著。法國作家馬德萊娜·馬裏亞還把這一傳說寫進了《夏朗德人的傳說》一書之中,此書被列為尋找夏朗德城珍寶的參考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