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約燕期--第八章(3 / 3)

“現在該怎麼辦?”薛母問。

“得去找旅社住一晚上。”他向四周張望,看能否找到一家合適的旅社。“媽,走,我們去那邊看看。”

這時一個衣著肮髒而破爛的老婦人,她灰黑的臉猶如幹燥的油紙,一雙汙濁的手好似脫水的樹皮。她弓著背擋在薛啟明的麵前,一雙眼睛深深的陷進了眼窩,兩隻暗黃色的眼神盯著薛啟明。她一隻手裏拿著一疊零錢,另一隻手攤著伸在薛啟明麵前,一副向人討債的樣子。

“小夥子,可憐可憐我吧。”

遇見這樣的人是薛啟明最心酸的事,不但如此,而且他還感到有一種責任。他看了看身邊的母親,然後拿出三張一元的零錢給老婦人。“你拿好了。”

老婦人沒說一句感謝的話就走開了。可是薛啟明卻在想,這個老婦人的家人呢?難道她沒有子女嗎,還是她的子女不管她呢?

“你怎麼給她三塊錢?”身邊的薛母似乎有點不高的樣子,“給她一塊錢就行了。”

“我看她可憐所以就多給了她兩塊錢。”

“但是沒有人會可憐你!”薛母的語氣帶有明顯的責備。

善良的母親今天怎麼會一下子變成這樣?薛啟明原以為母親會讚許自己的做法,但是她的反應卻讓他意想不到。麵對母親的話他無言以對,發窘的樣子甚為難堪,許多年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和母親因為錢而鬧得不愉快。想到剛才母親在客車站就連吃一碗五塊錢的麵都覺得非常心疼,而現在自己卻毫不猶豫的把錢給了一個根本就不認識的人,他的心裏頭也不是滋味。所以這能怪母親吝嗇嗎?能怪她無情嗎?他一直低著頭走路,沒有看周圍的事物。

“啟明。”母子倆一同走了一段路,薛母才近乎自言自語地說,“不是媽吝嗇。我知道你心軟……”

“小夥子,你買份報紙吧,《貴陽都市報》,還有這些《故事會》,也還有其他各種雜誌。”一個中年婦女攔住薛啟明問。“買一份吧,小夥子。”

薛啟明的眼睛落在了婦女手中的那本“貴陽導遊雜誌”上。“這多少錢。”

“我是賣十塊錢,如果你要的話,就拿八塊錢吧。”中年婦女同時望了望旁邊的薛母。

“謝謝,我不要。”他本來是想要的,但是他在也不想隨便亂花錢,於是他找借口推辭道。“太貴了。”

“那你就那五塊錢吧,再也不能少了,這已經是我買的最低價啦。”中年婦女說。

薛啟明猶豫了一下。“還是算了吧,我不要。走吧,媽。”

“等一下。”薛母說著,同時從兜裏掏出錢來,對中年婦女說。“買一本那書。”

薛母對兒子買書從來都是“盲目”的支持,隻要是他感興趣的書,就一定買給他。雖然她自己不懂看書,更不懂書,但是對兒子的求知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怠慢。這也是她曾今在村裏引以自豪的事情。

“拿著吧。”薛母說。

在她付給中年婦女書錢時,依然感到這是一件無比光彩的事。這時母子倆剛才的誤會一下子便渙然冰釋了。他看著母親笑了笑表示感謝,然後便打開書的扉頁,也不聽母親的勸告要他當心走路。就一麵走一麵看起一篇關於貴陽市的介紹文段,上麵這樣寫到:

中國古語說:“山北為陰,山南為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同時,古代貴陽盛產美麗的竹子,故貴陽簡稱“築”。它地處山地丘陵之間,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而且市內自然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星羅棋布,因此又有“公園省”的“盆景市”之美稱。

貴陽是中國的又一春城,氣候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氣溫是24攝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氣溫達4.6攝氏度。全年平均氣溫是15.3攝氏度。空氣不幹燥,四季無風沙。人們廣為稱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最佳數貴陽”。

在這裏,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樣。地上,奇峰翠穀,山環水繞;地下,溶洞群落,別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雄奇秀麗、獨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觀。其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鎮紅楓湖),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花溪、百花湖、修文陽明風景名勝區、息烽風景名勝區)。

在貴陽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有全國唯一的一幢木結構三層三簷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閣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閣;有作為目前貴陽市標誌、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樓;有貴州佛教第一大叢林、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為紀念明朝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守仁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陽明祠等。

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曆史孕育了這塊土地上38個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濃鬱的民族風俗,有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飽含深情的歌舞、尋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節會;有稱為中國戲劇雛形和“活化石”的儺戲、地戲,追述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原文化和貴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民族傳統工藝百花園中盛開的兩朵奇葩。蠟染製品則蘊含著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它們與粗獷、古樸的儺麵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樣,備受國內外友人的青睞。

貴陽的風味小吃,著實令人垂涎。僅地方傳統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店酒店將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還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嚐。貴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有腸旺麵、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畢節湯圓等。

薛啟明看完這段關於貴陽市的介紹後,對它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對它的好感也稍微增加了那麼一點點。可是從他自己的直覺上來看並不像上麵說得那麼可愛。第一次來到省城,他們所見到的眼前的貴陽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玄乎,什麼高樓大廈,什麼繁華景象,他們並沒有見著,號稱避暑之都的中國第二春城,在他們看來也就和德江縣城沒有多大區別。就樓房而言,還不是和德江的一樣?隻不過是在高度上略勝一籌罷了,而街道的情況和景致則與德江別無二致,行走在街道上與在德江也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一切都和想象中的省會城市有著天壤之別,這無疑讓人略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