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聲獨唱《羊皮筏子打浪的槳》(以下簡稱《羊皮筏子》)是為音樂電視風光片《寧夏好風光·愛在沙坡頭》所作的插曲,由國家一級編劇、著名音樂人張弛作詞作曲。
這首歌的音樂電視曾經在寧夏電視台播放,此後銀川電視台又將其製作成音樂電視,選送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浙江廣播電視局、浙江省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中國藝術歌曲音樂電視展評活動”中參評。歌曲以濃鬱的西部特色和優美流暢、粗獷豪邁的曲調,在幾百首參賽歌曲中脫穎而出,榮獲展評大賽綜合獎銅獎。演唱者鄧星民參加了杭州舉辦的《世紀放歌》中國藝術歌曲音樂電視展評暨2001年元旦大型文藝晚會和頒獎活動,期間與騰格爾、杭天琪、呂繼宏、彭麗媛、宋祖英、楊洪基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並同獲優秀演唱獎,其演出實況曾在多家電視台播放。2001年5月,鄧星民又以此歌作為參賽曲目,參加了中國音樂家協會在河北廊坊市舉辦的“金鍾獎”中國聲樂大賽;同年6月,鄧星民應邀代表寧夏煙草公司以《羊皮筏子》參加了由中國煙草總公司在北京京豐賓館舉辦的建黨八十周年慶典演出,其演出節目經由中央電視台攝像、篩選、製作,並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音像出版社製成VCD光盤全國發行。2002年1月中旬,中國煙草總公司點名《羊皮筏子》參加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煙草工作會議演出,其演出節目由湖南衛視攝製播放。2002年5月,《羊皮筏子》由寧夏歌手郭一卓作為參賽曲目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業餘民族組比賽,7月,《羊皮筏子》由寧夏歌舞團獨唱演員鄧星民作為參賽曲目,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民族組比賽。2003年,歌曲《羊皮筏子》被評為寧夏“五個一”工程獎。
由上可見歌曲《羊皮筏子》無論是在舞台上演出,還是在電視上播放,都是很成功的,的確在寧夏乃至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這首歌曲以流行於甘、青、寧、新一帶的“花兒”——“紅花兒令”為素材,采用回旋曲式創作而成,歌詞和曲調都寫的樸實無華,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可謂鄉音繚繞,親切悅耳。曲調由於注入了時代音樂元素,雖取材於“花兒”,但不拘泥於“花兒”,融寧夏民歌於其中,有一定突破和創新,不僅唱起來上口,富有生氣,而且有一種西部漢子、黃河兒女氣貫長虹的陽剛之美。應當說是近年來歌壇上創作的一首成功之作。
歌曲在A段開始,以帶有散板韻味的“花兒”切入:
從“5”至“2”來了個11度的大跌,仿佛筏子客們顛簸於波峰浪穀之間,大有一浪未平,一浪又起,飛流滾滾,大起大落之感。
散板結束後,歌曲以作過門,轉入B段快板。這富有時代特點的節奏音型,既突出了“花兒”“商徵”調式的個性,又突出了“花兒”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節奏在風格特點上的有機結合,使具有民族風格的音樂也不乏時代氣息。快板段:
曲調變得鏗鏘有力,旋律曲線起伏跌宕,表現了黃河筏子客“水麵上飛,浪尖上闖”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快板第三段即將結束時,情猶未盡,意猶未了,又將曲調進一步拓展延伸,運用虛詞演唱,推上全曲高潮:
這一段音樂將黃河筏子客的那種胸襟開闊、粗獷豪邁的情感,揮灑的淋漓盡致,音樂形象生動,富於感染力,特別是“3”和“1”的使用,比較巧妙,既不生僻,又有個性,感情色彩很濃。
最後,曲調回旋到A段,以富於寧夏地方方言特色的叫喊聲結束全曲。
《羊皮筏子》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都能融“花兒”和寧夏民歌為一體,形成了濃鬱的民族風格和西部特色,讓人一聽,便知是從黃河裏流出來的歌,有一種自然美、古樸美、原始美和真實美,是對初始民歌的一種返樸歸真,是對初始民歌的一種高層次升華,這不禁使我們聯想到中國古代莊子的音樂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