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普遜發現的遠不止是“聖井”中的寶物。有一天,湯普遜在打掃金字型神廟上的小廟時,發現鋪設在地板正中間的一塊大石板非常特別。他把石板撬開,下麵露出方方正正的豎洞。豎洞的地板上盤著一條4米多長的大蛇。
這條大蛇可把湯普遜嚇壞了,洞裏怎麼會鑽進這麼長的一條大蛇呢?可能是誰有意放進來的。湯普遜用隨身帶來的獵槍打死了大蛇,然後把死蛇搬開。這時他又發現,在地板上還有兩具被大蛇攔腰咬斷的人的骨骸。
湯普遜又被兩具死人的骨骸嚇了一跳。他想,反正也被驚嚇了兩次,幹脆幹到底。他把死人的骨骸清除掉,發現骨骸下麵的地板中間還鋪著一塊大石板。他把石板撬開,下麵又是一個豎洞。當他撬開第五塊石板時,下麵露出一條鑿在岩石上的階梯,這條階梯一直通向一間人工鑿出來的石頭房子,到此已是金字塔神廟的最底層了。
階梯和房子裏到處都是木炭,湯普遜費了半天的時間才消除幹淨。這時他發現在地板上蓋著一塊非常大的石板,他憑借著全身的力氣好不容易才把石板挪開,結果下麵又露出一個大約15米深的豎洞。豎洞的地板上有無數用玉石和寶石雕刻的花瓶,用珍珠製成的項鏈和腕鏈。
1903年,湯普遜把在瑪雅人神廟和“聖井”裏發掘出來的寶藏公之於世,將偉大的瑪雅文明中愚昧和黑暗的一麵作了盡情的揭露。然而,瑪雅人的神廟為什麼要藏金納寶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1967-1968年,墨西哥考察隊又從“聖井”中撈出一些人工製品珍寶,現收藏於墨西哥各地的博物館裏。
淹沒在佛羅裏達海的珍寶
導言:又一個大西洋底的故事,所有的尋寶者都是遠涉重洋,但隻是少數人把他們的財寶帶回了家。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大西洋海岸佛羅裏達州大西洋岸邊有一些奇怪的景象。每次風暴之後的第一個早晨,就可以看見許多探寶者在沙灘上仔細搜尋,希望發現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大多來源於近岸暗礁及淺灘上衝上來的西班牙沉船殘骸。
據統計,在佛羅裏達州海岸,約有1200~2000艘沉船。其中有許多艘,時代可以追溯到西班牙運寶艦隊橫行大西洋,到達南美洲的時候。
從16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期間,船隊都在哈瓦那集中,穿越佛羅裏達海峽,順墨西哥灣北向行駛,過了加羅納時,趁著西風離開美洲駛回歐洲。
1715年5月,兩支小艦隊由烏比雅將軍和艾維茲將軍指揮,在哈瓦那會合。
在全盛時期,西班牙海軍曾集合100艘艦船,每年橫渡一次大西洋,一直持續到18世紀。當時英、荷正同法國競爭,其輝煌燦爛的全盛時期也成了隔日黃花,好景不再。
1715年集合在哈瓦那的聯合艦隊,數目不過11艘,少得可憐。而且船隻本身質量欠佳,幾乎沒有一艘可以勝任遠航。烏比雅將軍所率領的5艘戰艦中最好的一艘,是原來曾作英國軍艦的“漢普頓宮”號,被法軍繳獲,借花獻佛,轉贈西班牙。
但這些船隻都載有珍寶,其中還有一批是由中國工匠製作的,越過太平洋運到美洲,再由騾子運到墨西哥的彩瓷製品。這些物件都有不可低估的藝術價值。
在哈瓦那裝船後,11艘船隻頓露險象:它們全部都吃水過深,使勁往船縫內漏水。7月27日啟破,其實已近颶風季節,每隻船隨時都可能沉於海底。但艦隊依然向巴哈馬群島以北駛去。最初幾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過了幾天,天氣陡然轉陰,視線模糊。入夜後,強風勁吹,海麵巨浪滔天,船若浮萍,隨風搖動。乘客及貨物在船艙滾來滾去。翌晨,天空依然一片晴朗,酷熱難忍,天空突然湧出一片紫雲——風暴來了!
艦隊好容易駛入佛羅裏達海峽,不料風勢更加大增。艦隊駛在佛羅裏達平坦海岸險峻珊瑚暗礁與危險的巴哈馬群島淺灘之間,左驚右險,船隻的命運隻在須叟之間。
離開哈瓦那這一段航程,腿風猛吹,艦身沉重,頭大尾小,各艦在風浪中已是難於駕馭,迅即被吹向佛羅裏達海峽時,桅杆折斷,甲板上全是碎木板和濕透的繩索。
有幸沒有被衝下海去的人都跪在甲板上向上天禱告。烏比雅的旗艦首先觸礁,其他艦隻也跟著觸了礁。10艘戰艦沉沒,隻有“葛裏芬”號幸免,因為它的艦長不遵從命令,繼續向東北航行,因此逃過暴風。
喪生者1000餘人,損失金銀及其他貨物約值2000萬美元。有些運氣好的生還者被衝上海岸,帶著少量漂流出來的財寶走向內陸,下落不明。還有人坐木筏漂流,到達佛羅裏達西岸聖奧古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