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西方文明的產生(12)(3 / 3)

農民畫家勃呂蓋爾

勃呂蓋爾(約1525~1569年)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農民畫家,其畫作特別重視農村生活和社會習俗的描繪,以及風景與人物的搭配,以素描、油畫和銅版畫著稱。其名作《農民的舞蹈》、《農民的婚禮》和《冬獵》散發著濃鬱的泥土芳香。在《虐殺嬰兒》和《絞刑架下的舞蹈》中,畫家揭露了西班牙侵略者對尼德蘭人民的血腥統治。勃呂蓋爾還是一位卓有成績的風景畫高手,在他表現尼德蘭風光的四季圖——《夏牧》、《冬獵》、《秋收》、《春耕》中,我們感受到他那寧靜安詳的筆觸中流露出眷戀故土的世俗情懷。勃呂蓋爾畫風樸實,重視反映現實生活,感染力強,有民族特色,體現了尼德蘭獨特的繪畫風格。17世紀後,荷蘭以魯本斯和倫勃朗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畫派就是在勃呂蓋爾的繪畫風格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

人文科學的新發展

在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基礎上,人們的思想開始從神學桎梏下解放出來,出現了新哲學,法學和教育學等人文科學也有突破性的進展。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兒和斯賓諾莎等人。

培根與新哲學

新哲學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使哲學進入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階段,並宣布經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新哲學傑出的代表人物,是近代科學的奠基人和第一個唯物論哲學家。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馬克思稱他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尖銳地批判了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原則和經驗歸納法,主張全麵改造人類的知識,使整個學術文化從經院哲學中解放出來,實現偉大的複興。培根著有《學術的進展》、《新工具》和《論科學的價值與增長》等。

“近代科學的始祖”

笛卡兒(1596~1650年)是法國偉大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主要哲學著作有《方法論》、《形而上學的沉思》、《哲學原理》等。他采用理性演繹法,否認感性認識的作用,並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為一爐,提出“二元論”哲學觀點,在哲學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唯心主義觀點被法國神學家發展為僧侶主義,而唯物主義觀點則為18世紀百科全書派奠定了基礎。笛卡兒堪稱17世紀及其後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斯賓諾莎的哲學

斯賓諾莎(1632~1677年)是荷蘭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主要著作有《神學政治學論》、《倫理學》和《知性改進論》等。他繼承和發展了布魯諾的自然哲學和笛卡兒的新哲學觀點,提出“實體”概念和“自因說”。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對近代歐洲哲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費爾巴哈繼承和發展了他的唯物主義觀點,而黑格爾則吸取了他的辯證法思想。

“羅馬法”熱潮

12世紀初,法學領域掀起了研究和采用“羅馬法”的熱潮。14世紀以來,法國學者根據羅馬法的體係,對法國的傳統法加以調整和改革,並形成學派。這個新的法學派成員多是人文主義者,他們探討羅馬法的曆史沿革,試用本民族語言寫出新法律,廢止古拉丁文。新法學的代表人物有居查西、唐內留等。“羅馬法”熱潮的興起並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西歐的法律狀況同商品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極不適應,而羅馬法是資本主義社會以前調整商品生產者關係的最完備的法律,可以滿足社會財產契約關係發展變化的需要。

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

近代自然科學形成於15世紀末,它的興起是從天文學革命開始的。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天文學革命之始,也是自然科學擺脫神學控製而獨立發展的標誌。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既是文藝複興運動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文藝複興運動的重要內容,更是科學技術史上一曆重大的革命。