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牧羊人克萊蒙的傳說看來是真實可靠的。因為,據住在離夏朗德附近4千米(這與克萊蒙的說法是相吻合的)處的巴羅尼埃小村裏的維爾納太太說:“50年前,我父親對我講,山洞裏有一條可以通到山崗底下的地道。他曾在地道裏看見過一座很高的大廳,像教堂一樣,四周有一百個凳子。這個地下工程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可以通過夏朗德城的柄特伊。”維爾納太太所講的這些與克萊蒙所看到的一切都驚人地相似,但奇怪的是維爾納太太從未聽說過克萊蒙的傳說。這也許表明,已經不隻一個人進入過這條地下通道。另外,據當地傳說,聖索菲爾修道院當年曾築有一條20千米長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達夏朗德城的南特伊修道院。因此,如果這個神秘的地下通道網確實像牧羊人克萊蒙所講的那樣,那麼夏朗德修道院的財寶,尤其是那些體積大且價值昂貴的財寶和聖物珍品,像金盤子、枚形大燭台、餐器,很可能藏在那裏,那裏不但安全,而且易於保護。
夏朗德有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遊戲時,在佩裏隆家所在地區的一幢老房子下麵發現過一條地道。孩子們非常好奇,他們偷偷溜進地道中,借著手電筒的亮光,沒走多久就發現遠處有一個帶三個跨度的拱頂大廳,裏麵還有一個石頭祭台。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修地下教堂的目的何在?有的曆史學家認為這完全是出於一種宗教虔誠,是想表明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地下人們都供奉上帝;有的人認為這一看法不符合實際,小教堂也許是一種標誌,很可能是指明財寶藏於何處的標誌。從這個被認為是地下小教堂大廳伸延出去的地道已經有三分之一地方被塌下來的土所填滿。
據那幢房子主人的一個孫子說,他小時候曾跟著父親在這條沒完沒了的地道中走了一兩千米,直到夏朗德河邊附近時才發現地道早已被填塞。他父親經過仔細觀察後認為,過去有一些人也曾進入過這個地道,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筆財寶,但在挖掘時,由於誤觸了機關而使地道塌方,結果人財兩空。
許多人都相信這一看法,慕名來此,想進入地道看看。遺憾的是,這塊地方的主人G太太雖然承認確實有過這樣的發現,但就是不同意讓人發掘,甚至拒絕考古工作者進入這裏的地道,致使研究這一地道的工作停頓了下來。當地人還說,有一條從一個穀倉底下開始的地道可通到聖索菲爾修道院及其四周附屬的八座教堂。這條地道在朝G太大的房子方向另有一條小道可通往一座地下小教堂,從那裏又可以繼續通往巴羅尼埃村附近的一個山洞。在這個山洞裏還有一個進口,可直達一座地下大教堂,在大小教堂底下還有一些地道通往神秘的地方,在這裏藏著巨額財寶。總之,在這座布滿著迷宮般的地下網道和大小教堂的古城夏朗德,有著足以勾起世人憑吊之情的斷垣殘壁,有著讓人激動不已的珍寶、聖物,也有著令人神思遐想的栩栩如生的傳說,還有古老的文化和風情。那麼,在夏朗德人腳下仍然沉睡著祖宗們留下來的難以估價的珍寶嗎?
尚未完全破譯的海盜拉比斯藏寶密碼
導言:一個海盜為了讓人記住他,竟留下了密碼寶藏圖,人們為了海盜的寶藏正在浪費著大腦裏的寶藏。1730年7月7日下午5時,在法國某地斷頭台前,一個人正拚命推開行刑隊員套向他脖子的絞索,向蜂擁圍觀的人群扔出一卷羊皮紙,並大聲吼道:“我的財寶屬於能讀懂它的人!”
這個人就是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大海盜,世界珍寶謎案史上的著名人物——拉比斯。拉比斯真名叫奧裏維爾·勒·瓦瑟,是最顯赫的一個人物。1716-1730年,他在印度洋和東北海上橫行了14年,共劫奪了5噸黃金,600噸白銀,還有幾顆鑽石及各類珍稀寶貝。其間,在1721年4月,他與英國海盜沆瀣一氣,劫奪了在印度洋波旁島聖坦尼港灣躲避風雨的葡萄牙船隻“卡普聖母”號,搶走了船上價值300億舊法郎的金銀珠寶,並把這艘船裝飾一番,改名為“勝利號”。
1722年,當法國海軍將領居埃·特魯安在波旁島附近打敗了英國海軍,控製了印度洋海域時,法國國王發布了大赦令。大多數海盜借此機會洗手不幹,改過自新了,唯獨拉比斯等少數海盜隱藏起來窺測時機。拉比斯劫來的財寶,也就在這時被他藏匿於寫在羊皮紙上的密碼信上。至於那些藏寶人,則被拉比斯以各種手段滅口了。
然而,拉比斯劫來的財寶並不能使他不被絞死,隻是給後人留下了難解的珍寶之謎,讓人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