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事夫(20)(3 / 3)

“幼年切記”,學女德最好從幼年時,從小開始學,我們講“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就這樣學了,她不會覺得這是屬於禁錮,是屬於過時的,她沒有這樣的感覺,她覺得人這樣做挺好,就應該這麼做,自覺自願。而你真正力行了,你就會“享福無窮”,你會真正得到幸福、快樂。所以從小開始學重要,紮根,這個《女論語》可以作為童蒙教材裏麵《弟子規》這類的補充教材,尤其是對女孩子。我們需要活學活用,需要細細地去研究、討論,然後真正去力行。“不可朦朧”就是不能夠很隨便地去讀一讀就放下了,不解其意。如果你不能深解其中的義理,那就很難去身體力行。

我們花了十五講,三十個小時,比較認真的、仔細的來研讀這篇《女論語》。《女論語》字數並不多,但講得比較細,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掌握古人的這些教誨,明了女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落實。身為女子能夠力行《女論語》的教誨,你就真正能夠成為當代的賢女、孝婦。“若依此言,享福無窮”,這個福不光是這一生,如果說隻是這一生的福,那就不叫無窮了。生命是生生世世無止境的,這一生能夠積德行善,恪守婦道,自己的德行完美,那未來的福分不可思議。哪怕是像我們剛才看到“守節章”裏麵那些烈女,為節義即使是死了,將來還是享福無窮。

更重要的是女子德行裏頭為家庭留後。現在我們的社會賢才少,原因是什麼?因為賢母少。賢母是賢女而來,沒有賢女不可能有賢妻賢母。所以要為社會培養人才,為和諧社會做貢獻,作為女子怎麼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是從我自身做起,力行女德,自己做一個賢女。你成就一個賢女了,大家都敬重你,向你學習,你就能感化社會。你的德行感化的力量那是不可思議的,現在社會正是缺乏榜樣。不管你是未婚的女子,還是已婚女子,隻要有真正的女德,你一樣能夠治國平天下。如果未婚的女子,或者這一生想像宋若昭一樣終身不嫁的,她是守著清高的生活,也可以,她也是力行女德,她以文傳世,寫了《女論語》,我們現在來講它,專職推動傳統文化教育,這很好,很可貴。像宋若昭的文章,有一千多年了,教化的力量不可思議,這是她的誌向。已婚的女子這一生選擇結婚生子,那要真正用自己的德行來輔佐先生,為家庭培養後代,為社會培養後代,這個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看到古來的聖賢都是因為有賢母,孔子有孔母,孟子有孟母,嶽飛有嶽母,都是有好的母親教出來的好孩子。

這個《女論語》是女德教材中的一篇,我們是從“女四書”裏麵選出來的。除了這一篇《女論語》之外,我們也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弘揚《女孝經》等等“女四書”這些女子的德育教材,有更多的人來學習。現在我隻認識陳靜瑜老師,她在弘揚女德,她講的是“女四書”裏麵的第一篇,曹大家的《女誡》,《女論語》是第二篇,還有明成祖的徐皇後寫的《內訓》,以及清朝王相的母親寫的《女範捷錄》合稱女四書,希望將來有人能講解。還有一篇《女孝經》,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寫的。對於童蒙來講,我們也推薦一本叫《改良女兒經》,這是根據古人所作的《改良女兒經》修訂而來的,這是清朝賀瑞麟先生所著,他是清代的教育家。還有《閨訓千字文》,又稱《女千字文》,這也是清朝人寫的。這些都可以認真地學習,希望把女德教育複興起來,所有的女子都能力行女德,那時候就真正是和諧社會。

今天我們就把這個課程講圓滿了,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